|
能有这次赏镜的机会,最要感谢的sanguozi兄,在他用分期诱惑了我之后,非常慷慨地将手上一红一黑2支8+12的变倍先后寄给了我,有了这莱卡变倍的黑红双雄,一时兴起,于是邀了常老师(sanssouci)到玄武湖畔赏镜。
今天不是最适合观镜的天气,但是只要有好镜子在,就有的是观镜子的好心情。
保持了我的常老师一贯的风格,就俩人,不错的一堆镜子:红色Leica 8+12 X 42 Duovid 、黑色Leica 8+12 X 42 Duovid 、Leica 10+15 X 50 Duovid 、8 X 32BR、10 X 25BL、10 X 56FL、7 X 42FL、8 X 32FL、10 X 42EL、15 X 56SLC。
观镜的主题大约有莱卡变倍的玩赏、15倍SLC和Duovid的比较、832FL和832BR的比较、 FL、EL和Duovid不同风格的体会等等,先上些图片,然后容我在最近几日慢慢道来。
赏镜的缘由是变倍,变倍自然是今日玩赏的主角。阅读过王会长等对双倍的测评文章,前几日也向罗兄打探了一些观后感,对8+12的变倍基本有个了解,10+15的变倍在前湖看过一次,在1556到手之后,就特别期待变倍在15倍的时候和1556SLC的比较究竟如何。
莱卡变倍确实有过人之处,光学上没有太多妥协的地方。
8+12,在我看来,就是一只很好的12倍镜和一支不错的8倍镜组合。给8倍的评价略低不是因为光学本身,而是因为它的视场和主力8倍屋脊比略小些,不过,这个8倍的观感绝对可以接受,远没有到局促的地步,比742海白菜的感觉好多了。8倍的时候,我裸眼看,眼罩显得略短,常老师是带了眼镜看的,出瞳距离正好。12倍的时候,我觉得眼罩正好,视场又开阔些,观感舒适。目镜比主力的42口径小些,所以没有光线直接涌过来的感觉,这点在和742FL比较起来的时候尤为突出。颜色的还原明显偏黄,和1032BA偏黄的感觉相似,一种很好看的黄色,远比E2的偏红让人能够接受。
10+15的15倍是我今天特别要和1556SLC比较的,我觉得2支镜子光学上距离主要是风格上的差异。一眼看上去感觉就是不一样的,莱卡就是莱卡的味道,SLC就是施华的套路。
变倍的15倍最让我诧异的是最近对焦远好过1556SLC,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我最近越来越感到,望远镜观景的乐趣,大半在近景而非远景,这点估计赞同的人不多。
毫无疑问,到15倍的时候,这2支镜子都该是架上镜,我要顺便强烈建议使用1556的朋友一定要上架,手持这支镜子是非常不过瘾的。2支镜子都配了专用的三脚架连接器,今天为了方便,用了我自己做的通用装置,呵呵,很实用啊。
因为是阴天的缘故,能见度有限,对远景的观测和色差的表现还不能充分体会。不过雨天鲜活的色彩和细节表现力的观测倒给我更深的印象。
sanguozi一红一黑的2支8+12变倍让我大费周章。2支镜子在光学上的表现是一致的,红色比较稀罕,黑色比较实用,让人拿不定主意到底该要哪一支。我是几度犹疑,辗转反侧不能下定决心。常老师建议我留下黑色的;回家之后,小女见到红色镜子大为欢喜,说这个好看;等媳妇回来,请她发表意见,说了声你带这个红的出去还"咦怪"啊(南京土话,准确意思不详,反正就是说我看上去极为不稳重的意思),心一横,立即请快递上门,将红色寄出,眼不见心为净,就黑了好了。想来sanguozi还是比我年轻不少,还有拉风的时候玉树临风的意境在,我们要想拉风的话,却只能有咦怪的评价了。
今天赏镜,常老师对自己的带来的四支镜子非常满意,我觉得这个满意有其满意的道理。
这四支镜子分别是:Leica 10+15 X 50 Duovid 、8 X 32BR、10 X 25Bl、7 X 42FL。
前面已经说过了10+15变倍在15倍时候的表现,而这个1025BL是常老师专门带来给我比较1025BC最近对焦的,这个最近对焦的优势非常明显,搞得我颇有心动,不过又觉得1025BC出瞳似乎舒服些,不巧的是,1025BC借给朋友去西藏了,没有AB比较,但还是和常老师有一个共识,820BL+1025BC的组合和820BC+1025BL的组合非常实用。
832FL和832BR是变倍之外的比较重点。832BR的小巧和做工的优势是一眼可见的。在三大里,蔡司的做工观感上确实是差乎劲些,这在小镜子上问题显得更为突出。832BR看上去像一支沉甸甸的镜子,事实上倒很轻巧。832FL看上去粗糙些,但实际使用上各个部件运转非常流畅舒适,都算得上德国工业产品的标准。
第一次看832BR的时候是中午的阳光下,我觉得有非常明显的色差现象,这次是阴天,色差现象不明显,光学的感觉提升不少。和832BR相比,832FL最大的优势当然就是色差的表现,不过在这样一个阴雨的天气里,这样的优点完全无法显现。就这个规格而言,2支镜子的出瞳都很舒服,32FL的视场略大,但2支镜子的视场事实上都足够了。
在常老师满意32BR的精致之时,我也知道FL色差的好处,事实上,对镜子的选择还是非常自我的一件事情,带不带眼镜,对色彩的欣赏口味,对做工考究的在意程度,对品牌的痴迷度、对视场、色差的敏感程度,关键时刻口袋里银子的多少,都是重要的选择依据。
不过32规格的镜子毕竟还只是要归于便携一类的,屋脊主力镜还需要40以上的规格。在最近的观镜过程中,我开始越来越喜欢1042EL的表现,完美的操控感觉、浅景深、锐利和丰富细节的协调,影调的味道,尤其是出瞳的舒适度,都是32口径无法相比的,而大小适中的感觉也不是56口径可以比较的。类似的,742FL也非常得到我们的喜爱。
742FL和1042EL都是出瞳感觉特别好的镜子,对眼镜党都极为亲和。
742FL色差控制的很好,非常锐利,无镜的感觉极强,色彩的味道因为风格控制的缘故不是顶耐看,但绝对也在一流之列了。做工一般,但手持使用也很舒适,我刚看的时候非常喜欢,但拿出去几次后觉得倍率稍小,所以暂且放下。
1042EL浅景深的设计让人赏心悦目,中央区域的色差控制不错,边缘会有明显紫边在。做工精湛,手持的感觉天下无双。我开始用1042EL的时候有些失望,一是对其边缘的色差表现不满,一是对眼罩略短有些遗憾,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却越来越喜欢这支镜子,尤其是其细腻的色彩表现,若是容忍一点色差的表现,应该在FL的系列之上。我曾经很惊讶地发现在一米多处对着镜子看自己持镜的样子,1042EL的细节表现远丰富于1056FL。
前段时间我试过EL补偿眼罩,非常非常舒服的接眼感受,不亚于742FL的感觉,现在正在想办法固定上这个小配件。
个人感觉,EL在观鸟界的地位,还是由其产品的特性决定的。
[ 本帖最后由 zhangkc 于 2009-6-10 11:45 编辑 ] |
-
赏镜的去处
-
花花绿绿的一堆
-
32FL和BR
-
1556SLC和10+15变倍
-
变倍双雄
-
红与黑1
-
红与黑2
-
红与黑3
-
妖艳的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