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准确讲,此款只能算是弹药装具,离真正意义的单兵装具还很有距离,但这是很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很可惜,63步枪是个命运多舛的产品,其衍生的弹药装具更加短寿,很多当年的服役军人都没怎么见过此款装具。
63式装具已经脱离了单一式携行具用于携行一种武器或装备的形式,属于一般半组合式装具(我的个人定义,不知道对不对),与当时越战时期美军的单兵装具比起来还是很有差距的,无论是从材料还是到设计理念。
56式装具列装以后,还是有问题暴露出来。比如,56式冲弹匣袋,仿制苏联的产品。理论上可携带3个30发的冲锋枪弹匣(每个弹匣包1个),两边各有2个小包,小包原来是设计来装卵形手榴弹的(当时苏军装备卵形手榴弹),而我国当时使用木柄手榴弹,有专用携具携带(一种四联手榴弹包),因此小包常被用来携带零包的子弹,以及急救包、擦拭枪支的器具等。作战中为了保持持续的战斗力,一名56式冲锋枪手至少会带上一个基数(200发)子弹甚至更多,3个弹匣的携带量明显较少,别的子弹只能放在挎包或背包中,取用甚不方便。在上世纪80年代的阿富汗战争中,苏军一些官兵为了多携带弹药,将其浸在水中,再将每个弹匣包中塞进2个弹匣将其撑大,虽然这样无法盖上袋口,但可多带3个弹匣。这种胸挂式的弹匣袋虽然不能当防弹衣使,但当其中装有弹匣时,运气好时也能起到一定的防弹作用。胸挂式弹匣袋较前苏联当时装备的另一种弹匣挎包携行方便,弹匣挎包在运动时常会移到腰前或臀部,影响战术动作,因此不受苏军官兵的青睐。我军也曾生产过类似的弹匣挎包,可装下5个弹匣。
在使用时,必须按照循序披挂,不然就会非常不方便,常用的物品一般是左肩右挎,一般的生活用品则采用右肩左挎,首先挎上军挎和四联手榴弹袋,然后再扎武装带,接着是胸挂式弹药装具,最后才是水壶和其他诸如防毒面具之类的物品。因为水壶之类的设计上原因,必须能大范围取用,比如喝水。这样一来,士兵就被十几根带子给缠死了。而当时援助给越南的也是此类装具形势,但作战中,质量再好的装具,士兵不方便使用也是白搭。
[ 本帖最后由 jet 于 2009-8-7 17:5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