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wkbit 于 2009-11-13 18:03 编辑
俄罗斯外贸民品与JP的差价为何这么大?特别是全7与军7,是制造成本还是品质上有如此大的差别?没感觉到呀!
云南保山刘红飞 发表于 2009-11-13 09:22 
学过机械专业的知道,望远镜的光学材料可以选取同样的材料,但是工艺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最终品质。加工工艺、装配工艺上的任何一个小小的差别,望远镜的可靠性、稳定性就有质的差别。这就是短时期使用后,民用镜子不禁“摔打”与气候变迁,容易出现诸如“光轴不正”、“霉、尘、雾”的毛病。何况,军镜的材料与民镜在关键部件上往往有细微的差异?
1)首先是工艺,比如密封性、棱镜的固定。贝8光学不错,与苏8有一比,但是贝8的密封性不敢恭维。正常使用下(不通过特殊途径保护,如干燥箱3年以上)的镜子,很少里面没有霉、雾的!我的科诺斯极品6也是这个毛病!全7也有这个毛病。密封性不是简单地打胶的问题,可能涉及配合公差等加工精度的要求。此外,军7可调目镜罩的工艺提高了成本,貌似简单,其实不简单。另外,JP在工艺上严格走军标,出了问题,军代表负责。大概民全7没有这个要求吧。我仅知道贝8、全7若是在军镜要求的苛刻条件下工作,很快就“废”了!而我手中的那部老62,饱经风雨之后,除了外观破旧,无任何上述瑕疵!
2)材料与制作品质。首先,军镜的材料不同于民用材料,至少是在某些关键材料上。毛子是个很“鬼”的民族!在过去的“11号工程”中,我们JP设计员没有少吃亏,少走弯路!用他们引用咱中国人的话,叫“一分价钱,一分货”!在贸易交往中这是一个通用的法则,就不多说了。
3)最后一点,军镜的淘汰率是一个看不见的成本。我以前负责国产某歼击机压缩机的加工制作,我们规定的淘汰率是1/4。意味着最后经过试验测试过关的仅有3/4。而一台压缩机的成本是可想而知的!这不是我们的技术不行,而是JP的高可靠性的要求决定的!必须淘汰、筛选。军镜也有淘汰率,成本也不言而喻了。
4)最后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什么民62批发只卖400元,而库存全新军用62可以卖到1200元,就是这个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