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我说的“旁瞳”(Nebenpupille)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3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anssouci 于 2010-8-23 14:16 编辑

我一贯以为概念是需要严谨使用的,既然如此,对于旁瞳(Nebenpupille)这个概念的缘起以及一些背景,我做一些必要的说明,以期对论坛尽绵薄之力。

首先,旁瞳一词源于德语,而旁瞳是我从德语的“Nebenpupille”这个词按字面直接翻译过来的,旁瞳或者附瞳都是可行的翻译。这个词我首先在德国的Juelich Forum上面看到,提出这个概念的是一位名叫Walter E. Schön的资深镜友,他本人应该是专业人士,所以比较喜欢解疑答惑。
背景:有德国镜友在网上问,为什么蔡司FL镜的目镜端能看到除了主出瞳以外,在特定角度还能看到另外两个柳叶形的亮斑。在这个讨论之下,旁瞳这个概念出现了。

可见,这个概念的引入是专门指蔡司FL镜目镜端看到了另外两个亮斑,Walter E. Schön先生解释为:“这种旁瞳完全无害,与劣制的望远镜或者装配的不精良完全无关,它也不会夺走主光路上任何的光线,也就是说,它不影响望远镜的成像,它的形成乃是由于通过物镜的,视场边缘或者视场以外的光线在阿贝·柯尼西棱镜结构的两个屋脊面上,分别形成在目镜端的两个光斑。”又由于“这条光路经历的是奇数次折返,所以旁瞳中看到的是不清晰的左右倒置的像。”

旁瞳的形成原因,在Schön看来是:“阿贝柯尼西结构棱镜的独特结构和广角目镜共同作用的结果。”

最后,这个出瞳不会影响光学,也不会减低透光率,Schön先生举了个例子来说明:“如果你看一个物体,同时旁边有个镜子,你通过镜子也能看到物体,但这不影响你直接看到这个物体,这个物体当然也不会显得更昏暗。”

我想,最后我们给这个名字可以下一个定义了:即在广角目镜和阿贝柯尼西式棱镜结构下,由于视场边缘或以外的光线进入物镜,在屋脊面做奇数次反射后在目镜端形成的柳叶形光斑。
它的重要特性应该包括:
1,入射光线来源于物镜,所以它是瞳,而不是什么反光;
2,奇次反射,使其像是倒像,另外它不是主光路,因此也无法形成清楚的像;
3,它是阿贝柯尼西式棱镜特有的现象。(反过来,有这类旁瞳是否说明一定为阿贝柯尼西式棱镜,我不敢打保证,但一般情况下是这样的。)
发表于 2010-8-23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nssouci 于 2010-8-23 10:15 编辑

1.jpg

这是蔡司7X42FL的出瞳,由于距离近,从中间拍,显得两个出瞳各偏在一边,这个角度下,旁瞳不可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nssouci 于 2010-8-23 10:19 编辑

2.jpg


为了更好的看清右侧的旁瞳,要从略右下角的方向看目镜,就能清楚得看到两个柳叶形的光瞳。下图是对比图,是把物镜盖合上后拍的效果,出瞳和旁瞳全部消失,这可以很好得证明某些目镜端反光形成旁瞳的错误论点。



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nssouci 于 2010-8-23 10:20 编辑

4.jpg

左侧的旁瞳,此时右镜筒物镜是盖上的,这时看右侧的目镜端有白亮的地方,这是目镜镜面的反光,不知道是不是有的同志误以为这个是旁瞳。显然这个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nssouci 于 2010-8-23 10:27 编辑

后记:我没有发明概念,只是觉得既然我翻译引用了一个概念,也有义务把它说清楚一些。至于这个概念能否在北旅为大家所接受,还是要等待时间的检验和广大镜友的考验。但是,我一贯以为,对待概念要十二万分的严谨才行,在写这篇帖子之前,我又百度,又google,发现在华语界,旁瞳(跟望远镜相关的)居然只有一篇文章,也就是那篇旁瞳探索,这样看来,我们对待概念是不是有些过于轻率了?

其实从光学上讲,旁瞳这东西挺复杂的,讲个现象,比如说两个柳叶形光斑里面,竖直的那个,从中望出去,虽然不清楚,但你会发现,视场中的景物移动也是反向的,而且你望远镜往左移,视场中景物向右跑,而且速度加速。这么有趣的现象我实在说不清,也想不明白。光学上应该是比较复杂的。不过,没有人会用旁瞳去观察世界,当然这个光路也就没有什么人去研究它了。所以不管怎么样,这应该只是一个如同共名字,旁的,或者说附属的现象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那个屋脊8*42,打开物镜盖,会有所谓的“旁瞳”表观,盖上物镜盖,一片漆黑,请问我这是叫旁瞳而不影响光学还是不叫旁瞳,那叫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其实那“旁瞳探索”的贴的楼主的意思并不是在这 个旁瞳字面的不同理解上,而是实打实的要探讨实质的这个非主出瞳的光斑的成因、效果和倒像,也附了图来形像表达,也就是楼主的探索的对象根本就不是针对什么蔡思阿贝柯尼西式棱镜的非主出瞳的光斑,因为那根本不是来自于物镜端而是目镜反光,因为这个非主出瞳的光斑看到的是自己的眼睛而并非楼主的红黑蓝三色横条测卡,楼主的文字及附图很明白的是想表达的是关于来自于物镜端的光线在目镜的非主出瞳的出瞳光斑的探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其实那“旁瞳探索”的贴的楼主的意思并不是在这 个旁瞳字面的不同理解上,而是实打实的要探讨实质的这个 ...
cserx 发表于 2010-8-23 10:29


一个概念的形成,首先要有根据,以前没有人定义过的东西,你可以先描述,再加以临时性的定义,看懂这个了,您再参加讨论。好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那个屋脊8*42,打开物镜盖,会有所谓的“旁瞳”表观,盖上物镜盖,一片漆黑,请问我这是叫旁瞳而不影响光 ...
cserx 发表于 2010-8-23 10:24



上图,另外是什么品牌,什么型号,这样空口讲,实在有些让人不明就里。
我没有指责棱丝别的意思,只是觉得他在概念使用上很不严谨,看到就用,也不定义。
这样的探索本身就没有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
我觉得您也应该理解我的意思,而不是一味在我的这个楼里面继续纠结那里的问题。
我已经从那个楼里面出来了,因为我觉得那里已经讨论不清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serx 于 2010-8-23 10:39 编辑
后记:我没有发明概念,只是觉得既然我翻译引用了一个概念,也有义务把它说清楚一些。至于这个概念能否在北 ...
sanssouci 发表于 2010-8-23 10:22



    问题是这种出现非主出瞳的出瞳(不是指你说的那个蔡思阿贝柯西尼式棱镜的可看到自己眼睛的“旁瞳”),那会不会是棱镜漏光造成?又会不会让物镜的尺寸实际效果缩水?又会不会引起更多的眩光?或者别的,这才是那贴的主题之一。
另外假如你看了那贴的话就会知道我指的是无极精品8*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手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是Neben Pupille 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这种出现非主出瞳的出瞳(不是指你说的那个蔡思阿贝柯西尼式棱镜的可看到自己眼睛的“旁瞳 ...
cserx 发表于 2010-8-23 10:36


再去读一读那个帖子的始终,然后呢,我想说的就是,前面还有一个提问帖。
我一直认为,棱丝是看到了我提出了旁瞳这个概念,他一看这个名词不错,就拿来用了,
这种拿来主义的勇气可嘉,然而有些急燥,否则虚无空痕不会和他讨论起来。
我觉得虚无空痕点了我的名,我再不出来说话也不行了,于是我自己开帖,把我要讲的话讲完,
完全是出于对一个概念严谨使用的考虑。


至于说棱镜漏光,我在一开始回那个提问帖就讲过,一些不太好的镜子会造成这个现象,但我手上的镜子没有一支是这样的,所以我对这个现象没有感性的认识。

用您的话说,那个帖子的主题是讨论棱镜漏光的,我这里只是想说明一下,我翻译引进的旁瞳概念是什么,目的仅仅是这个,无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补充一句吧:我没有不尊重那帖的主题的意思,虽然我仍然不太清楚棱丝真正目的是什么,姑且认为您说的就是他要说的吧。我只是提出我自己的质疑。这种质质疑纯粹就是对基本概念使用的质疑,没有别的。另外,也请尊重我这个帖子主题,我不讨论棱镜漏光,我只讨论我自己讲的旁瞳是什么。算是解释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是Neben Pupille 吧?
hp_wong 发表于 2010-8-23 10:40



呵呵,德语中,合成词要写在一起,不能这样分开写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说学习了看得我一头大汗呀,惭愧,我没有理解明白,就乱说了。不过貌似也不错,至 ...
虚无空痕 发表于 2010-8-23 11:04


你那句,名称,不解释,也就是个名称,算是逼我今天写了个帖吧,不过我也好久没有开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德语中,合成词要写在一起,不能这样分开写的,呵呵。
sanssouci 发表于 2010-8-23 10:47

我在德國當了幾年學徒(光學公司的維修部)很多字只會說就是不會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德國當了幾年學徒(光學公司的維修部)很多字只會說就是不會寫!
hp_wong 发表于 2010-8-23 11:08



我从十二岁开始学德语,至今已经十八年余了,呵呵。
BTW:在德国当学徒那可学的是真手艺,德国人做东西那叫一个认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贯以为概念是需要严谨使用的,既然如此,对于旁瞳(Nebenpupille)这个概念的缘起以及一些背景,我做一 ...
sanssouci 发表于 2010-8-23 10:10



     好帖,学习了。
   不光阿贝棱镜会形成,小bl上我也见到这两个小光斑的。条件所限,无法上图了,各位手头有屋脊的可以看看是否有类似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尼康HG老款8x42,在目镜边缘,有月牙形亮斑,只看到一个,不大,需要特定角度才能看到,而且位置固定,没注 ...
虚无空痕 发表于 2010-8-23 12:48



    没准是屋脊的普遍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