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逻辑不赞成,首先肯定,国产光学和国外大厂比,还是有与差距的,这个没有人否认。
但是差距并不是说能不能做镜头体现出来,沈阳一中光学是个个体小厂,做的几款镜头,评价都不错,但是销量很少,就是因为还是全光学的镜头,没有办法电子化。
现在的照相机镜头,基本上已经是半光学,半电子化了,电子化主要体现在防抖和自动对焦这二个方面,而这二个方面,日本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专利,已经把全世界甩在千里之外了,不要说中国,就是徕卡、蔡司这样的光学鼻祖,现在也只能是和日本联合搞开发,维持照相机镜头的生意了,但是你不能因此说蔡司、徕卡的光学水平不如日本。
而望远镜不同于照相机镜头,纯粹光学结构的还是主流,所以欧洲、日本、美国、中国才能够百花齐放,各产所需,美国主要是高端天文镜,欧洲主要是生产高端产品,日本生产中高端产品,中国和东南亚主要是生产中低端的产品,产量占了全世界的90%左右。
尽管如此,防抖望远镜还基本上被日本厂家控制,但是你也不能说欧洲厂家不能、不敢做防抖望远镜,是因为光学水平不如日本。
反之,日本在日用望远镜上,整体光学水平还稍逊于欧洲,你也不能说欧洲如果生产镜头,肯定比日本强,事实是日本的镜头水平已经不次于欧洲,这是两嘛事。
同样,美国现在不能生产相机镜头,但是并不是说美国的光学也不行,因为美国可以生产最顶级的天文望远镜,两码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