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终于看到了期待已久的zeiss 20x60S,对这个大家伙的向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价格 -- 我总是在想它到底贵在哪里, 现在终于可以看个究竟了。按以前的格式, 做点比较:
外在:
zeiss的包胶真是让人不敢恭维, 感觉就像一个旧镜子。原配的铝箱倒是相当精致,可惜在运送途中由于磕碰导致有两个箱角磨损了, 没办法, 国内的运货公司简直就是强盗, 没有把镜子摔坏就不错了(粗略看下来还没有发现光轴不正, 万幸)。 canon的18x50包胶就精致些, 虽然没有同厂的IS旗舰10x42好,但也算不过不失。 zeiss 20x60S的体积和重量都相当大,特别是重量,几乎是canon的一倍,手持很快就会感到手臂发酸,这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防抖功能的发挥。 另外, zeiss的机械防抖是必须用手一直按着一个压板才能工作的, 不像canon的电子防抖按一下开关即可, 由于zeiss体积大, 长时间按着防抖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尤其是对于亚洲人的手而言。 另外,这两个镜子不约而同的都没有配物镜盖, 个人还是觉得配个盖子会踏实些。
色差:
18x50IS略好些,不过20x60S的差距非常小,毕竟是20倍的镜子, 色差表现我完全可以接受。
反差:
跟以前其他镜子的比较一样, 我还是没能看出很明显的区别。 硬要说的话可能是zeiss略优,但这个结论太主观了,没有参考价值。
锐度:
同上。 星点测试下的两者表现也相当接近,虽然一直有评论说canon的镜子成像偏软,但它的星点表现要优于以锐利著称的nikon 10x42SE, 也许人眼对锐度的感觉不光取决于星点的扎实程度吧。 这次的星点测试我做得比较仔细, 因此还顺带出另一个成果:发现我的左眼有一定程度的散光,难怪以前总觉得星点不实, 错怪镜子了, 呵。
色彩表现:
两者都有点偏黄,18x50IS的程度深些,而且还好像有点发青。
边缘像差:
zeiss的表现很不错,跟记忆中的T*FL很接近,优于SW和Leica, 但这里canon的表现更棒! 我看过的镜子虽然不多, 但也算看过一些顶级镜子, canon的边缘像差是最小的,星点在最边缘也能基本维持点状, 让人印象深刻。
畸变:
zeiss这方面好像比较弱, 畸变在偏离中心大约20%处就比较明显了,看建筑物的时候尤其突出。
防抖表现:
终于到重头戏了。 众所周知,canon的电子防抖一直有在介入时导致画面模糊的情况,zeiss的机械防抖如何呢? 测试下来,正如一些介绍所言,完全没有此现象! 我特意对星点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观测, 的确没有出现“拖尾”, zeiss的防抖能力在此优势明显。 不过我也注意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当按下zeiss防抖开关时,画面似乎有一种闪烁的感觉, 非常轻微, 但白天观测风景还是能隐约感觉到,晚上观星则基本不会察觉,这个现象的原因还有待查证。
总结:
两个镜子光学上差异不大,但zeiss的防抖表现要优于canon,这是否意味着zeiss是一个优于canon的选择呢? 即使不考虑两者的巨大价差(差4倍多......), zeiss也存在着体积重量过大, 及前面提到的防抖操作不便问题。 因此从实用的角度, canon在很多情况下可能更合适;而假如是完全追求光学特别是防抖下的光学表现, 那zeiss应该是首选, 至于这点差别是否值得多花那么多钱, 这完全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吧, 性价比的讨论向来意义不大。 我个人觉得假如没有前面提到的闪烁现象,zeiss会更完美些,更值得拥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6 17:53:0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