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inqingbie 于 2014-7-31 13:41 编辑
本人是一名医务人员。
医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从在校临床学习起,我就开始从第三者角度真真切切看到无数别人的人生,其中包括很多人间悲剧、世态炎凉。其中印象很深的一点就是在儿科实习的时候见到的哪些白血病的小患者,人生的花朵还没有绽放就要凋谢,死亡之前还要经历无数痛苦。很多人认为医生做久了,同情心就会泯灭,的确,同样的事情见得多了自然就不会再像感受一开始那样的心灵冲击。医生如果对各个命运凄惨的患者都投入情感,自身必定会不堪负担。尽管外表有冷漠的嫌疑,但,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仍然一直保持着对患者的同情心。特别是为人父母以后,更感受到儿童对家庭未来的重量。
其实,现在的白血病和大部分的恶性血液病都是有治愈的机会的,途径就是骨髓移植。以白血病为例,白血病通俗地(并不严谨地)说就是血癌,全身任何有细胞核的细胞理论上都有可能癌变,造血细胞自然也不例外,如果造白细胞的造血细胞癌变,造出来的血就含有大量癌变白细胞,而且这个制造过程是不受控制的,这就是白血病。打个比方,如果生产血液的工厂模具和机器都是错的,制造出来的产品就都是坏的,而且这个工厂不受上级控制,疯狂占用生产原料生产大量垃圾,导致生产资料严重短缺,好产品生产不出来,而垃圾产品充斥市场。
骨髓移植原理就是先用药物将所造血细胞和血细胞不分好坏全部杀光,然后再用另外一个人的相同配型的造血干细胞替代患者的造血系统,从而造出全新的正常的血液。目前的医学水平还无法对病变细胞和正常细胞完全区别对待,只能采取全灭。打个比方就是把不分好坏的所有工厂全部取缔,全部产品不分好坏一律销毁,然后引进全新的正常工厂,一边复制自身,产生大量标准的正常工厂,一边有序地生产正常产品,从而使市场完全被正常产品占领。
这个治疗过程的关键就在于能不能找到配型一样的人。芸芸众生之中,配型完全一样的人是很少的,比例大约为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找一个跟你配型完全一样的人,平均一百万人中才能找到一个。所以,越庞大的配型信息库,就越有机会找到相同配型的人。打个比方,如果信息库里面有一百万人,平均你就有机会找到一个人救你的命,而如果信息库有一千万人,平均你就有10个机会找到救你命的人。我们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所以按理说在咱们国家的白血病患者应该更容易被救治。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我们大陆的骨髓信息库还不如台湾的大。因为自愿参加骨髓库的人太少了!!
总之,建议大家身体条件允许的都去入骨髓库。本人是唯物主义者,不信神佛,不信因果报应,不信积德行善,但正确的是还是要做。所以大家无论是为了咱们的国家、民族、国民素质、还是为了行善、好人好报啥的理由,都去积极加入骨髓库吧!挽救别人的生命和家庭是非常大的好事!
附捐献骨髓的信息:经查,我国各个省市的骨髓库都是由各级红十字会组织管理的,每个省市都有一些捐献点,捐献的时候只要抽几毫升血、留下联系方式就行了,整个过程是不需要捐献者缴费的。但实际执行的时候,一般会要求捐献者先献血,要有半年内的献血记录才能入骨髓库,官方规定里面是没有这一条的。我咨询过捐献点的工作人员,他们是这样解释的,一部分捐献者并没有坚决的胆量或者取得家属的支持,进入骨髓库以后一旦某一天配型成功真的需要捐献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退缩。而红十字会检查血样的各种信息均大约需要几百元的成本,此外还有组织人员进行信息管理维护,捐献的联络组织,如果有太多的人反悔会导致资金大量白白浪费。所以为了检验捐献者是否具有勇气和决心,要求先献血。如果连血都不敢献,怎么敢捐献骨髓呢?我觉得有一定道理。
我本人是在广州献的血,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献的血样。
另外,我们通常说的捐献骨髓,实际不是从骨头里面取骨髓,而是从外周围血取干细胞,也就是抽血取一部分细胞捐献给患者,剩下的血还回输给你。干细胞是有永久复制功能的,它自己能够不断复制增多,也就是说只要人不死是取之不尽的用之不竭的,理论上是对人体没有影响的,目前全世界也没有发现因为捐献干细胞自身损害的情况,但为了慎重起见,一般一个人只让捐献一次。也就是说如果你捐献过一次,即便再次配上型也不再找你捐献。
这个事情最大的问题在于组织者是红十字会。说实在的,目前我国社会缺乏相互信任,自从郭美美事件以后我也对红十字会深表怀疑,但建立骨髓信息库的确需要很多特殊的技术和庞大的人员组织的大工程,民间团体很难完成,为了救人我们也只好相信红十字会了,即便里面存着什么利益问题,最终还是救人要紧。
总之,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个救人性命的大好事,但需要大量的人参与。各位亲爱的镜友,加入这个队伍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