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讨论]闲谈M1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2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闲谈M19

前些天我那台M19终于擦拭维修回来,虽然此次维修仍有遗憾,但毕竟消去一块心病,欣慰之余,闲谈一下把玩此镜的一些感受。
如今坛子里的大虾,在谈镜时主要以光学为主,我还是换个角度多从构造设计和使用功能上多聊一聊这款设计独特的军用望远镜吧。
构造与结构:
M19采用了模块结构,全镜主要由棱镜室(镜身)、目镜组、物镜组、等组件组成,各组件可以方便地实现互换。
目镜部分:
1、  优点:
此镜的目镜组的安装方式和很多北约军镜一样是从棱镜室方向由内向外安装的,眼罩内没有像62和DF 7x40那样的目镜片压环,防水和维护性都不错;出瞳距离与目镜杯配合理想,虽然是固定眼罩,但用裸眼或佩戴防毒面具观察都可以看到整个视场;调焦环上数字刻度数字较大,暗光条件下易于辨认。

2、  缺点:
曲光补偿只有正负400度范围偏小;由于采用了较为复杂的目镜机械结构,目镜构造防尘不可靠(主要影响调焦机构工作时的顺畅性);镜杯采有塑胶材料,舒适度欠佳。
棱镜室部分:
1、  优点:
相对其它此规格望远镜,M19的棱镜及棱镜室尺寸都较为紧凑,与目镜组及物镜组连接密封可靠,即使非原厂维修,仍然可以保证密封可靠。
2、缺点:
背带连接环位置不合理,在磕碰情况下容易损坏;与目镜组及物镜组连接构造没有锁定装置,出于好奇很多人都会试着旋开镜组,最终导致棱镜组起雾进灰,加上棱镜组镜面较多,擦拭困难;分化板刻划过于粗壮,影响观察。
物镜部分:
1、  优点:
物镜组长度较短,消光桶构造合理,消光效果良好;镜片距镜桶边缘约10mm左右,减少了磕碰划伤的可能。。
2、  缺点:
物镜桶是望远镜最容易磕碰的部分,但此镜竟然没有在构造上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很容易导致物镜桶边缘变形或镜桶边缘留下磕痕。
中轴部分:
优点:
坚固可靠,两侧棱镜室可以单独更换;
缺点:
粗壮笨重,瞳距标注简单,机械阻尼感一般;
机械结构总体评价:
1、  优点:
轻巧、紧凑(可方便的放入美军M65风衣口袋中)、防水、维护方便;
2、缺点:
目镜组防尘较差、包胶偏薄,韧性一般磕碰时容易留下痕迹且对冲击缓冲能力有限,背带连接环容易损坏,组件之间连接没有锁定机构;
有趣的是M19镜身减重上不惜代价,却还要配装镜盒,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减重的意义,个人认为实乃设计败笔。
光学部分:(对比镜 视得乐 COMMANDER 5 7x50)
物镜组焦距为150mm,由三片分离镜片构成;它的目镜为6片爱乐弗目镜,焦距22mm,表观视场约51度,出瞳距离20mm;
分辨率:中心及边缘均略低于对比镜,但相差不大,并且边缘分辨率与中心相差较小;
反差:暗弱光线下与对比镜相比较低;
畸变:边缘有轻度的枕形畸变(与全7接近)略优于对比镜;
色差:色差明显,视场中心即可分辨;
眩光、鬼影:鬼影较对比镜明显,眩光控制良好但逊于对比镜;
色彩:轻微偏黄,暗光观看较易分辨;
亮度:低于对比镜,但与国产仿视得乐7X50亮度相当或略高;
光学总体评价:
1、  优点:
优秀的观察舒适性,畸变轻微、眩光控制理想,亮度中等偏上;
2、  缺点:
色差过于明显、分辨率与反差稍低、色彩略显沉闷,分化板对观察影响较大。

[讨论]闲谈M19

[讨论]闲谈M19

[讨论]闲谈M19

[讨论]闲谈M19

[讨论]闲谈M19

[讨论]闲谈M19

[讨论]闲谈M19

[讨论]闲谈M19

[讨论]闲谈M19

[讨论]闲谈M19

[讨论]闲谈M19

[讨论]闲谈M19

[讨论]闲谈M19

[讨论]闲谈M19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 12:44:57编辑过]

[讨论]闲谈M19

[讨论]闲谈M19
发表于 2005-12-2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的好文,M19最具特色的就是其结构
发表于 2005-12-2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坛子里的大虾,在谈镜时主要以光学为主,我还是换个角度多从构造设计和使用功能上多聊一聊这款设计独特的军用望远镜吧。
--仅此一点,老兄对军镜的认识已上台阶了。
--我也认为,谈M19,光学次要,设计为主。
发表于 2005-12-2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军镜知之甚少,读后收获不小!
发表于 2005-12-2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share兄!
好文!!看来这个镜子擦拭后感觉不错。
发表于 2005-12-2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发表于 2005-12-2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
    对于此镜的镜盒我则认为内部设计和塑质材料的选用也是合理和妥当的,做到了整体质轻、内部紧凑(镜子的固定性非常好)、表面防滑等。镜盒配以和镜带质地相同的草绿色织带,可以肩跨也可以腰带穿戴,简约而实用。
[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5-12-2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zhwwww[/I]在2005-12-2 14:37:30的发言:[/B][BR]写得不错。
    对于此镜的镜盒我则认为内部设计和塑质材料的选用也是合理和妥当的,做到了整体质轻、内部紧凑(镜子的固定性非常好)、表面防滑等。镜盒配以和镜带质地相同的草绿色织带,可以肩跨也可以腰带穿戴,简约而实用。
[em01][em01][em01]

老话题了
M19的主要特点是轻便紧凑,但加上镜盒后体积决不小于任何7X50军镜,而且使用不便,其实只需加厚包胶完全可以达到镜盒的保护效果(与使用镜盒相比增重并不多),另外现代军用背具已不考虑肩挎这种携行方式,再说以M19镜盒的巨大尺寸腰挎也不方便(放在后腰上好像还行),尤其身穿防弹背心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美军现役望远镜也采用包胶免包设计。
[em07]
发表于 2005-12-2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如果要追求光学素质的话就不玩军镜了,M19是一款非常有特色的镜子,7*50的镜子能做那么小真的不容易.
发表于 2005-12-2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话题了
M19的主要特点是轻便紧凑,但加上镜盒后体积决不小于任何7X50军镜,而且使用不便,其实只需加厚包胶完全可以达到镜盒的保护效果(与使用镜盒相比增重并不多),另外现代军用背具已不考虑肩挎这种携行方式,再说以M19镜盒的巨大尺寸腰挎也不方便(放在后腰上好像还行),尤其身穿防弹背心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美军现役望远镜也采用包胶免包设计。

--我认为,由于M19的设计思想,使其无法附加包胶,镜盒的使用应该是不得已的缘故吧。
发表于 2005-12-2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我学劳拉去冒险[/I]在2005-12-2 15:08:00的发言:[/B][BR]

那桶形畸变是否也如全七一样较一般望远镜更为明显,造成搜索目标时的滚球效应呢?

1、严格讲全7也有轻微的枕形畸变;
2、此镜的视角远小于全7,滚球效应并不明显;
3、很多人对滚球效应敏感是因为有些头晕,但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横平竖直的空间感觉。
发表于 2005-12-2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W.T.SH[/I]在2005-12-2 15:19:06的发言:[/B][BR]老话题了
M19的主要特点是轻便紧凑,但加上镜盒后体积决不小于任何7X50军镜,而且使用不便,其实只需加厚包胶完全可以达到镜盒的保护效果(与使用镜盒相比增重并不多),另外现代军用背具已不考虑肩挎这种携行方式,再说以M19镜盒的巨大尺寸腰挎也不方便(放在后腰上好像还行),尤其身穿防弹背心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美军现役望远镜也采用包胶免包设计。

--我认为,由于M19的设计思想,使其无法附加包胶,镜盒的使用应该是不得已的缘故吧。

M19物镜桶部分构造与绝大部分包胶军镜相似,只需加厚边缘橡胶即可,至于镜肩部份条件就更好了,因为根本就没有棱镜室上盖。
包胶厚度也不是问题,只要看看视得乐镜身包胶的厚度就行了。
发表于 2005-12-2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share[/I]在2005-12-2 15:10:34的发言:[/B]<br>]
老话题了
M19的主要特点是轻便紧凑,但加上镜盒后体积决不小于任何7X50军镜,而且使用不便,其实只需加厚包胶完全可以达到镜盒的保护效果(与使用镜盒相比增重并不多),另外现代军用背具已不考虑肩挎这种携行方式,再说以M19镜盒的巨大尺寸腰挎也不方便(放在后腰上好像还行),尤其身穿防弹背心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美军现役望远镜也采用包胶免包设计。
[em07]

M19的镜盒同95的镜盒比,厚度要薄不少,宽度要小一些,尤其是重量要轻许多。我的95装皮盒必须把镜子拌倒一定弯角才好放,装革盒(革盒比皮盒体积大)虽然角度要求不太大但松旷;而M19只要展开最大放入即可,而且卡位很好。设计思想应该和镜子本身一脉相承,这一点是最主要的。如果包胶则是M22了。不过的却物镜筒边缘不耐磕碰。
[em01][em01][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 15:36:16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2-3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M19是为了便于拆换部件的设计,所以物镜与镜身的连接处都没有加密封条,如果加了包胶,便于更换维护的设计初衷全无,有悖设计思想。M19的设计思想有大问题。
发表于 2005-12-3 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1、有些饰皮版军镜也采用塑料镜盒,这应该看做是军镜向包胶免包方向的一种过渡,但从M19装备的时间来看,包胶免包已是一种潮流,还采用镜盒保护望远镜有些落伍;
2、M22物镜边缘是否耐磕碰不在此次讨论范围;
3、采用镜盒增加体积、重量、使用不便,有违M19紧凑、轻便设计的初衷。
发表于 2005-12-3 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W.T.SH[/I]在2005-12-2 17:18:21的发言:[/B][BR]M19是为了便于拆换部件的设计,所以物镜与镜身的连接处都没有加密封条,如果加了包胶,便于更换维护的设计初衷全无,有悖设计思想。M19的设计思想有大问题。

M19目镜组,物镜组均有结构可靠的密封胶条,并隐藏于镜桶内部,M19外表实际已经算有包胶只是厚度较薄且材质欠佳,其实只需适当增加包胶层厚度,并增加镜肩与物镜桶端部保护构造即可;可以肯定加厚包胶不会影响维修更换组件。
实际上问题的关键到不是M19构造上能否增加包胶,而是军方或设计方是选择薄饰皮加镜盒还是包胶免包的问题。
发表于 2005-12-3 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送哪里擦拭维修的?
发表于 2005-12-3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饰皮版军镜也采用塑料镜盒,这应该看做是军镜向包胶免包方向的一种过渡,
--如果是采用其他的装具,而不是镜盒,更符合“一种过渡”的说法。
但从M19装备的时间来看,包胶免包已是一种潮流,还采用镜盒保护望远镜有些落伍;
采用镜盒增加体积、重量、使用不便,
--镜盒及包胶各有利弊,看使用者的侧重。注意:包胶未必免包!
有违M19紧凑、轻便设计的初衷。
--M19的小巧,更多的和其制造工艺有关。
--再强调一下,M19根本就不应该包胶!否则其设计就是个笑话
发表于 2005-12-3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采用其他的装具,而不是镜盒,更符合“一种过渡”的说法。

我的意思是相对皮革镜盒而言采用塑料镜盒是一种过渡。

--镜盒及包胶各有利弊,看使用者的侧重。注意:包胶未必免包!

确实镜盒及包胶各有利弊,但M19的侧重显然是外形紧凑,重量轻,这正是镜盒的缺点,现代军镜采用包胶免包构造的比例还是很高的;
没错包胶未必免包,所以要强调包胶免包,也就是包胶同时免包。

--M19的小巧,更多的和其制造工艺有关。

确实与工艺有关,但更多是整体构造的设计。

--再强调一下,M19根本就不应该包胶!否则其设计就是个笑话

我已经说过“M19外表实际已经算有包胶只是厚度较薄且材质欠佳”,视得乐commander 7x50的镜身包胶厚度也只有1毫米左右(和M19大体相当),只是物镜桶端部较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3 8:09:05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2-3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体来说M19设计是失败的,但老美的加工水平没话可讲,特别是镜体浇涛水平。使M19在7*50军镜中应该是最轻的。但该镜组件化设计使得M19无法包胶,只有配一镜盒。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