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级铁十字勋章(Iron Cross 1st Class), 德文“Eisernes Kreuz 1. Klasse”,简称“EK1”。最初由卡尔·弗里得里希·辛克尔于1813年设计,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在抵抗拿破仑军队的战争中于1813年3月10日首次颁授。1939年9月1日,第三帝国国家元首兼三军总司令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亲自下令重新启用,作为表彰所有第三帝国军事力量以及准军事组织在抵御侵略、英勇作战、作出卓越贡献人员的英雄荣誉奖章(即文章所阐述的1939版EK1)。正式公报于1939年9月2日颁布,同时签署公报的还有:国防军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Keitel);内政部长弗里克(Frick);州总理兼元首和帝国总理办公室主任梅斯纳博士(Dr. MeiBner)。一级铁十字勋章授予所有德国国防军、武装党卫军各军种、各种服务警察部队以及帝国劳工团、青年团、托特组织、德国红十字会、国民自卫队等一切符合资格的政治、技术联盟组织成员;也同时授予符合条件的为德国武装力量服务及做出贡献的协从国人员,志愿服务或外籍兵团人员。
1939版一级铁十字勋章与早期铁十字勋章外形相同。尺寸为43.5mm至45mm。通常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中间核心、正面外框、背部底片。正面外框像EK2那样镂空(显现中间主体核心),背部底板是一块坚固完整的底片,将中间核心紧紧包压在中间,边框连接处焊接工艺非常好,仅有不易察觉的缝隙(这种工艺俗成三片式)。中间核心大部分是含磁性铁材质,背面平整。也有一些非铁质的,称为Non-Magnetic Cores。核心中间上传统的皇冠、橡树叶等标志被第三帝国象征符号“卐”字代替,底部是“1939”字样,表面经过涂漆处理呈现无光泽或者半无光泽的黑色。大部分EK1正面外框和背部底板是相同材质的铜、锌和镍合金(这种合金被称作“德国银”)。背部用别杆固定。一级铁十字勋章佩戴在左胸口袋中间(必须高于其他勋章位置,无胸袋制服佩带在相同位置)。
获授一级铁十字勋章的条件为:首先必须获得过二级铁十字勋章,在此基础上,陆军或党卫军作出3-5次英勇作战或出色完成使命的行为;海军指挥官击沉总吨位50,000吨舰船;空军飞行员通过6-7获得确认的击落战果可以经过上报审批获得EK1。当然,这些仅仅是参考的标准,成功完成一次重要行动或长期忠诚服役也能获得。也有同时获得一、二级铁十字勋章的。至二战结束,颁发总数在约30万枚至57.5万枚之间(一说45万枚左右)这个数量和二级铁十字勋章的超过300万枚比起来已经很少了。
这是一名东线德军士兵获颁二级铁十字勋章的场景,军官和另一名士兵左胸衣兜上佩戴一级铁十字勋章(正对镜头的士兵获得的二级铁十字勋章仅佩戴绶带,初次获得时需要连同勋章和绶带一起佩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