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购入SW8x30W后,计划的下一个目标就是Canon的稳像系列,这是没有悬念的,期间还曾经受到了EDF版主 Nikon7x50 SP的深度诱惑,呵呵,最后还是忍住了。但是这个镜子的购入是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在“实用第一”的指导思想下,最终放弃了俄罗斯16x40稳像,购入了它。
【原创!】Canon 12x36 IS II 实用体验!
这个镜子是介于10x30IS 和 15x50IS之间的一个IS二代产品,口径和倍率都比较适中,因此体积比较小巧(呵呵,在IS系列镜子中算小巧了,但是若是和SW8x30一比,还是比较大的),重量不到700g,有一个很合适的原厂软包配合,携带和使用起来都很方便。该镜子使用2节5号电池,连续工作时间可以达到4小时(碱性电池,25摄氏度,连续使用),IS在按下按钮后启动,不按时就关闭。
该镜子加工质量比较好,接缝严密,可惜不防水。镜身有包胶,物镜最前端也有包胶,也有一个短的遮光罩,因此在使用时可以基本不用担心轻微磕碰。目镜有很长的眼罩,翻折容易。保罗II式的棱镜结构使其眼距调节比较特殊(我注意观察了俄罗斯16x40稳像,Nikon14x40稳像和Canon IS系列一样都是保罗II式棱镜结构),通过目镜的偏心旋转来调节眼距,在实际使用中,这种方式用起来还真是不错,单手即可完成眼距调节。
需要抱怨的是这个镜子眼罩的材料选择不好,总是容易吸附灰尘,且由于静电很难清除,必须使用湿纸巾才可擦除。这点上不知道佳能公司知道不???另外没有物镜盖,目镜盖也没和背带相连,容易丢失,我干脆就不用目镜盖了。
1.有关稳像性能体会
该镜子首先的特色就是稳像,从过去的了解中大家认为Canon IS系列的稳像效果对于地面手持还是不错的,但是对于车辆观察效果不好,这也是由于其稳像系统的设计所决定的。这里我拥有了Canon 12x36 IS II后,对Canon IS系列的稳像效果有了实际的体验。这里也特别想体验一下据称效果很好的俄罗斯16x40稳像仪,不知道它能好到什么程度?
1.1 地面水平观察:
地面水平观察的效果证明Canon 12x36 IS II还是可以很好地胜任的。在不启动IS的情况下,在最好的手持状况下,画面还是有抖动的,这时候细节的辨认会变得困难些,打开IS后,1-2秒后,图像就是很稳定的,基本可以说是纹丝不动了!在这时观察远处的目标细节就变得轻松多了,人眼在图像稳定后的细节辨认能力也比原来抖动情况下明显提高,适合较长时间地辨认目标与联想(当目标很小,很远时可是需要大脑联想的)。当手持时间稍长后,肌肉开始有点疲劳,这时候假如关闭IS图像会抖动更为剧烈,开启IS后感觉图像还是基本稳定的。
1.2 地面高角度观察:
地面高角度的观察对于望远镜持有者的要求就高多了,在高角度下肌肉疲劳程度高,手臂很快就会出现抖动,这时IS功能可以派上用场,但是当手臂颤动幅度稍大时,IS的效果就会降低,会感觉到画面还是在慢慢地上下左右移动,一般来看都是刚高举望远镜时IS效果不错,随着时间推移,肌肉疲劳,IS效果就开始下降了。这说明一个问题,就是IS功能的最终体现还是需要手持望远镜者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例如晚上观星的场合,超过70度的手持观察就只能坚持最多10秒,超过这个时间后,手臂和肩部,颈部疲劳现象严重,IS倒是可以开启,但是人就会首先受不了这种痛苦折磨而放弃观察了。因此要想轻松的手持IS镜子观星,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好的躺椅,这样躺下后手臂的负担就轻松很多,利于IS功能的发挥。
1.3 交通工具上观察:
交通工具上的IS功能到底如何是我曾经最想知道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切身体验,感觉Canon IS镜子在这里还是有用武之地的。就我的Canon 12x36 IS II来看,在车辆的一般的平稳行驶状况下(没有剧烈颠簸,没有剧烈的刹车和启动),IS功能可以很好发挥,使用该镜子可以轻松分辨远处的车牌,广告等信息,稳像效果基本上可以说是很好的(比不开IS功能时强太多了)。但是赶上短暂颠簸时,图像会跳动但是马上可以恢复。在中等幅度颠簸,车辆刹车和启动时,无法进行图像稳定,图像会跳动(超过IS系统棱镜补偿角度了,这里很想知道俄罗斯16x40在此时的稳像效果,应该很好??),剧烈颠簸和刹车启动时眼睛会和望远镜目镜完全分离,这时候不看也罢(估计这是俄罗斯16x40也没戏可唱了)。
这里也注意考察了一下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向前观察和向车侧面观察的效果,认为可以较好的满足稳像的要求,辨别细节比较容易。没有试验过在列车上观察的效果,但估计由于列车颠簸幅度小,在向车侧面观察时会有很好的稳像效果。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时,在中等和剧烈颠簸情况下观察IS望远镜会迅速造成深度晕车现象。
总结一下,感觉Canon IS镜子在一般路面情况下可以较好地在交通工具上发挥稳像作用;在地面手持水平观察下,稳像效果很好;但是在观察姿势易疲劳的情况下,使用IS的效果因身体的肌肉疲劳而下降;观星时的天顶观察能力和你在此姿势下的耐受极限有关。
2.有关光学性能体会:
2.1 日间观察性能:
这个镜子3mm的出瞳直径,12x的高倍,你能期待什么光学质量呢??类似SW8x30般高亮度的通透视野是无法期待的。
从镀膜水平来看,这个镜子的镀膜还是很高级的,物镜系统和棱镜系统是深绿色、淡紫红色多层镀膜,目镜系统是蓝紫红色镀膜,镀膜反射水平很低,色彩还原质量很好!但是和SW8x30的镀膜AB比较来看,还是稍稍比SW8x30的反射率高一些。物镜内腔有很好的刻满细环的麻面消光桶,事实证明效果效果非常好,鬼影在这个镜子上真是很难得一见的。
亮度上感觉是视野比SW8x30黯淡些(出瞳3mm造成的),附带的问题就是画面的整体反差相比SW8x30低些,通透感比SW8x30差些。这个问题主要来自于3mm的出瞳,在光线效果一般的情况下,感觉确实画面反差不高,但是当景物反差较高,天气很好时,这个镜子一样有了爽脆的感觉。
其次这个镜子的景深有点浅了,所造成的问题是第一眼看过去,呵呵,感觉画面整体清晰度不是太好!需要在仔细调焦后,才能发现原来这个镜子成像是很清晰的。这个镜子由于景深浅,在对近距离立体景物观察时,感觉视野内景物脱焦部分较多,脱焦的景物边缘会有明显色彩镶边出现。起初我认为这个镜子的色差偏大,但是仔细调焦和观察各种距离、各种不同形状的景物后发现,在精细调焦和锐利合焦的情况下,视野中心的色差其实基本是不可见的,而对于较远的景物,这个问题的影响则没有。
该镜子秉承了Canon镜子一贯的平场特点,60度的表观视场,中心和边缘的差距的确比较小,其中心锐度很高,到80%像场边缘的锐度也很不错。由于出瞳小,锐度上感觉比SW8x30W还是有差距的,但是好在有IS,实际观察的效果还是稳像中的细节辨认来得好。枕型畸变在12倍镜子里应该算不错的,但是还是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到,弯曲程度和SW8x30W感觉相近(这个比不了手中的全10畸变校正干脆利落),这点上Canon IS系列都有枕型畸变(Canon 15x50和18x50枕型畸变更甚!)。
2.2 夜间观察性能:
这个镜子在夜间观察时未曾看到任何鬼影和眩光,能力超强,比我的SW8x30的消光都好。
夜间的观察证明是那是高倍IS镜子的天下!!虽然12x36IS II的图像看起来比SW8x30W的黯淡些(这是由于出瞳直径小所限制),但是从望远镜里看到的东西来看,还是高倍镜子得到的内容更多(SW8x30W在这里显得亮而无用了)。同时又有稳像功能,更是如虎添翼--在IS稳像的条件下,很多极远处的沉沉夜幕中景物的细节可以被轻松判读(注意这里是判读,而不是看看而已,因为很多远处暗夜中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的确需要靠你的大脑来进行联想和猜测了),同时这个镜子也足够锐利,可以得到精细的线条分辨,这在辨认接近望远镜分辨极限的字迹线条、建筑边缘轮廓、夜幕中不明物体的边缘、广告牌字样是很有帮助的。
2.3 观星表现:
从观星的表现来看,这个镜子可以一下子发现你的眼睛存在的毛病,由于有了稳像,左右视野中星点的成像状况可以很轻松判断。我的眼睛有不同程度的散光,因此在带上了眼镜后,星点的成像还是很不错的。有了稳像,视野中很多非常暗弱的、接近极限的星点也可被轻松看到了,但是关闭IS后,这些微弱星点根本不能看见的(这个时候你的大脑正忙于校正处理那抖动的图像呢)。这个功能在观星时可真是有用了!
仔细观察了一下木星,4颗卫星可以很轻松地分辨,经过散光校正后,木星成像也基本是一个小圆球了,木星边缘有轻微的色差出现。这说明其稳像功能的确发挥了作用,同时12x36的望远镜效能还是可以的,IS镜子的锐利程度也可说得过去(有不少国外观测者称俄罗斯16x40稳像仪的成像锐利程度远超过Canon任何一款IS镜子)。
月面的观察效果也相当好,环形山的成像比较锐利,经过仔细调焦后,月面边缘的淡黄色彩镶边也很轻微,观测时没有鬼影和眩光出现。
3. 有关该镜子黄昏系数和倍率优先系数的讨论:
虽然这个镜子的出瞳只有3mm,和4mm出瞳直径的10x42规格望远镜相比,在日间观察的确黯淡了些,但是在夜间观星和黄昏观察时,由于其倍率稍高些,其黄昏系数和10x42规格镜子比较,是432 vs 420,稍高于10x42规格镜子,从观星和观察暗弱天体的效果上来推算,应该和同厂 Canon 10x42 L IS不相上下。假如用最近提出的倍率优先的天文观察系数来看,12x36 IS的天文观察系数是12xSQRT(36)=72,高于10x42的10xSQRT(42)=64.8 及其 10x50 的10xSQRT(50)=70.7。这说明这个镜子在一般的天文观察中是可以派上用场的,其天文观察效果应该是好过高级的10x42和10x50双筒镜的,但是由于镜子通透感上的差距(Canon的光学水平已经可以了,不算顶级也算高级了),效能会稍低于Leica BR10x50这样的顶级双筒镜。
因此这个Canon 12x36 IS II虽然身形小巧,但是由于倍率高,观察威力也不可小视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4 23:02:00编辑过]
[ 本帖最后由 ranger 于 2007-1-22 14:2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