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请教有识之仕:人的瞳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11-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请教各位有识之仕  一 .不同年令的人的瞳孔变化及数据   二 .人的瞳孔在一天中及不同的光线下变化及数据  三. 青 中 老年人各适用怎样的望远镜   谢谢<br><br>[ 此消息由 小平 在 2002-11-05.14:28:33 编辑过 ]
发表于 2002-11-5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有识之仕:人的瞳孔

据我的经验,至于瞳孔数据可能不用太计较,年轻人怎么都好说。而老年人应该选择出瞳直径尽量大,出瞳距离尽量长的望远镜。并且倍数不要大,否则老人拿不稳反而看不清。我父亲用8x30的望远镜感觉最清楚,用20x50的望远镜反而什么都看不清。
发表于 2002-11-6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有识之仕:人的瞳孔

没有具体的数据,因为因人而异,而且区别非常大,见过最大有超过8mm的,也有最多也只散到5mm的。总体趋势是年龄越大瞳孔放开能力越差。如果是强调观测亮度,出瞳直径不要大于瞳孔直径。如果是强调舒适性,瞳孔小的时候反而应该使用大出瞳直径的望远镜。
发表于 2002-11-6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有识之仕:人的瞳孔

请问何谓“击瞳距离尽量长的望远镜”;是否白天或光线强时人的瞳孔开缩小反之将放大;而且使用大出瞳的镜子无论何年令、无论白天黑夜观察是否相对都较为舒适?多谢指教!
发表于 2002-11-6 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有识之仕:人的瞳孔

出瞳距离表示目镜最后一片到眼镜的距离,适当长一些会比较舒适,眼镜不用紧紧贴着目镜看。特别对戴眼镜的观测者比较有利。
<br>光强的时候人的瞳孔会变小,反之相反。大出瞳直径望远镜对任何人和任何情况下都会舒适一些,尤其是瞳孔比较小的时候,但这样是以牺牲便携性或放大倍数以及表观视场为代价的。
发表于 2002-11-6 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有识之仕:人的瞳孔

<BLOCKQUOTE><table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WIDTH=90% bgcolor=#000000 align=center><tr><td><table width=100% cellpadding=5 cellspacing=1><TR><TD BGCOLOR=ffffff>原文由 funder 发表:
<br>没有具体的数据,因为因人而异,而且区别非常大,见过最大有超过8mm的,也有最多也只散到5mm的。总体趋势是年龄越大瞳孔放开能力越差。<b> 如果是强调观测亮度,出瞳直径不要大于瞳孔直径。</b>如果是强调舒适性,瞳孔小的时......</td></tr></table></td></tr></table></BLOCKQUOTE>
<br>以前一直有个疑问:在相同口径和结构(透光率一样)下,小出瞳的在单位面积上的光强应该比大出瞳的来的强,因为他进入的总光线和透出来的光线是一样的,那么小出瞳的理应比大出瞳的来的亮。但考虑到人的瞳孔会根据光的强度进行调节,所以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同一个人使用小出瞳和大出瞳观察到的是一样亮度的。理由是多余的光线浪费掉了,而且浪费的一样多(这时候使用小出瞳的眼睛瞳孔比大出瞳对应的瞳孔小)。当光线不足的情况,瞳孔开始放大,进入眼睛的光线增多,小出瞳的光线先饱和,等瞳孔都放到最大后,如果大出瞳的直径大于瞳孔直径,则有光线有损失,此时小出瞳比大出瞳亮。如果大出瞳直径不大于瞳孔直径则大小出瞳的一样亮。同时如果考虑到抖动,那么当大出瞳小于但接近瞳孔时仍是小出瞳的亮。
<br>如果上诉观点正确的话,则意味着 第一;大光力的镜子需要的是大口径和高透射率同时出瞳不应大于最大瞳孔,考虑到抖动出瞳还应略小于最大瞳孔。第二;大出瞳的镜子并不是大光力的镜子,它只是提供观测的舒适性。还能理解为相同口径和结构(透光率一样)下,不同放大倍数的镜子如出瞳是3MM,4MM,5MM,6MM在一个最大有7MM瞳孔人的眼里是一样亮的,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在耀眼的阳光下3MM的还会更亮)第三;比较相同口径镜子的明亮是应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否则在透射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您会觉的一样明亮。
<br>天啊,到底是上述我的理解有误,还是以前存在着误区。哪位DX救救我!!!
<br>
<br><br><br>[ 此消息由 timedoor 在 2002-11-05.21:00:52 编辑过 ]
发表于 2002-11-6 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有识之仕:人的瞳孔

还有我现在认为观测天文时用手持双筒规格选的是7X50,并不是7X50是大光力镜子而是基于以下几个理由:口径尽可能的大,倍数尽可能的小,出瞳不大于人眼的最大瞳孔。关键就是这个倍数的确定,倍数大了抖动感强(同一镜子观星时的抖动感比观景时的抖动感强多了),倍数小了会照成大出瞳而使光线损失。所以应在观星时满足抖动要求下选最高的倍数,即7倍,再乘上一般人眼的最大瞳孔7MM,得到的50口径,手持观星口径的上限。如果您(最大瞳孔大于50/7)的稳定性很好,使用8X50观星和7X50效果一样。如果您的最大瞳孔只有6MM,在不考虑抖动下7X42和7X50对您一样亮。我现在观点是7X50观星是针对一般人设计的。对于个人而言,应先使用不同倍数的镜子观星,找到合适的倍数,再测量自己的最大瞳孔直径。最后两项相乘得到口径。这就是您手持观星最佳的规格了。
<br><br><br>[ 此消息由 timedoor 在 2002-11-05.21:43:02 编辑过 ]
发表于 2002-11-6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有识之仕:人的瞳孔

<BLOCKQUOTE><table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WIDTH=90% bgcolor=#000000 align=center><tr><td><table width=100% cellpadding=5 cellspacing=1><TR><TD BGCOLOR=ffffff>原文由 funder 发表:
<br><b>光强的时候人的瞳孔会变小,反之相反。大出瞳直径望远镜对任何人和任何情况下都会舒适一些,尤其是瞳孔比较小的时候,但这样是以牺牲便携性或放大倍数以及表观视场为代价的。</b></td></tr></table></td></tr></table></BLOCKQUOTE>
<br>刚才只看到上一篇,没看到这里。FUNDER DX言简意赅的解释了原因比起我一大堆废话强多了。同时请教FUNDER,您认为上述观点哪里有误呢?
<br>
<br><br><br>[ 此消息由 timedoor 在 2002-11-05.22:04:46 编辑过 ]
发表于 2002-11-6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有识之仕:人的瞳孔

这个东西有点麻烦,心里明白但是我不一定能说清楚。呵呵
<br>是这样的,不错,口径相同的时候,小出瞳直径(就是大倍数喽)的光束窄,但确集中了和大出瞳直径一样的的能量,所以其光斑要亮度高些。如果瞳孔足够大,两者最后进入人眼的能量一样。这时候发光的物体在视野中的总发光量是一样的(对不起这个表述其实不科学,但只好这么说了),但是由于大出瞳直径的望远镜倍数低,看起来物体面积小,所以表面亮度(总亮度/面积)高。如果瞳孔小,那么大出瞳直径的光线无法全部进入人眼,造成有效口径小于实际口径。
发表于 2002-11-6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有识之仕:人的瞳孔

7×50亮度高是指的表面亮度,也就是绝对光度/物体面积,这个表面亮度对于点光源,如恒星是没有意义的。对于恒星这样的点光源,如果不考虑大气抖动,那么倍数再高其亮度也不会下降,而使用口径一样的望远镜看到的绝对亮度是一样的,反而如果您的瞳孔散不到7.1mm(事实上很多人都散不到),使用7×50看到恒星的亮度反而不如10×50。另外在有光污染的情况下,增大放大倍数可以提高分辨率,使得原来淹没在光污染中的恒星显现(光污染是一种面光源,提高放大倍率则其表面亮度下降,而恒星则没有影响,所以就会在背景中显现出来)。
<br>7×50虽然是最流行的规格,但其实却不一定是最科学的,往往10×50更好。
<br>另外再强调一点,7×50的高亮度最高能有多高?如果望远镜透光率是100%,其看到物体的表面亮度和人眼一样。原因是其把物体放大了7倍,面积放大到49倍,同时其纳光能力是肉眼的(瞳孔按照7.1mm)49倍,所以看到物体表面亮度和人眼一样。
发表于 2002-11-6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有识之仕:人的瞳孔

明白了,我关键是没弄明白表面亮度和绝对亮度的关系。
<br>如果7X42,物体放大了7倍,面积放大到49倍,同时其纳光能力是肉眼的(瞳孔按照7mm)36倍,则7X42表面亮度不如7X50。如瞳孔最大6MM,其纳光能力是肉眼的49倍。看到物体表面亮度和人眼一样。所以通过普通镜子看到的表面亮度最多和人眼一样。
发表于 2002-11-6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有识之仕:人的瞳孔

真精彩 真专业 我要把以上文章作文献收藏  谢谢
发表于 2002-11-6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有识之仕:人的瞳孔

还有能看到最亮的表面亮度的镜子的规格其出瞳理论上等于个人的最大瞳孔。总算和以前的认识联系起来了。弄明白后心里好受多了,再次严重谢谢FUNDER。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