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ihoo 于 2020-10-30 11:58 编辑
2016年,为了应对施华的EL,蔡司新推出了SF系列双筒,包括8X42和10X42两个规格,除了顶级光学,还有着极佳的握持感和重心平衡。号称smart focus的调焦系统,手感也是又快又好,深受观鸟爱好者的喜爱。自那时起,就有不少爱好者期盼蔡司可以推出更多型号,补全这个系列。 就在今年初光学巨头蔡司终于发布了SF32系列,8X32和10X32的表观视场分别达到了67度和69度!(施华则紧随其后发布了全新的NL pure系列双筒,包括42口径3个型号,表观更是在69到71度之间)作为广角控,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非常振奋。 虽然蔡司抢在施华之前发布了新镜,但由于疫情原因,原定5月发布的SF32一拖再拖,反而是施华NL后发先至,抢占先机,一时间在国内外各大论坛风头无两,处处都是讨论NL的新帖。反观蔡司的SF32则是低调不少,网上能查到的信息也少的多。
前阵子很幸运拿到一支蔡司的SF 10X32测试样机,把玩了一段时间,尝试分享一下个人使用体验。 关于这个镜子的测评,有siliang老师和赵老师珠玉在前,本人只好抛砖在后,各位还请酌情使用。 总体观感:这是一支没啥明显短板的小镜子。 先放一下参数。 表观视场达到了69度,十分诱人。(拿到镜子后,我用电筒法测试了表观视场,结果为69度,与官网一致。)
集合照
外观 缩小版的SF42,中空+三桥。相比42系列,镜筒部分比较直一些,看起更加修长干练,个人感觉比42漂亮一些。做工也更精细了,初次拿到手竟有点尼康EDG的质感。体积在32里面算大的,比EL还长。但是并不显得臃肿,倒有种修长的感觉,颜值不错。
人机 继承了SF家族的优良基因,握持感非常好,中空部分可以放下三根手指,食指很自然的落到了调焦轮上。重心位置刚刚好,拿在手里有种轻若无物的感觉(用老外的话叫feels like a feather),大大减少了长时间观测的疲劳感。这点在野外观鸟过程中是非常大的加分项。
调焦 调焦轮很大,直径约35mm,手感丝般顺滑,毫无回差,又快又准,从最近对焦距离到最远只需要转动1.6圈。调焦手感和尼康的EDG有一拼。这应该是SF系列最引以为傲的设计,毕竟连系列的名字都命名为Smart Focus。
光学部分 镀膜 蔡司T*镀膜,反光为黯淡的蓝紫色到酒红色之间,各个角度反光颜色有所不同。
物镜 1+2结构,调焦镜片为2片式,这个设计可以帮助重心后移。
目镜 结构较为复杂,看蔡司的官方图,至少在7片之上,复杂程度不亚于很多现代天文广角目镜。
眼罩和42一样,塑料的,0-3挡,共4个档位。我是裸眼使用,需要把眼罩升到最高。
棱镜 采用施密特-别汗棱镜。SF系列为了追求更好的人机工学,没有使用自己的招牌式阿贝棱镜。
附件 镜包和EL WB类似,但做工一般,偏大一些。我个人更喜欢SF42和victory25的那种硬壳包,保护性更强一些。 从HT开始,蔡司就使用目前的这种物镜盖和目镜盖,包括后来的征服者 HD和SF,但我还是更喜欢FL的那种设计。所以镜头盖我都没用,直接放包里。
日间使用体验 1. 锐度:没啥说的,顶级水准,成像刀刻般锋利,中心区域锐不可当,观感细节连绵不绝。顶级镜锐度都很好,无需质疑。
2.反差:得益于教科书般的消光水准,以及蔡司的顶级镀膜,反差非常好。
3.亮度:日间使用亮度很好,90%的透光,外加69度的大视场加持,整个视野宽广明亮。日间观鸟使用完全没有亮度不够的问题,除非是热带雨林内这种小口径捉襟见肘的昏暗场合。晨昏和夜间就不说了,大口径的天下。
4.色差:顶级表现。色差矫正是这支小镜带给我的意外惊喜。这是我用过的色差表现最好的小双之一,和自家的FL8X32以及Kowa的Genesis差不多同一水准。中心色差几不可见,边缘部分色差轻微。
附一张镜后,这种情况是比较容易拍出色差的,这支小镜还是保持的很好。
5. 接目舒适度:受规格所限,出瞳直径只有3.2mm ,舒适度没有大镜好。不知道是不是大广角的缘故,感觉眼点位置要求更严格一点,上手需要适应一下。眼罩高度对于我来说略微短了那么一点点,如果像使用EL 时候那样把眼睛埋到眼罩里,会有黑眼。轻轻抵住的话,则无此现象。出瞳距离19mm ,比SF42 还长一点点,方便戴眼镜人士使用。
6. 色彩表现:轻微偏暖,但很接近中性。
7. 视野: 69 度表观视野,宽广舒适,虽然和WX 的85 度相去甚远,用起来也谈不上震撼,但还是可以感受到大视野在实际使用中带来的好处。真实视野7.4 度,(千米130m ),和很多8 倍镜很接近了。10 倍镜的拉近感加上8 倍镜的真实视野,使得在林间观鸟得心应手。追寻灌木丛和树冠中跳来窜去的各种鸟类毫不费力,10 倍的拉近感让我在观察那些隐藏在高处树冠之中的鸣禽毫无困难,从天而过的猛禽也可以一战。这支镜上眼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不太像个10 倍镜,何解?第一就是优秀的握持感使得稳定性非常好,另一点就是大视野带来的一种错觉,让我总觉得自己在用一款8 倍镜。
8. 良像范围大概在80%的视场范围内锐度都保持的很好,最后的20%视野逐渐劣化,但相对缓慢,不显突兀。白天使用的话整个视野都还不错,夜间观星,边缘星点劣化稍微有些严重,大概看了下,边缘星点的问题主要是像散和彗差。另外不知道是不是这种设计的缘故,还是大视野的错觉,总感觉SF的立体感相较EL和EDG这类完全的平场镜更强烈一些。
9.消光 教科书般的消光水准,野外观鸟不惧“逆光死”,各种复杂光线之下均能保持很好的反差。优秀。
目镜端逆光看过去是这样的,出瞳非常干净。
物镜端:第二张是打了闪光灯的。
记得几年之前和本地一位观鸟大神一块上山观鸟,他用的就是SF 8X42。当时我对此镜优秀的人机以及顺畅精准快速的调焦羡慕不已,手里的EL也不香了。没曾想到今日蔡司在推出SF32系列之时,不仅保留了42优秀的人机和调焦,还带来了更大的视场,真是鸟友之幸事。对于观鸟爱好者来说,优秀的人机和调焦机构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小双到了顶级,光学都不会差,多是互有胜负,风格上略有差异。而完美的握持感和重心平衡,丝般顺滑的调焦手感和快速准确的调焦定位,则会大大提高户外观鸟的使用体验。现代顶级光学,配以69度大广角,还有以上这些人机优点集于一身,造就了这一支趁手的观鸟好镜。而好的镜子,总是会带给你一种想要使用的强烈意愿。每当我拿起她,就有一种携镜走天涯的冲动。然而现实是骨干的,作为社畜一枚,也只能继续在公园中过把瘾了。
在短短的试用期间,这支小镜傍我一起送走了南归的燕鸥,见证了寿带群的过境,加新了一堆候鸟新种,还目睹了一起伯劳屠杀红耳鹎的凶杀现场,近距离欣赏了绿翅金鸠的美丽羽毛……种种体验,带给了我无限快乐。 附上一张手机后记录的照片拼图。
最后再总结一下试用感受吧: 光学优异,握感舒适,调焦畅爽,观鸟极优,五星推荐。 如果可以改善下眼罩(比如像NL那样再增加几个档位,以及略微增加下眼罩的总高),提升下附件的品质,就更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