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unglasses 于 2021-9-7 16:11 编辑
离上次组双已经有3-4年了吧,这几年一直也没有找到让我感兴趣的组双主镜,直到那次翻出lomo80480,突然想组个lomo80480双筒,其后却很久没有收到另一只lomo80480。其间看到长安豪组了Sky90双,甚是喜欢,所以想也组一个Sky90双。lomo80480我还是有一只的,Sky90是一只都没有。于是我就开始收集这两种主镜,哪种成对就组哪种,巧的是,两种主镜基本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几乎同时收集全了。说巧只是说时间上的巧,其实收集的过程还是挺艰辛的,其中两只sky90都是海淘回来的,要感谢霍豪的热心帮忙。而第二只lomo80480是内一个资深玩家转让给我的,在此还是要感谢这位同好的割爱。 拿到了双筒就要考虑组双的具体方案了。因为我之前的Borg107fl的组双方案主要是2047操刀,主要部件也是2047帮忙加工的,那次愉快的合作经历使我这次自然想到2047。 第一版设计方案是在原镜筒上直接采用抱箍+松本的方式实现,但是遇到的问题是,lomo80480和sky90的原镜筒都是为单桶设计的光程,再加上调焦本身的行程都很短,所以如果这么设计下来,很多目镜是没有办法在无穷远处合焦的,简单说就是原来的镜筒太长了。这个问题使得整个进程陷入停滞。如果想继续在这个思路上组双,只有截短镜筒,否则就是个非全功能的双筒。此处要说的是,长安豪用的松本和我不一样,他采用了不可调节瞳距的松本,通过镜筒距离的改变来实现瞳距调节,我的松本是可调节瞳距的,天生光程就长,所以这就使得光程不够用的问题比长安豪的方案要突出。 由于我的lomo80480是香槟色镜筒,而后收的lomo80480是白偏灰色的原装镜筒,所以lomo80480组双本来就是要重新做镜筒的,于是一咬牙,sky90也一起重新做。开始想着让2047一起帮我把镜筒也设计加工了吧,2047谦让说可能会不够理想,于是我想起了国内望远镜加工的资深高手LXY。和LXY也是老交情了,LXY无论是人品、设计、手艺在圈内都是一流的,他早年的很多作品依然是国内天文设备领域的精品,比如LXY高反天顶、比如AIM、Titan还有立柱等等。由于我非常了解他现在业务很忙,并且基本已经不接手个人的加工业务了,所以LXY是否愿意帮忙,心中确实没有把握。在说出我的计划之后,LXY惊讶我会拿这两个主镜组双,后来在我的多次诚挚相邀之下,LXY同意了。 于是第二版设计方案出来了,镜筒长度完全可以按需要来。总体仍然采用了抱箍设计,而非borg107双的中心连接设计,因为我舍不得在LXY的镜筒上打孔。抱箍方案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还是挺复杂的,因为有很多参数要确定,首先是光程约束下镜筒的长度,而光程又和筒间距离有一定关系。我选用的是两个极端目镜,一个是nikon的HW17mm,这个目镜无限远合焦时的光程非常短,是光程范围的下限,一个是TV的Ethos8mm的2寸段,这个目镜近处合焦时的光程非常长,是光程范围的上限——这个上限看是并不确定,因为到底近处是多近是个选择的结果,由于下面的关系:在考虑了松本瞳距调节带来的光程增加后的上下限,需要满足这个差不能超过调焦的总行程,所以将镜筒设计成调焦全收状态下,HW17mm可以合焦,且还有一些些的富余(为调节瞳距预留),在这个状态下的镜筒长度就是最佳长度,不能更短也不能更长。在这个长度下,调焦拉到最长处,Ethos8mm可以看到30米左右的目标。总之,太短的调焦行程给镜筒长度的选择产生了逼仄。其他参数还包括松本光程、镜筒参数、接口参数等等。 一切参数测量完毕之后,开始设计镜筒,这部分主要是2047的工作了,其间商量了sky90的接口类型,以及抱箍上各孔径的参数。出模拟图定稿。后面就是加工了。由于LXY公务繁忙,我的私活就只能是夹杂在日常工作的空隙之间了。前前后后有小半年时间吧,镜筒加工完毕了,又等了一个月喷漆也搞定了。抱箍和接口等配件也在镜筒基本完成后由2047帮忙加工。 其间值得一说的细节列几个,一是为了降低费用,减少材料的种类,四个镜筒的主镜部分都采取了统一口径,但是遮光罩口径是不一样的,sky90明显要大一圈。二是四个镜筒的喷漆是一样的,虽然漆面很好,但是sky90的不是如同原厂镜筒的光面漆,多多少少有些遗憾; 三是镜筒全部是LXY标志性高标准的内部布满刀锋光栅的镜筒;四是lomo80480使用的转向是松本Uls,就是range统一采购的那批,因为是2寸口,所以可以直接插入羽毛两寸调焦,而Sky90使用的是2047的邓本,并且为了和Sky90颜色匹配,使用了银色版本,两套双筒采取了不同的筒间距设计;五是所有镜筒、调焦以及松本,我都亲手进行了消光处理,部分采用了一遍Black2.0底漆,两遍Black3.0面漆,部分则是直接两遍Black3.0,Black的效果非常好,我把这个漆推荐给了LXY,他试用后对其消光效果表示赞赏,但是认为附着性有待改进,我后面会放一个消光效果图,可以看到镜筒自带的刀锋光栅配合Black消光漆,结果真可谓漆黑;六是斯塔的顾总替我向高桥要来两张Sky90的贴纸,经过张贴,效果大不一样。 周六下午所有配件到期,晚上初步组装成功,过程很简单,毕竟是成熟方案,没有什么难度,随后拍了几张照片,试着进行合焦开光。周日再次对个别细节进行了调整,然后照了定妆照。光学效果没的说,无论是lomo80480或者Sky90,都是各自规格内的标杆性品种,松本邓本效果也很好,松本是组双的经典部件,光学效果不容置疑——只是我这一对可能在运输途中造成合像稍有偏差,我还在调教中。反而是邓本表现非常给力,很容易就合圆了,且基本上没有感到对光学有超出原装松本的减损。要说缺点,那只有一个,就是重,我都懒得上称了,想想就轻不了,就是两个主镜本身就够分量,更何况做工厚实的镜筒、结实的铝抱箍和铝快装板。 9月7日补充: 两个双筒不加目镜,带宽快装板的重量都是8.4kg。其中快装板也是2047的标准宽板子。 发几张照片和大家分享等待一年,终得俩双的喜悦。感谢LXY、2047的设计和加工。感谢霍豪、range、顾总等人的热心帮助,感谢dream兄和长安豪在其间的鼓励和支持。
时间不早了,为了满足上传500K的设置,简简单单压缩了一下图片,后期有时间再上大图。 1. 刀锋光栅和消光效果 2.从调焦端看消光效果 3.组装 4.组装2 5.组双3 6. Sky90双收缩下的样子 7. Sky90双遮光罩全伸出时的样子 8. lomo80480双收缩下的样子 9. lomo80480双遮光罩全伸出时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