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ranger 于 2023-10-7 22:22 编辑
中秋节之夜,S50到货。
简单看了一下,很好上手。东西也比较精美,有高科技范。
在确保地面平整条件下,自动极轴校准能力很好,开机即可拍摄。
APP很好用,GOTO能力强悍,基本每次都可以将天体对准到画面中心。若是不能对准,也可以手动调整。
我第一次是地面稍有不平,调整后仍然造成GOTO月亮差一些,手工调整才拍摄。
利用中秋之夜,家中楼下拍了张月亮和M31,以及试了试M45和M33,满月+城市光害比较明显(北京北五环内)。添加光害滤镜,曝光30分钟,M31还能看见细节。证明还是在城市里可用的。
后续,在锡林浩特城郊,半月夜,天空暗夜程度大致5-6级,关闭光害滤镜,拍摄M33,累计34Min,细节还可以。
当时若是时间充裕,可以再多拍半个小时,当然光害似乎也在累积。毕竟我只是走到了宾馆边200米位置的一个黑地方就开始拍摄了。
下次这种场合,也可以试试光害滤镜。
初步评价:
很好玩的天文玩具,但是内涵很深,产品技术实力雄厚,让天文深空摄影门槛值断崖式降低。让我们有更多时间来享受拍摄深空的乐趣。
旅游中,手里提着就可以走到户外黑暗处,找个平地,就可以极速开工。直接省了1.5小时左右的复杂工序--安装望远镜,双轴平衡调节,极轴校准,三星校准,GOTO试验,焦点校准。
拍摄时的APP很好用,除了可用推荐天体拍摄外,还可以直接使用星图模式来GOTO,同时可以看见具体的星空拍摄范围,并用手指来划定拍摄范围内,可以有新的玩法--就是矩阵式拍摄天区,后期可以使用软件来合成大图。
APP建议使用12寸平板,否则拍摄途中会持续占用你的手机,另外大平板看天体成像也更为清晰有趣。
后期也省却了大量处理和叠加的时间,S50拍摄过程中边拍摄边叠加,拍摄和叠加处理时间大致3:2。
出片像素只有1920x1080,拍摄月面和太阳显得较为粗糙,但是拍摄深空还可以,也可以通过矩阵拼图,获得更高像素的图片。
主要缺点是成像噪点比较大,这个后续机型可以继续改进算法或传感器。另外可以改进的方向是提高传感器的像素。
S50不能改进的缺陷就是靠边缘的星点比较肥大,这个和其天生场旋有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