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青仙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2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DSC_6024.jpg

青仙鹟(英文名:Indigo Flycatcher,学名:Eumyias indigo),是雀形目鹟科铜蓝仙鹟属的小型鸟类。其显著特征为小巧玲珑,拥有黑色脸罩,白色腹部,以及前额上闪亮的水绿色斑块。广泛分布于印尼苏门答腊岛山区、爪哇岛和婆罗洲北部山地森林。
外形特征:成年青仙鹟长14厘米,头部下方至脸颊、下巴呈黑色,额头至眼上方区域呈现明亮的天蓝色至白色。头顶至颈背及背部,包括翼羽边缘和飞羽,显示鲜艳的电蓝色或靛蓝色。初级飞羽内侧和尖端黑色,尾羽深色,边缘电蓝色,基部白色(可能在野外不明显)。喉咙淡天蓝色,颈部两侧和胸部深靛蓝色,与较浅的灰蓝至白色的腹部和两胁形成鲜明对比,臀部和尾下覆羽呈淡黄色至橙黄色。虹膜深色,喙和腿黑色。雌雄相似,但雌鸟脸部黑色可能较少。幼鸟外观更暗淡,全身散落淡黄色斑点。
鸣叫特征:鸣唱为一连串尖锐响亮的哨音,如'fee-foo-fu-fee-fee-fee'或'chit chwit choo, wee tooo'。叫声包括粗糙的' turrrr-tur '颤音和类似'tzit-tzit-tzit'的警报声。
生活习性: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季节会加入混合物种群。在低矮处觅食,常于阴暗林下层,也会在低至中层树冠停留,从叶间捕食昆虫。偶尔追捕飞行中的昆虫,很少从开阔或暴露的位置出发。取食时会在空中悬停,以捕捉浆果。
生长繁殖:繁殖季为2月至8月及12月,高峰在3月至5月,可能全年繁殖。巢为小型杯状,由苔藓、干草、细根和羽毛构成,置于岩石表面下的避风处。每窝产卵两枚,孵化和育雏期信息未知。
区别辨识:与其他蓝色鵙鸟相比,注意其脸部黑色面罩、体型大小和白色腹部。幼鸟的斑驳外观和淡黄色臀部是识别关键。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远东地区的印尼苏门答腊岛山区,爪哇岛和婆罗洲北部的山地森林,高度范围在900米至3000米之间。

发表于 2025-3-22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尼康D850+640 拍摄于 马来西亚亚庇(哥打基纳巴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2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片:,,,,,相机出片,,,氛围无敌!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2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主力镜光辉3 发表于 2025-3-22 20:37
大片:,,,,,相机出片,,,氛围无敌!正!

:handshake镜子找,相机拍……: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2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婆罗洲的鸟实在是多,逛一次加上百种新种很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2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hongyan 发表于 2025-3-22 20:58
婆罗洲的鸟实在是多,逛一次加上百种新种很容易。

确实如此,热带地区,鸟种丰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3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腿上的黄和红环是跟踪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3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ilibm 发表于 2025-3-23 21:44
腿上的黄和红环是跟踪用的?

应该是的,“环志”是指戴在候鸟身上的金属或塑料的环形标志。通常这些标志包含了国名、单位、编码等信息,主要是为了研究及追踪候鸟的迁徙规律,收集研究鸟类迁徙路线、生长繁殖等的数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4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鸟可以  还有镯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4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6024.jpg

重新调了下颜色,哪个更好点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8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兄弟的体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8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换索尼了,负担小多了,之前尼康太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