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讨论保罗镜和屋脊镜的成象特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3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讨论一下两者的成象特点,我先抛砖吧.
看过了一些正反向保罗镜也看过了一些屋脊镜,有带相位膜的,也有不带相位膜的,总结出两者成象的一些差异,也许是个别现象,也许是普遍现象,大家一起讨论也许可总结出正确的结果.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
我先前的观点:不够成熟,为避免误导已经删除

方版的意见:
大型望远镜,普罗有优势,这个不得不承认
手持望远镜,中低端普罗光学有优势,高端屋脊有优势

我可否加上一条:高倍时普罗比屋脊有优势 ?
王会长的意见:
保罗镜的结构简单,制作相对容易,成本也较低,会长期存在于中低档镜子市场。对于高端和顶级市场,保罗渐行渐远。事实是日产顶级保罗鲜有新品种出现,佳能的稳像算是另辟蹊径,而能与顶级屋脊一拼的SW Habicht 系列也将停产。这就是大趋势。
REDSTAR的意见
我们对望远镜的光学要求,就好像吃饭,以前是吃饱即可,现在还要吃好。对望远镜呢,现在的要求是,不但要看得清楚,还要看得舒服。而要看得舒服,那就有不少学问了。而且各个消费者对舒服的体会也不一样。有的喜欢锐度高,有的喜欢反差大,有的喜欢层次丰富,有的喜欢色彩明快……
但是不管哪个指标突出,这个望远镜做到了,就是一架很好的望远镜。保罗也好,屋脊也罢,都能做到出色的品质。

FRITZ版的意见:
无论是屋脊镜还是保罗镜只要认真去做都可以做出非常优秀的产品,两种结构本无所谓优劣,关键看用在什么场合,如军镜用普罗棱镜较多,观鸟者大多使用屋脊双筒望远镜。
和"您要是这样“觉得”那也是您的自由。  "
..................

综合上述意见和其它意见两者似乎无专有成象特点,或还未有定论.

[ 本帖最后由 df1234567 于 2007-4-25 22:28 编辑 ]
发表于 2007-4-24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级的包罗和屋脊你都比较过吗?这是哪来的结论呀?
发表于 2007-4-24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严谨的比较,不算结论,算印象观感吧,但两者确实不同.不然怎么没人用屋脊造大单筒,不单是成本问题,屋脊只有体积优势.
将来,手持镜是屋脊的天下,大镜是保罗的天下.
发表于 2007-4-24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意楼主的观点,建议楼主还是多看、多比较为好,轻易下结论不太严谨。
发表于 2007-4-24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看过各大顶级手持保罗和屋脊镜,纯论光学,敢下结论:屋脊已在保罗之上,其中包括油润感。
反向保罗只适合做小口径镜子,不会成为主流形式。
保罗镜的结构简单,制作相对容易,成本也较低,会长期存在于中低档镜子市场。对于高端和顶级市场,保罗渐行渐远。事实是日产顶级保罗鲜有新品种出现,佳能的稳像算是另辟蹊径,而能与顶级屋脊一拼的SW Habicht 系列也将停产。这就是大趋势。

[ 本帖最后由 wfs55 于 2007-4-24 08:16 编辑 ]
发表于 2007-4-24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的意思是不是说,一般的屋脊镜反差比较差?

想了下,这个还是好定性查的,用数码相机通过望远镜对同样的目标拍照,然后在PS里面看直方图对比。

[ 本帖最后由 子非鱼 于 2007-4-24 09:25 编辑 ]
发表于 2007-4-24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观测条件一般较差,所以一些好的观测条件下不明显的问题可以变明显,在良好条件下,普通镜子的表现也不错。如果说得所有的条件下看完所有镜子才能说话,那谁也别说话了,我只说当时的感受,过一阵子可能还会修正,我是非专业的说说,能引出专家的真识卓见,就比潜水强,也是我的初衷。我真的希望谁能从理论上阐明两者成象特点必然的不同。我也希望大家各抒己见,最终达成共识。
发表于 2007-4-24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镜子谈感想当然无可厚非。有异议的是不要轻易下“全面性”的结论,可以就具体镜子发表自己的看法。
如果下了结论,别人不提出相反意见,似乎就同意了结论的合理性。反之,又会沾上以镜压人,或者是一言堂的嫌疑。
玩镜子还是从实际出发,少些推论为好。
发表于 2007-4-24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很好的讨论话题!
发表于 2007-4-24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我是想要的结论是两种镜子的不同,而不是两个镜子的不同。最怕的是没结论就是结论。但是我坚信两者存在不同。
发表于 2007-4-24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遍性的结论比较难下,df1234567不妨谈谈是什么普罗镜对什么屋脊镜,得到这样的印象?
发表于 2007-4-24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单筒的问题,不知道所指什么类型
对于光学要求苛刻的高级天文镜,既不用屋脊也不用普罗,因为都会降低像质。观鸟镜,45度的有用屋脊也有用普罗的。大双筒用屋脊的很少,因为屋脊减小体视放大率(利于近距离观察)和缩小体积重量(从而提高手持负担内的光学素质)对于大镜没有意义,但也有例外,比如61对空,一些潜望镜就用了屋脊。
发表于 2007-4-24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脱离具体的镜子讨论 恐怕难有结论
发表于 2007-4-24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方版说过,棱镜会产生色散,那么屋脊棱镜除了色散还会有光的干涉产生.相位膜用于克服干涉,但相位膜分三六九等,也就是说没有完美的相位膜,那么干涉也就不可能完全消除,只是人眼可能感受不到. 但是,是不是就象音响一样,一些人耳应该听不到的频率也会影响音质.理论上看不出的细节也会影响视觉感受.
我仔细看过的镜子较杂也比较少尤其是日镜,国产保罗看过出口62,62观红,95,屋脊看过猎鹰,天之骄子,航2,老道相位膜,国外保罗看过双10特测,全七,极6,极8,SWH742,PENTEX 8-16*21,DF740,蔡8,K8,屋脊看过袖10,袖7,EDF,820BR,842BR, 不是同时看的, 只是看过后形成的综合印象. 很多顶级镜没看过.  但我说的保罗的一些特点在低端保罗镜上就有,在低端屋脊上绝对找不到,在高端屋脊上可以找到踪影也仅是踪影. 印象最深的还是全7.手持镜如果追求象质我会选最高端的保罗,如果追求最佳综合性能,我会选高端屋脊镜.注意,保罗一定要最高端,因为它已经有一些年不进步了.
单筒指观鸟镜
发表于 2007-4-24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大家不说自己的观感呢? 俺已经说了俺那块砖它不是金不是玉就是一块砖, 俺最怕烤了.

[ 本帖最后由 df1234567 于 2007-4-24 14:12 编辑 ]
发表于 2007-4-24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屋脊和普罗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体视放大率,这个是独立于档次做工什么之外的
由于屋脊线的存在,很亮的点光源会产生芒线(应该是两条,但由于双筒不重合,最后会看到4根),这也是很难完全克服的,不过现在的镜子已经做到很不明显(除非晚上看很亮的灯泡),至少观星的没问题。
至于别的所说,则取决于望远镜本身的水平,越是低端的镜子,普罗和屋脊的差异越大,到高端就不怎么明显了。由于普罗发展停步,所以现在说到光学最好的镜子,弄不好一大半都是屋脊。追求像质,未必要上普罗哦(因为现在最高端的普罗像质也未必打得过最高端的屋脊)。
发表于 2007-4-24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比较过Leica BR 8*42和Fujinon FMRT,感觉BR在通透度,色彩还原上好些,成像也更加舒适自然。
发表于 2007-4-24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看Fujinon FMRT和Nikon SP比较多,它们的表现已经“较熟于胸”。说实话,除了日镜引以为傲的边缘像质和畸变校正以外,三大顶级屋脊表现更优,尤其是通透度,层次感和鲜明度,两大顶级保罗有一眼可见之差别。
发表于 2007-4-24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保罗镜立体感更强

这点倒是的,但也因人而宜吧.我把炮队镜扳到最开看也没感觉有立体感
发表于 2007-4-24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包罗的发展已经趋于停滞,所以现在屋脊已经占上风了.
但是如果在包罗上也投入相当的成本和精力,是否可以重新超过屋脊?到底结构上有优势呀.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