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双筒望远镜选购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0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刚在无忌论坛上看到的,作者“抱石斋主人”,觉得不错,转帖过来。


这篇文章就是为摄影爱好者编写的,望远镜正逐渐成为摄影活动特别是如国家地理摄影师一样考古、探奇、拍摄动物的摄影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正如现在香港台播放的《摄游记》大名鼎鼎的Art Wolfe(阿尔特.沃尔夫)就是胸前挂着望远镜在进行摄影活动。

开始文章了:
《 双筒望远镜圆梦之路》

想起买望远镜,也才是前个月底(07年12月)的事了,那是因为家里的那个旧小的望远镜(标是tasco实际上并不是)严重起雾同时右眼罩损坏,使得我观察相当吃力和痛苦,于是开始琢磨研究望远镜,想不到一下进入了屋脊望远镜的毒潭。本着自己眼高手低的习惯,直接就扑向外国镜子,尤其是直接奔向欧洲镜子。
先停停,为了不浪费大家时间我还是先把该文的意图给各位师兄师妹交代清楚,该文目的1、是写写个人感触(有个抒情的机会) 。2、为无忌喜欢摄影创作的师兄师妹分析望远镜在摄影活动中的另外一种功能或享受。
好了,文章目的明确了,大家可以有个挑选的空间了,不关心话题和不想听我罗罗嗦嗦的各位老师忙事去了。剩下的各位老师、师兄、师妹请上座,容我一一道来。
老实说自从2000年随风附雅地用上了CONTAX、LEICA、HASSEL之类德国味道镜头后,就没有再用日本镜头(1999年只是买过佳能、适马共三个普通头全出了)。所以看望远镜品论的帖子一下就往欧洲镜子去了,当然日本NIKON望远镜也是望远镜四大天王的一员。翻阅了近100个帖子,其中有望远镜资深的测评(当然大家自己去可以浏览他们的真知真见:他们是无忌的小菜、funder版主、EDF(香港)、Woodland(蔚蓝光学)等,当然还有潭子最深最广的北旅网站及掌门人)。 但是最后小镜子到手了进行慢慢研究,发现真正拥有该型号望远镜的“专家”的讲评才有参考意义,很多“专家”都是道听途说根本没有使用过该型号望远镜。

先写“目的2”,因为这是对大家有参考作用的;为无忌喜欢摄影创作的师兄师妹分析望远镜在摄影活动中的另外一种功能或享受。
按照望远镜集团的镜友那边主要分几大类使用目的:1、是天文爱好者,用来观星、观月、观银河。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平时天宇明朗时增加天文知识但是很次要的。这类范畴不是本帖能讲述的因为专业性器材要求不同,用的都是高倍单筒望远镜。2、是观鸟一族,这个就是我等摄影爱好所有涉及的范畴,拍摄鸟类的影友应该也不少吧。3、是旅游观光或观看歌剧、演唱会、体育比赛,这是最广大的范畴了,估计摄影与否每人都非常喜欢在旅途中远观美景或者欣赏一场歌剧舞蹈、演唱会。4、是高尔夫球手或打猎者,当然这些基本都是有钱人的活动,和摄影没有任何关系。5、是军事观察或地理勘察的,这个就更加专业和专用了包括了红外望远、测距望远。6、是我觉得会是新兴的项目,就是随着现代不少望远镜近距离焦距不断创新最近距离,望远镜也可以成为“望近镜”用此观察昆虫的活动,这是和微距摄影能挂钩的。
综上所述我想1、2、3、6点是可以作为摄影爱好者可以涉猎的,和摄影活动相辅相成。在界定了自己的使用目的后,下来就要结合一些望远镜技术规格的因素来选型,当然投资资金量的多少是决定因素是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
望远镜有哪些基本参数规格呢?最基础就是先把双筒望远镜的基本规格看懂。如XXX牌子望远镜 8X42 7.5° 130m/1000m, 说明是:8就是倍数、42就是目镜口径、7.5°就是视角度、130m/1000m就是1000米外的景观可看到范围是130米宽。然后再衡量以下是几个购买必要因素:1、望远镜尺寸和重量,这个决定了携带能力和携带范围,我们不可能天天象军事家掏出个大型镜体来观望,会给自己增加负重或包袱。在这一点徕卡设计得相当好,徕卡双筒望远镜以结构精巧、体积小著称。2、望远镜的视觉角度,一般8倍镜都在6.3度~7.5度,视角越狭窄观感越不舒适,你想站在一扇巨型落地玻璃前观看的感觉和透过小筒往外望的感觉是差异多大。3、出瞳距离。也就是在使用望远镜对清景物时你眼睛与望远镜目镜的距离。出瞳距离越短越容易使得眼睫毛与目镜“打架”或者眼镜片与目镜打架,因此合适的出瞳距离很重要。一般良好的出瞳距离是3mm~6mm。4、目镜口径,这是

决定透光能力的最基础技术点,也是很关键的点。当然越大光学效果越好,但是这要有前提就是高级或者顶级才能越显明显,但是目镜镜片大你还要考究很多诸如折射、衍射、漫射等等影响成像因素,因此不要被大口径望远镜吓倒,不少大口径望远镜光学差不可言而且便宜得你透笑,你看那摊卖的大口径镜子你买吗? 仔细想想,望远镜设计基础(光学设计能力、光学镜片制造水平、光轴效正精度)都不行光把目镜弄大,只会如同大型毛玻璃透进了白茫茫的亮光,根本无法仔细分辨物象。这是很多初级镜友经常一口咬定的唯一条件,认为大口径准没错的,实际上要得到清晰图象顶级望远镜的20mm袖珍镜比大多数中档望远镜的42、50口径要好得多。因此盲目上大口径就想在价格便宜很多而能压倒顶级小口径镜子是非常错误的认识,顶级望远镜价格昂贵是贵在光学综合能力是非顶级镜子无可逾越的原因。这个说起来很长,留在最后归纳总结中一次说清楚。
5、最近对焦距离,这个参数也成为如今选镜子的要素之一,随着观鸟热后观昆虫热正在兴起,最近对焦距离成了决定因素。博冠BOSMA甚至把8倍的对焦距离做到1.5米。当然倍数越高在对焦距离很小时你很容易看得眩晕。徕卡TROVID系列(BA、BN、BC)的镜子最近对焦距离很多是3.5米以上,而现在ULTRAVID系列(BR、BL、HD)已经做到2米。一寸短一寸精彩啊!6、望远镜防水等级,现代望远镜厂家基本都说自己的望远镜是充氮气的,充氮气的作用很简单就是防止水汽进入镜片组内发生霉化,镜片组内发生霉化对任何光学镜头都是头疼的事。呵呵!我建议一些高级摄影镜头都充氮气,但是可能密封技术带来的造价很高。徕卡、施华世洛维奇的防水是写得很清楚的,如徕卡很不含糊产品书写明10X25 BCA就是防泼水而不是防水,而徕卡其他款非常准确在产品书写明防水极限是望远镜哪怕在5米水深也能不进水,这个可让人感到野外专业二字了!一些厂家也很明确写明充氮气而不能浸水里承受水压,如我看过KOWA 10X42 DCF专业镜子的实物产品书就是写明了充氮气而不能浸水。6、还有一些规格就是使用环境要求,比如徕卡望远镜除BCA外所有型号可在零下22度到零上55度范围环境下操作使用,证明了其机械传动结构的稳定性。
以上基本可见的规格都是你可以挑选的,力求寻找到一个适应自己投入资金范围下的最好综合素质,任何器材都是一样没有各项规格都能最理想的,只有那样是你需要实际用到的。我看3、5这两项是非常必要需要高等级的。当然这些只是基本规格,在这基础上双筒望远镜(只论屋脊望远镜)会在以下技术设计能力中各显身手:1、镀膜能力。2、光轴校正能力。3、镜片研磨能力。4、镜片组光学设计能力。5、调焦机械结构制造能力。6、光学镜片材料素质。7、屋脊结构设计能力。而厂家宣传的广告的是1、4、6、7四项,这四项经常成为望远镜论坛镜友经常讨论和争论的问题,而且往往发生是在买了镜子前的争论。实际上真正拥有顶级镜子而且经常有镜子交流聚会对比观看镜子的个别镜友才会有较为准确的结论,而更多镜友都是在做盲人摸象之说。
总结与归纳:在经过以上一番研究判断后,我的看法是望远镜素质是多项技术的综合均衡能力。延续刚才提到的大口径并非就能达到好的视觉效果话头,光学设计的均衡能力决定最终的成像,短板效应大家都能懂,只要有一项不正常的折射、衍射、漫射都会使得看到图象大打折扣。因此镜片组的设计、镜片的材料、屋脊结构的优劣、镀膜的水平、光轴的准确性、镜筒内反漫射的能力等诸多技术综合起来的综合素质才是界定望远镜级别(顶级、高级、中级、普通、劣质)的道理。大家在外面见到的很“大腕”的镜子一般是普罗镜,商家经常以浓重的玫瑰红、金黄色镀膜来告诉你镀膜有多专业,对于认识镜片镀膜基础知识就能轻易判断,高级的镀膜应该是在镜筒不透光时侧面看显示幽暗的多种反光色调,在镜筒透光时直看应该是水晶般的清澈透亮。
本段最后要总结的是:望远镜是为自己的眼睛服务的,要用的舒适、看得清晰、玩得过瘾。权衡买什么镜子最终还是你需要达到什么观看目的,和你能投入多少资金,当然看了本帖我想至少各位看官要么就不买,要么就买中高级别的,对光学的基本需求决不妥协。

以上把关键说完了,我简单地讲述自己选镜、买镜的过程。我的买镜目的是:3、6为主也就是旅游观光、观看舞台演出(演唱会)、体育比赛、观察昆虫的活动(结合微距摄影);以1、2为次要就是观月、观鸟。根据这个目的可以基本定出望远镜规格:应该是小巧易携带,具有近距离观看性能。定下了袖珍或稍大一点规格的镜子,下一步就可以根据资金的多少采购某牌子某型号的镜子了。最前面说了个人眼高手低的习惯,直接就扑向外国镜子,尤其是直接奔向欧洲袖珍规格镜子或日本的NIKON,当然这要有3000~5000元左右的经济预算。因为摄影器材欧洲情节的作用,基本一开始就锁定LEICA,图的是较好的工艺和光学,而ZEISS(蔡司)和SWARVOSKI(施华)在一些光学素质和工艺项目上比LEICA好,而LEICA显得很均衡和充容不迫,总是在四大天王素质比较中不前不后(DX评论的)。NIKON则以个别单项硬指标如畸变平整度、锐利度稍微占优,但却有色彩冷淡的缺点。可恨的是LEICA被奢华品公司收购后价格越来越离谱,但是去年却大获赢利,没办法咱们中国人购买能力强了以后,虽然中产阶级比例很小但仍然有数百万的人可以很轻松购买很多的LEICA。因此LEICA望远镜的价格在一年内居然也能以30%甚至更快的速度增长。04年LEICA望远镜的8X42 BL行货是7800人民币,现在最低报价已经是16500元人民币(人民币到底是升值了还是贬值了真迷糊了?)翻一番啊,因此很多想买顶级镜的镜友嚷着不买LEICA去买ZEISS(蔡司)和SWARVOSKI(施华),一看傻眼了,价格不比LEICA同规格的低。压压火去买NIKON吧,心理不平衡没有欧洲镜子那么富有活泼视觉和人文色彩,只好找出我是不买日本货的借口。当然对我来说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毕竟象LEICA和SWARVOSKI(施华)这些顶级望远镜是可以历久常新的优秀制造品,可以享受一生比买电子产品强多了高贵实用还会保值,比如我04年买的BENQ笔记本电脑是一万多当时挺先进的现在二手市场3900都很难出手。最后在资金非常短缺而心理闹腾着顶级望远镜的丽影时,锁定了LEICA 8X20 BR(防护包胶型)或BL(覆皮型)。这是一只在2年前就火热的袖珍镜子如今已是行货5100元的国内报价(高坚),天时捷报价是4500元,当然拿货最终都是香港兴华拓展有限公司这家LIECA代理商。而现在到香港只用4500元港币折合人民币4300元左右(含换币的手续费),BR(防护包胶型)或BL(覆皮型)同样价格。但是很有可能LEICA望远镜价格春节后还会小幅度上扬。很快通过香港一位非常热心的朋友买到了LEICA 8X20 BR(防护包胶型)行货,呵呵已经在香港兴华拓展有限公司网页登册受保了。
简要说说LEICA 8X20 BR的使用感觉:1、目镜小但是调整瞳距很快捷。2、图象素质一流明亮清澈、色彩厚实纯正。3、白天观看很好就不用说了,晚上观看居然明暗层次真实。4、外型经典漂亮,和LEICA M机一起带出去玩可是相得益彰。5、因为技术规格上是袖珍镜,当然在凌晨、黄昏光线不足特别是晚上对暗处的观察能力、视角舒适度都与LEICA 8X32、42差一级,当然后两者价格在13000元以上。其他没有差的,非常对得起价格,尤其在便携性上是42口径的镜子无法比拟。实际俺还是在广州高坚接触了LEICA 8X32BR镜子实物,那可是爱不释手体积是那么轻巧结实,实际比LEICA 8X20 BR(250克)大一丁点,把握手感好,要不是13000元的价格早放袋里去了。LEICA 8X20 BR现在是随身携带啊,
今年是奥运年,到现场看个体育赛事的就不用说多棒了,外出旅游出差带着,生态摄影昆虫摄影带着,与摄影创作配合真是完美的结合。象国家地理摄影师一样考古、探奇、看动物………….一切尽在望远(近)镜梦幻之旅中。

[ 本帖最后由 xmtest 于 2008-2-20 23:00 编辑 ]
发表于 2008-2-20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人啊,几千块的镜子随身带着........
偶有个NIKULA 832随身带就好的了,呵呵.
发表于 2008-2-20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
写的通俗易懂,学习了.
发表于 2008-2-20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发表于 2008-2-20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么不买要买就上中高档次
发表于 2008-2-20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替楼主补充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色影无忌上的“抱石斋主人”,顺致感谢!
发表于 2008-2-20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最后小镜子到手了进行慢慢研究,发现真正拥有该型号望远镜的“专家”的讲评才有参考意义,很多“专家”都是道听途说根本没有使用过该型号望远镜。
这句话说得太对鸟.............
发表于 2008-2-20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色影无忌上也有望远镜版面,不过人气远不及北旅~
发表于 2008-2-21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惭愧,惭愧
我的浅见之文居然能从“无忌”引导到这来,诚惶诚恐,这里可是有很多高手的呀!希望俺的陋文能抛砖引玉使大家增强双筒屋脊镜的交流。本着一个摄影器材爱好者的角度来评写,不过确实费了点心思,更多的认识是从FUNDER、WSF55、EDF等资深老师处文章学习得来,加上本人的一些使用感受和见解。
发表于 2008-2-2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uhaileica 于 2008-2-21 20:55 发表
惭愧,惭愧
我的浅见之文居然能从“无忌”引导到这来,诚惶诚恐,这里可是有很多高手的呀!希望俺的陋文能抛砖引玉使大家增强双筒屋脊镜的交流。本着一个摄影器材爱好者的角度来评写,不过确实费了点心思, ...


原来是老兄的大作,佩服
发表于 2008-2-22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挺好,比较实在,有趣。顶级镜的价位目前的确让人吃不消呀。
发表于 2008-2-22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生动活泼,有血有肉。特别赞同楼主对望远镜口径的理解和袖珍小镜子的“知根知底”之言。
发表于 2008-2-22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受教,还是消费不起中高级的.
发表于 2008-2-22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谁知道那个节目"摄游记"哪里有下载的吗?
发表于 2008-2-22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8X24说明是:8就是倍数、42就是目镜口径”。我原来一直以为42是指物镜口径。
发表于 2008-2-22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tt321 于 2008-2-21 22:48 发表
“8X24说明是:8就是倍数、42就是目镜口径”。我原来一直以为42是指物镜口径。


应该是弄错了42确实物镜口径.....
发表于 2008-2-22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顶级袖珍小镜和中低档大镜比较,其他的我不敢说,只知道白天时,我的SW820观察效果远好于我的95!
发表于 2008-2-22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扫盲尤其重要,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08-2-22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些文章,空洞的文章多。这篇文章写的很具体,很实在。谢谢作者和楼主!强烈支持!
发表于 2008-2-22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把这篇文章复制下来,然后慢慢欣赏和学习。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