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细说一下32规格的顶级屋脊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5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来只是一些零星的想法,又偷得半个小时的闲暇,决定再码些出来:

这里说的32规格,当然也包括物镜口径为30MM的镜子,以下不再重复。

谈到这个规格,其实有说不完的话,而且这个规格本身最引人入胜的恐怕就是8X30这个规格下产生出的无穷无尽的普罗镜了,这方面我玩得实在很少,只拥有东蔡八和西蔡军八,见过海白菜和EII。这方面介绍的好帖也多得不可胜数,我当然也没有资格再写什么东西。只是觉得东蔡八和西蔡八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发展到今天的民用8X30普罗镜,就有了海白菜和EII(或者SE)的分野,个人更喜欢更加短小精悍的设计,所以如果以后买镜可能会考虑SE这种短镜身设计的镜子。

今天的重点乃是32规格的屋脊镜,因为我总觉得这个规格在屋脊镜中,尤其是在三大的顶级屋脊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自己对镜子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变化中的,今天写下的这些文字也只能是代表了我现在的想法吧。事情的缘起还得从一年多以前说起,当时买了一支东蔡的红膜蔡十,天天带着出去,东张西望,然而一方面我是个眼镜党,另外呢,这么大个蔡天天带在身边也不方便,更何况,多少年的老镜了,也怕磕磕碰碰的,所以有了再进一支日用镜的念头。当时还没有进北旅,就在德国一个论坛上发问了。一位资深玩家Walter E. Schön(我曾经翻译过他的文章到本坛,猴哥在自己的文章中也引用过他的观点,确实是个专业知识极丰富的人)看了我对心目理想镜的描述后,给我的建议是Leica Trinovid 8X32 BN/BA。他的理由是,便携,牢固,防水,光学接近顶级,价格比BR更亲民。得到了这个建议后,我并没有照着做,按我自己的一些想法走了不少“弯路”,其中一方面表现为,买了很多比较有特点的镜子(某一个指标特别吸引人);另外一方面当时还没有把观鸟作为主要兴趣,因此也不想多花钱去买屋脊镜。

后来发现,近距离观察下,屋脊镜优势确实不可替代后,我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屋脊镜,然而在研究了宣传册页和报价单后发现,顶级的30以下规格的“小镜”的价格只有全尺寸镜子的一半左右,而一进入到32规格,价格马上就上了一个档次,而甚至如50这样的巨大规格镜子,价格的上升只是一个量上的区别。当然一方面自己当时也没有太多的钱,所以进了几支便宜货的屋脊镜,虽然光学一般,但大多数情况下也能一看了,而且从中亦能体会到很多用镜的乐趣。心中想的是,进顶级,要么进小镜,便宜,光学也不错。(当时去店里看过BCA8X20,很有感觉)要么进顶级的大镜,性价比十足。当然也确实如此,我后来进了一支8X20的BC,又搞到了一支买一赠一的双倍。(不过这两支镜子进来后,我从来也没有后悔过就是了。)

然而自从收了这支8X32BR后,对于这个规格马上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其实当年在德国的店里看到8X32HD的时候,已经被他的小巧外型给雷到了,然而1600欧的价格也把我雷焦了,只是试了试,看了看,感觉很好很强大,摸摸空空的口袋,走人。此番的BR(外型和HD除了刻字,没有任何区别,光学上应该也没有什么太了不起的区别)真正拿在手上后,才觉得他的小巧是足以让我天天把它带在身边的,也发现他的光学上的效果比8X20这样的小镜的提升是质的,舒适性的差别是质的,视场的广阔也是质的提升。所以价格上质的提升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对于我来说,有了8X32以后,8X20带出门的机会少了很多,它无可争议了成为了外出第一镜。至于在阳台上观景或者观鸟时,富士龙和双倍也并不见得比它高明多少。(注意,高明是肯定要高明的,富士龙的大景深看景,双倍的巨大口径和高倍在观鸟中都有优势,然而这又是20K的预算)所以当我现在选择只用一支镜子时,无论在哪个场合下,我都会首先抓取这支BR。

32口径还有一款10倍的规格,这个规格更是一个常常被忽视的规格。然而一个事实是,韦兄进了一支BR10X32,观察了一阵子后,在8倍和10倍中留了10倍。章老师进了10X32BA,也非常兴奋,那天和我一起赏镜时,一再说此镜一直被忽视了。其实10X32是一个最容易把表观视场做得很大的规格,也是很轻便的手持10倍镜,日用既有足够的舒适度,又能提供更多的细节和大的主观视场。确实本来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规格,蔡司的10X32FL甚至有69度的表观视场,应当是相当不俗的,此镜罗兄收了,他可以出来表个态。呵呵。

这里再把我在章老师的楼里面回的一段话引出来:“对于随身镜来说,32口径的便携是42的大镜不可比拟的,而且舒适度比20和25提高得太多,而且正好是先前进了一个量级,再往上只是量的提升,不是质的区别。(这点必须要重申,同时从小镜向大镜过渡的时候,32口径开始的价格也更好是一个坎。这可以解释这什么大家在买顶级屋脊镜时最终选择了42及以上口径的原因。价格差不多,不如买大镜体验光学了。然而从实用和使用率考虑,8X32以及10X32才是最好的随身镜,玩了一圈才最终体会出来,虽然一开始就有人跟我建议过,现在很后悔当时没有听。)

如果说,只买一支镜子,并且又考虑到要经常带出来用(不拿出来用,等于没有买,买阳台镜另当别论,买一堆镜子的人自然已经体会到了,不必看我的帖子),不要去想凭什么32规格的屋脊比小镜贵那么多,有这个钱,不如加一些进42或更大规格了。

最后的几点说明:

1,我不放弃我原先一贯认为7X42才是主力全能镜的信念,并且会在合适的时机入手HD或者FL。7X42需要和一支顶级的10X25构成组合来使用。
2,以上的说法仅针对屋脊镜及顶级屋脊镜,我对普罗镜这个规格用得少,了解不多,不发言。
3,以上仅为个人的一种想法,欢迎大家批评拍砖,另外,顶级镜价格不菲,购买前需要慎重思考,建议多看一些测评,并实际看过后再下手。受我“误导”的镜友,本人不负责垫付他去互通出镜的体验费,呵呵。



[ 本帖最后由 sanssouci 于 2008-12-15 16:04 编辑 ]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12-15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5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观鸟还是建议上屋脊镜

那天细细比对了一下Minox BP和Leica BR两支八倍镜在观鸟时的表现,发现Minox看到的鸟明显要小于徕卡看到的鸟,本来对于这个体视感造成鸟看起来小的说法并不全信,那天实地对比,确实非常明显。另外找了富士龙和Minox PK,发现Minox看到的鸟明显大于七倍的富士龙,这说明Minox的八倍应该没有虚标。

不过呢,观鸟时,如果想看飞行的鸟群,而且鸟又一会儿飞远,一会儿飞近的,就建议搞一支双调普罗了。不用来回对焦,很实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5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认同常兄的感受,我的镜子开始是光学体验,选择大镜。后来是重实用,淘了很多32,25口径的,20规格其实也不错,不过过小的眼罩目镜使观察不够舒服,前后看过很多32,30的镜子了,最后收了老昂的832BR,832的成像比较精细,亮度也高些,论光学绝对一流。但这个镜子说实话不适合我,其景深较浅,而我观鸟少而观景多,这样就不太对路子了。收牛皮纸兄的10x32br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看的,因为想对比一下832的感受,结果看过后发现比较奇怪,10倍的景深(远距离)居然较大,而且边缘很好,这样就决定换镜。
我一直认为莱卡的32规格是最好的,体积优势无与伦比,做工也好。
SLC830居然比莱卡832的大了整个一个号,笨重许多。但是其成像风格清爽亮丽,让我也一只垂涎,其目镜较大,舒适度对我很高。SLC是打猎镜子,并不针对观鸟的。
蔡司的32FL,肯定也不错,但有我看过后发现个毛病,较刺眼,边缘也稍差。耐用性上估计也不如莱卡,我的FL的包胶很容易就会被我下下来,再装上去。
所以算来算去,还是莱卡合适随身粗用。放心。体积小的可以随意放在包里,其他镜子做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5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比SE832和LEICA832 发现 ,观鸟,似乎SE成像较大,再次对比发现其实还是LEICA大些,感觉是由于SE视场较小导致的错觉。不过这也很有意思。视场小的镜子,拉近感较强,中心更突出,目标突出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5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点必须要重申,同时从小镜向大镜过渡的时候,32口径开始的价格也更好是一个坎。这句话感触比较深,这数日一直把832BA随随便便放在包中,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最重要的是抬手观望时依然值得一赞的光学效果,这是42以上大镜不能达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5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觉得若外出能带两只镜子,则742+1032是首选,这样能兼顾观看舒适度、细节、视野等各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5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我现在觉得1042是个不上不下的规格,论视野比不上1032/1050,论亮度比1032也强不了多少,论观看舒适度又大大差于842,体积又不能做得小巧,地位有点尴尬。

[ 本帖最后由 ldl123 于 2008-12-15 21: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5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留的粗用镜是个莱卡10X32BN
对32口径的镜子,我是情有独钟的,这个规格的屋脊镜性能比较平衡,结构非常紧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5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32口径的镜子虽然能容易做出大视场,但观看时这方面的感受往往比不上842等规格,主要是由于出瞳较小,舒适度一般。所以,我觉得不要太过于在意32口径的视场大小参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5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BA/BN系列的坚固性是非常让人放心的,缺点就是重了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5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也是莱卡10X32BN,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5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卡的8*42也大不了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5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想弄个E2-830,经济实力不行,这个都是望眼欲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5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日三贴,是不是贴贴都是这样半个小时码出来的字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5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iwei29 于 2008-12-15 16:25 发表
所以算来算去,还是莱卡合适随身粗用。放心。体积小的可以随意放在包里,其他镜子做不到。

查了下数据:
        大小(高*宽)        重量
1032BR        116*120                565
832BR        116*116                535
1032FL        117*116                560
832FL        117*116                550

体积重量相差无几,都非常紧凑。另外,FL的边缘成像还算不错,视场稍大,出瞳稍长,呵呵。

[ 本帖最后由 ldl123 于 2008-12-15 23: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5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虚无空痕 于 2008-12-15 22:59 发表
失望,看见章兄回帖,就进来看看有没有什么高见,结果是灌水

哈哈,好,我谈点看法,今天就是带1032BA出门的,若是没有这个镜子前,一定是带1025BC了。有1025和820的时候,日用便携会选1025,820BL虽然小些,却搞了个很大的硬皮包,这个硬皮包让820的便携性大打折扣,不用这个硬皮包,又觉得保护不够,两难。我一直觉得25的口径,比20的口径在观测舒适度上的提升是巨大的,那个5MM,正在一个关口上,有没有就不一样,所以我一直觉得1025观测舒适度比820强。遗憾的是1025BC最近对焦有5米多,近距离观察植物很是不便。而1032BA到手后让我很是满意,一是观测舒适度比1025有了较大提升,视场、亮度、锐度各方面都强些,而且最近对焦只有2米多,足够使用了。
1032BA体积不大,可以随便塞在自行车前包里,非常方便。
因为偏点黄的缘故吧,色差感觉也不是很强,高亮、高反差情况下观测居然还挺舒服。
虽然体积不大,重量倒是不轻,不适合装在口袋,还是得一个包里装着好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5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30/32规格的镜子,着眼点应该是放在一个“用”字上,这时候已经不能单纯的考虑光学指标了,而是要根据自己的需要综合考量后选择合适的镜子。
nikon的此规格镜子不怎么出彩,sw大家更多的会考旅性价比高的slc8*30,其实el的8*32也很出色。不过个人更看好slc,60%的价格拥有3L 90%的光学性能。
10*32不看好,有点走极端了,每侧11片镜片(8*32 9片,7*42 8片 leica br/hd),想通透都难……3.2mm出瞳也有点小,真正拿来用,眼睛恐怕得不到享受。
btw,没有看过leica 8*32 bn/ba,从光学上看,和slc相比能胜出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5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段随身带的也是8/32ba,优点弟兄们说了很多,说说缺点吧,景深不大,可有一次在屋里用它看了一下餐桌上的花,脑子里马上联想起另一个东西:85/1.2!质感突出的主体,迷离梦幻的焦外,非常非常的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5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uowei 于 2008-12-15 23:40 发表
这一段随身带的也是8/32ba,优点弟兄们说了很多,说说缺点吧,景深不大,可有一次在屋里用它看了一下餐桌上的花,脑子里马上联想起另一个东西:85/1.2!质感突出的主体,迷离梦幻的焦外,非常非常的像!

就因为这个焦外的感觉,我对最近对焦很在意,很多东西,2、3米到4、5米远,用屋脊看,呵呵,确实就是大光圈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