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eal2001 于 2012-1-29 14:38 编辑
弹涂鱼 Periophthalmus cantonensis(Osbeck),又名花跳、跳跳鱼。隶属于鲈形目、弹涂鱼科。中国有3属6种,常见的种类有弹涂鱼、大弹涂鱼,青弹涂鱼。弹涂鱼是由鱼演变到两栖动物的鲜明例子。
中文学名: 弹涂鱼
别称: 花跳、跳跳鱼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辐鳍鱼纲
目: 鲈形目
科: 虾虎鱼科
亚科: 背眼虾虎鱼亚科
族: 弹涂鱼族
分布区域:在亚洲常见于大陆南方沿海,台湾和东南亚等地的滩涂和红树林湿地地区
弹涂鱼身体长形,前部略呈圆柱状,后部侧扁。眼位于头部的前上方,突出于头顶,两眼颇接近。腹鳍短且左右愈合成吸盘状。肌肉发达,故可跳出水面运动。雄鱼的肛门乳头略尖,呈长三角形;雌鱼略扁呈圆形,体呈青蓝色,带有淡色小点星布全身,成鱼,体长12-15cm左右。
弹涂鱼自然环境下多栖息于沿海的泥滩或咸淡水处,能在泥、沙滩或退潮时有水溜的浅滩或岩石上爬行,善于跳跃。平时匍匐于泥滩、泥沙滩上,受惊时借尾柄弹力迅速跳入水中或钻洞穴居,以逃避敌害。
弹涂鱼具有挖钻孔道而栖息的习性,其孔口至少有两个。一处为正孔口,是出入的主通道;另一处为后孔口,是出入的支通道。可畅通水流与空气。孔道为“丫”型。也可做产卵室。
弹涂鱼适宜水温为24℃-30℃,适宜盐度为1.010-1.020,冬季水温14℃以下时则躲藏于洞穴越冬。有太阳的好天气,即使是冬季也会出来摄食活动。当水温低于10度以下时,则深居于底穴洞中,休眠保暖过冬。
弹涂鱼食物主要以底栖硅藻为食。常看到其在退潮时的浅滩与排水渠道的底部或两侧摄食底栖硅藻的情况。当鱼体被太阳晒干时即爬入水溜中,然后再游出水溜继续摄食底栖硅藻。
习性
在离开水远行时,弹涂鱼在嘴里含上一口水,以此延长它在陆地上停留的时间。因为嘴里的这口水可以帮助它呼吸,就像潜水员身上背的氧气罐充满了气,而弹涂鱼的“气罐”则是充满了水的嘴。弹涂鱼的腹鳍演化出吸盘,这可以帮助它稳固地停留在自己的位置上。坚强有力的腹鳍支撑着身体,而演变的很好的胸鳍肌肉则把身体向前拉,这样弹涂鱼就可以在陆地移动了。
弹涂鱼把鳍当成浆,像在海中划水一样,在泥上行走。不过,弹涂鱼还完全依赖海水来获得维持生命的氧气。当它张开嘴进食的时候,口中维持生命的含氧的水马上会流出来,所以它必须立即补充水,否则就会窒息。由于浅滩上的水有可能干涸,所以在泥土还是湿的时候,弹涂鱼就给自己挖了个洞,当掩蔽所使用。这个洞一直挖到水线以下,这样即使是干旱的天气,弹涂鱼还是可以得到海水,供它呼吸之用。泥洞成了弹涂鱼的理想家园,它在这里养育后代。泥洞给小鱼提供了必需的水源条件,等小鱼长大以后,就可以嘴中含口水到陆地上探险。
弹涂鱼有鳃,是真正的鱼,但它却长时间居住在陆地上,成为最初的两栖动物。尽管弹涂鱼喜欢在烈日下跑来跑去,但它们终究是鱼,所以仍然得随时使身体保持湿润,否则就会死亡。它们的身体结构变动得很少,还必须定时把身体浸在水中。仅仅在嘴里含口水来吸取氧气是不够的,弹涂鱼要经常保持身体的湿体以防止危险的脱水现象。因此弹涂鱼的所有活动都是在水塘周围进行的。
弹涂鱼雌雄异体。由于弹涂鱼肝脏占的比例很大,成熟的雌雄体腹部在外观上均很大,所以不易判别性别,唯一的方法是仔细观察生殖孔。如果生殖孔红肿大而圆为雌者,狭小延长呈尖状为雄者。卵巢呈黄色,卵为粘性卵。精巢二条,淡红色,在腹部两侧。
弹涂鱼属刺鳍鱼科,世界上共有25种弹涂鱼,根据其形体和行为特点可将其归为四个种类:斯卡特劳斯、波尔奥弗撒尔墨斯、佩瑞奥弗撒尔墨斯和佩瑞奥弗撤尔墨顿。弹涂鱼的许多行为活动是在陆地上进行的,像觅食、求偶和抵御入侵等,在各种鱼类中它是惟一的一种能在陆地上活动的鱼类。弹涂鱼主要依靠许多已进化了的特化器官来发挥其生存优势。例如;它们的眼睛通过长期进化已具有很强的视力,以至于它们能看见浑浊不清的水下物体。弹涂鱼的眼睛下面有一个由皮肤折层形成的充满水的杯状窝,当弹涂鱼的眼睛由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而变得干燥时,它会将眼球收缩进这个杯状窝中,给眼睛添加水份。弹涂鱼离开水体后能通过像腿一样的前鳍在陆地上行走、爬升和跳跃。由于它的皮肤和鳃腔经长期进化已发生结构性变化,因而它既能在水中呼吸也能在空气中呼吸。确实如此,看到这些动物会使你不由得想起3.6亿年前登上大陆的第一批脊椎动物的模样。当然,从进化角度来看,弹涂鱼与最初来到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远古鱼类几乎没有多少亲缘关系。就像我们自己的祖先一样,许多现代生物物种也来到了陆地上,并独自进化在既能在水中也能在空气中呼吸的生物或两栖类动物。
虽然这种能在陆地上活动的鱼类早在300年前就引起了某些自然学家的注意,但直到现在仍没有多少人能够了解这种鱼类在地下的生活方式。弹涂鱼虽然能够离开水体来到平坦的浅海滩涂上独自闯荡、但对于许多弹涂鱼来说,一个充满水的地下巢穴对于它们的生存或许更加重要,它们可以潜伏在洞里,伺机对洞外的猎物发动突然袭击,当遇到食肉动物的威胁时,她们可以迅速缩回去。落潮后,弹涂鱼常常要面临着被滨鸟和各种陆生哺乳动物捕食的危险、地下洞穴则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环境。涨潮后,弹涂鱼可躲到自己挖的洞穴内以躲避到浅海滩来的各种食肉鱼类的攻击。除了用作避难所外,弹涂鱼的洞穴还可用做抚育室。洞穴对于弹涂鱼的安全,无论是成体还是幼体都是至关重要的,_但是弹涂鱼的洞穴同样也面临着危险--洞里的水体常常严重缺氧。弹涂鱼必须能够忍受或克服洞内的缺氧状况,不仅是成体,还有它们正在发育的卵也必须具有这种耐受力。
每到春季,雄鱼就会寻找合适的地面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然后在泥地上挖一个两英尺(0.6米)深的洞。洞的形状就像一个“J”字(有时它也会挖一个有两个进口的“Y”型洞),洞内上面较低的那一层是它的产卵室,用来储存它们的卵。
挖好洞后,雄鱼就开始四处寻找配偶。退潮后,雄鱼开始在雌鱼面前跳求偶舞,以此来引诱雌鱼。为了增加诱惑力,雄鱼常常将身体从土褐色变成较浅的灰棕色,以此与黑黝黝的泥土形成反差。每条雄鱼都试图将怀卵的雌鱼引入自己的领土范围,进而在将其引诱进它的洞穴。雄鱼为了引起雌鱼的注意,通过往嘴、腮腔充气而使其头部膨胀起来,同时它还通过将背弯成拱形,竖起尾鳍,不断扭动身体这些挑逗性动作来引诱雌鱼。如果另一条雄鱼来到跟前,它会更加卖力地表演,以免它的“意中人”被别人抢去。在此期间,它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停下来,看看对方是否已对它失去了兴趣或落入它的竞争对手的魔力中。然后这位“求婚者”钻入它的洞中,很快再钻出来,以此来引诱雌鱼,它似乎在向雌鱼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进来吧,这里是你温暖的家。如果雌鱼还是犹豫不决,它会不断地进进出出,直到雌鱼禁不住诱惑而钻入它的巢中。雌鱼一旦进入它的巢穴,雄鱼会以极快的速度回到洞口,用一块泥巴堵住“洞口”。
科学家们过去曾发现雌鱼受精后将受精卵嵌在产卵室的泥墙上,受精卵在泥墙上要发育一周左右的时间。为了观察卵的发育和弹涂鱼的护卵行为,科学家们将一个内窥镜相机插入产卵室的顶部,通过这个装置,他们第一次看到了弹涂鱼的地下世界。
受精卵发育成熟后,刚孵出来的微小透明幼鱼就会附入洞水内,从而开始了它们游向大海的最初历程。在幼鱼出生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内,它们看上去非常像浮游生物,被包裹在一个淡黄色的液囊内,以此来维持生命。大约45天后,幼鱼就能钻出洞穴来到海滩上,开始它的水陆两栖生活。
涨潮后,“胡须类”弹涂鱼会退缩到自己的洞穴内,直到潮水退去。如同佩瑞奥弗撒尔墨斯弹涂鱼的洞穴一样、斯卡特劳斯弹涂鱼的洞内水体也严重缺氧。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它们事先会储存氧气,以度过涨潮期。雌鱼和雄鱼会不断地轮流吞食空气,将其注入它们的洞中,以便建造一个地下空气包,这颇有点像农夫用水车向水槽里灌水。观察时,我们能够看到弹涂鱼在地表吞食空气,但我们不知道洞内的具体情况。为了揭开这一秘密,我们建造了一个人造弹涂鱼洞穴网。我们在这个洞网内设置了一个观察口,通过这个观察口我们能看到弹涂鱼是如何建造地下空气包的。含着空气的弹涂鱼必须奋力划水才能克服浮力作用,一旦进入洞中,它会漂浮在洞顶部,直到空气被完全放出。这时它要么下游到洞穴底部,立刻耗用先前储存的氧气,要么回到地表上面再去收集空气。对于斯卡特劳斯弹涂鱼来说地下空气包不仅在涨潮时对它们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在它们进行交配活动时也是须臾不可少的。我们看到雌鱼将卵放在空气包中,或放在空气包旁边,这对卵的发育是非常重要的。
弹涂鱼的背鳍也进化了,它们一改原来在水中保持身体稳定的特性而变得能够折叠,其作用也随之改变,成了表示愤怒和敌意的象征,在吸引配偶的时候也用它发出信号。
随着弹涂鱼行走的增加,它们的腹鳍和胸鳍的肌肉也变得特别发达,以至于它猛地一跃,就可以在陆地上蹦出一段距离。它们可以从远处向猎物扑去,跳过身长3倍的距离和超过身体的两倍的高度。
弹涂鱼的眼睛也变得突出了,这样可以补偿水和空气折射的误差。然而,经常把眼睛暴露在炎热的阳光下,就有必要不断地使眼睛保持湿润。弹涂鱼湿润眼球的方法也相当奇特,它把眼球拉进眼窝,两个眼窝里都有水袋。
弹涂鱼最重要的演变不是发生在身体上而是在行为方式上一一它们变成了群居动物。因为它们要在水源附近共同生活,所以必须密切配合才能生存。这样,整群鱼都可以受益,因为有很多鱼都在警惕着危险的出现,每条鱼都在观察四周。
在通常的条件下,一类生物可以毫不改变地生活下去,很多代都不发生变化。但是当这些生物中的一些成员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时,它们的忍耐限度就会增大,从而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在亿万年以前,由于种种原因,比如持久干旱的季节,弹涂鱼的祖先被迫远离了水源,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鱼在回到水中之前就会死亡,但是也有可能某些强健的鱼活了下来,它们度过了极端艰苦的时期,忍耐也到了极限。它们的身体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环境,并且它们还会把身体上的这种变化遗传给后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