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dollme 于 2011-5-17 18:05 编辑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16日 基于我们对于生命形成和生存的了解,天文学家提出太阳系“可居住区”的关键在于地表有液态水持续存在。
随着科学家发现越来越多的外部行星环绕主星运转,每颗恒星都有自己特定的可居住区,科学家曾提出假设理论,外部行星在特定的可居住区环绕且存在液态水,外星生命或可存在。
当倘若外部行星拥有大气层能够围困恒星发散的光热,保证水处于液体,但位于可居住区之外呢?芝加哥大学的雷蒙德·皮埃安贝尔和檀香山夏威夷大学的埃里克·盖达提出,包裹外部行星的氢气大气层可能有效的提升温室效应,因此即使位于恒星可居住区外,也能有效的储存主星的光热。温室效应对于我们的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它能保证地表舒适宜人水处于液体状态。当倘若地球位于土星轨道,诸如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的温室气体将会“冻结”大气,冻结地表水,地球将变成贫瘠的雪球。
氢气是一种温度低的其他,高压下仍是良好的绝缘体,它能帮助温室效应维持地表温度在可居住的范围内。研究学者通过计算得出,如果外部行星拥有的氢气大气层“只比地球的氮氧气层厚几倍,这样的星球距离太阳的位置是地球的15倍远,也能保持地球温度适宜。”通常来说距离太阳-地球距离的15倍往往无法得到足够的阳光,但盖达和雷蒙德计算尺遥远行星仍能获得足够能量进行光合作用供给植物生存。
但这项假设也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如何形成这样的氢气大气层。其二,有些陆地细菌会消耗氢气和二氧化碳,所以如果星球上生存这类有相似代谢机制的细菌,它们将会消耗掉供它们生存的大气,随后行星进入冷却阶段,将细菌冻结成冰。当倘若有外星生命存在,可能其他原始生命形式会避免此厄运。当倘若外星生命如此不同,它们也许无需液态水生存,这样关于可居住区的概念会陷入漩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