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12345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耶那蔡司 - 

APO是不是一定要是3片 2片结构的不能叫APO?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4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APO只是一个镀膜和玻璃的技术叫法,跟片数无关。
总不能说 “一片是镜片, 两片的是一副眼镜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4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Zeisslism 发表于 2013-6-24 14:18
APO只是一个镀膜和玻璃的技术叫法,跟片数无关。
总不能说 “一片是镜片, 两片的是一副眼镜吧”

怎么又和镀膜、玻璃扯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6-24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4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镜头厂家多用不同的名称来标称自己家的低色散技术,如适马的APO,尼康的ED玻璃, 感动常在的萤石,腾龙的SP, 这不是望远镜才有的技术啊,不跟玻璃有关系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4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Zeisslism 发表于 2013-6-24 14:38
哈哈,镜头厂家多用不同的名称来标称自己家的低色散技术,如适马的APO,尼康的ED玻璃, 感动常在的萤石,腾 ...


玻璃是手段之一,但不用ED萤石,也可以实现复消色差,
和镀膜没什么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4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这里纠正一下,和镀膜是没什么关系。
下面有篇老文。

杂说日本厂家的“低色散镜片”

--------------------------------------------------------------------------------

   作者:Xy

发表时间:2000年5月25日


--------------------------------------------------------------------------------

  

这几天看了一些资料,感觉各厂家对在APO镜头上使用的低--特低色散镜片在宣传上各有特点,现将我手头有的资料归纳如下,望各位补充:

通常,“复消色差镜头”被称为APO镜头,大多数APO镜头使用了“低色散镜片”,但并非APO镜头一定使用了低色散镜片,这是两个概念。

至于“色差”是指不同波长的光线穿过光学玻璃时所产生的影像和颜色的分散现象。它分为纵向色差:画面中心部分会出现同心圆状的色渗现象。倍率色差:聚焦影像周围的色光斑,从中心部分开始逐渐向边缘部分扩大。当镜头的焦距越长,像倍率越大时,色差也就越明显。

为了消除色差,在镜头设计上出现了“复消色差镜头”,大多数“复消色差镜头”采用了“低色散镜片”。

言归正传,我们还是先从CANON说起吧。

早在1800年,人们就知道了天然萤石具有消除色差的作用,但天然萤石结晶太小、太脆、太贵;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CANON掌握了生产大片人造萤石镜片的技术,并于1969年大量推出两只萤石镜头,FL-F300 F5.6和FL-F500F5.6,1973年,CANON推出了举世震惊的FL300 F2.8萤石镜头。

CANON称:萤石镜片配合其他光学玻璃可以有效地消除一切色像差。

CANON的另一种低色散镜片称为“UD”或“超级UD”,是由光学玻璃混以特殊氧化物制成,其功效为:2片UD = 1片超级UD = 一片萤石。

NIKON和PENTAX的低色散镜片称为“ED”镜片。

NIKON称:“氟化钙镜片会使镜头的折射率产生偏差而严重影响对焦”,但是,“NIKON的ED镜片拥有超凡锐利度及特低的色差,而且全无氟化钙玻璃的坏处”。

注:NIKON称为“氟化钙”的东东就是“萤石”(CaF2)

TAMRON的低色散镜片称为“LD”镜片及“LD-混合型非球面镜片”,值得一提的是“LD-混合型非球面镜片”应该是TAMRON的首创。

TAMRON称:研究出一种经特别处理的树脂非球面表层,粘着在已成型的LD玻璃镜片上,从而保证了两片镜片的完美结合。

目前,TAMRON的28-105 F2.8和AF 28-300F/3.5-6.3这两只镜头均采用了这种镜片。

SIGMA的低色散镜片称为“SLD”超低色散镜片及“ELD”特级低色散镜片。

目前,其“ELD”特级低色散镜片只是用于最新的SIGMA APO 500F4.5EX HSM、APO 300F2.8 EX HSM、APO 800 F5.6EX HSM三支镜头。

MINOLTA的低色散镜片称为“AD”镜片。

TOKINA的低色散镜片称为“SD”镜片。

MAMIYA的低色散镜片称为“ULD”镜片。

低色散镜片在镜组中的构成片数及镜片大小也是因镜头的设计取向而定,

一般而言,它在一个镜组中镜片越大越好、越多越好。

但由于低色散镜片的制造成本要高于普通镜片,对于同一厂家的产品而言则是一分钱一分货。至于“性价比”的平衡则要看你的钱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4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Zeisslism 发表于 2013-6-24 16:06
是的,这里纠正一下,和镀膜是没什么关系。
下面有篇老文。


这篇文章深度不够,超低色散玻璃事实上没有几种,但各厂家又有自己的叫法,显得有很多种。常用的ED玻璃(含萤石)其实只有四种,以阿贝系数大小来划分。

在实际效果上,核心技术往往在于和ED玻璃配合的玻璃,而不是ED玻璃本身。如果一个镜组100%的镜片使用ED玻璃,色差反而会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8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旅之星 发表于 2012-6-26 07:53
APO是一种结构,叫”复消色差“,严格来说,物镜至少3片,或者3片以上的结构,才可以叫APO,但现在APO称呼 ...

     严格的说做apo就是要做出最好的镜子,就必须用好材料,,ED等以上的材料,除非是伪劣产品,在我国有极大的可能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0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