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国岳阳首届洞庭湖观鸟大赛新闻专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14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国岳阳首届洞庭湖观鸟大赛今日开幕

2002-12-6 10:30:33 岳阳晚报

  中国?岳阳首届洞庭湖观鸟大赛今天举行。来自全国15个省、市、地区的12支参赛队伍将在我市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展开比赛。昨天下午,市政府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大赛有关问题向媒体记者作了解答。

  有关部门负责人首先在会上介绍了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及在湿地保护方面所作出的一些成绩。随后,在热烈的气氛中,《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全国34家新闻媒体记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关心的问题,市政府、市林业局、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部门的负责人作出了较为详尽的回答。

  本次大赛比赛时间为30小时,从今天10点到明天下午4点结束,比赛在君山岛至君山后湖、丁字堤、采桑湖、六门闸,沿洞庭湖北岸近30公里大堤两侧区域进行。香港、澳门、台湾均有队员参加。比赛以规定的赛时,指定的赛区内记录到鸟种最多的队为优胜队。参赛队员2人以上看见或听见的鸟种并能确认,可记录在册,笼养鸟、逃逸鸟不做正式记录,不计入成绩。大赛期间,我市还将举行多种形式的全市性活动。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现有保护面积19万公顷,保护的越冬鸟类中国家一、二级的共41种,被誉为“拯救濒危物种的希望地”和“中国的第二长城”。在保护区举行的此次大赛融娱乐、教育、环保为一体,可以极大促进湿地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推动洞庭湖的生态保护事业,拉动岳阳冬季旅游,进一步促进城市生态建设,普及和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记者:苏世扬 谭 綮

全国首届洞庭湖观鸟大赛准备就绪2002-12-5 9:47:35   截止昨日,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新疆的全国首届洞庭湖观鸟大赛的12只参赛队伍和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日报、香港野外动向杂志社等30多家中央、地方新闻媒体的60多名记者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观鸟会、英国、日本、新西兰观鸟嘉宾已陆续抵达我市,标志着12月5日至8日在我市举行的中国岳阳首届洞庭湖观鸟大赛已准备就绪。 这次全国首届洞庭湖观鸟大赛是由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湖南省林业厅、市政府共同举办,由市林业局、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同承办的。市委、市府高度重视此次大赛。市委书记于来山、市长罗碧升多次听取汇报,多次指示大赛组委会要将此次大赛办成一次高品味、高规格、高档次的大赛。反复强调要充分使用好东洞庭湖湿地,把观鸟大赛办成品牌,将观鸟大赛长期办下去,以全面展示岳阳、宣传岳阳,更好地做好山水文章,推动岳阳走向世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以最热忱的方式接待好八方来宾,充分体现岳阳人民热情好客的情怀,做到整个赛事紧张有序,万无一失。 岳阳县、君山、钱粮湖等地的渔民顾全大局,以最快的速度彻底清理了湖内的迷魂阵,近2000市民以来信、来电的方式加入评选市鸟的活动,为观鸟大赛创造良好氛围。 记者:赵起宏 钟湘陵

东洞庭湖区新发现鸟类20种 2002-12-9 8:33:30 红网

  经过30个小时的比赛和评委们对所有观鸟记录的仔细审核,中国.岳阳首届观鸟大赛各个奖项名花有主。记者从大赛组委会获悉,此次观鸟大赛选手们共记录了栖息在洞庭湖的鸟类165种,其中有20种是最新发现的鸟种。北京绿色家园徕卡队以识认并记录104种鸟类而获得本届观鸟大赛第一名,厦门嵩屿电厂队和来自北京的卡尔蔡思-希望之翼队分别以98种和89种的记录获得亚军。WWF网站广东队和WCS—新疆观鸟队获得组织奖,绿色家园徕卡队获得发现奖,厦门嵩屿电厂队获得预测奖。张鸿获得优秀向导奖。

  据有关专家介绍,东洞庭自然保护区在冬季栖息的鸟类一般达到150—200种。此次让人欣喜的是,在比赛中,选手们又发现了如乌脚滨鹬、彩鹬等栖息在洞庭湖区的新鸟种,共20种。这一方面说明,近年来由于加大环保力度,洞庭湖区的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另一方面更说明,博大的洞庭湖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还很神秘,还有许多东西值得人们去探索,去发现。

  来自全国的观鸟专家高度评价了此次赛事,认为这是一次高水平的赛事。此次观鸟大赛从12月6日正式拉开帷幕,共有12支队伍参与角逐,选手来自各个阶层,年龄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26岁。有许多观鸟专家参加了比赛。所有的选手都精心准备,据介绍,此次爱好者们带来设备十分精良,具有较高的水平。比赛期间,岳阳的天气阴雨绵绵,寒风刺骨,选手们经受了恶劣天气的考验。此次取得的成绩和成果对于保护野生鸟类,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欣悦 刘建

发表于 2004-5-14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岳阳首届洞庭湖观鸟大赛新闻专集之2

新华网湖南频道 2002-12-6 “在不破坏环境的大前提下,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岳阳观鸟,将洞庭湖观鸟大赛办成国际性的、有品牌比赛。”在昨天下午举行的中国岳阳首届洞庭湖观鸟大赛新闻发布会上,大赛组委会秘书长徐克武表达了未来要将观鸟比赛做大的愿望。

据介绍,观鸟大赛是由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湖南省林业厅、岳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由岳阳市林业局、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承办,于12月5日至8日举行。本次大赛以“保护湿地、保护鸟类”为宗旨,以“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岳阳市君山区和岳阳县境内,是中国首批加入国际湿地公约的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在东亚候鸟迁徙网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冬春季节,有近百万羽,250多种鸟类在保护区栖息,其中许多是国际濒危鸟种和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种,受到国际、国内广泛关注。

参加这次观鸟大赛共有12支队伍,分别是:WWF网站北京队、上海兴和队、武汉九头鸟队、北京绿家园徕卡队、北京自然之友队、WCS-新疆观鸟队、“卡尔蔡思-希望之翼”队、广东教育学院队、WWF网站广东队、西南林学院队、厦门嵩屿电厂队、独行侠联队,近80名参赛队员和观摩队员。其中有不少专家教授,他们代表了全国15个省市的观鸟水平。美国、英国、新西兰以及香港、台湾、澳门派出了观察员。

  这次大赛由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首席代表郝克明先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学家何芬奇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欣如先生、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邓学健先生、东洞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雷刚先生担任评委,大赛组委会确定了12名向导。在评委、向导和参赛队的共同协作下完成赛事工作。大赛共设立8个奖项,分别是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9名,还有贡献奖、预测奖、最佳向导奖、特别纪念奖和组织奖。

此外,为了激发全民爱鸟的热情,组委会6日上午在岳阳楼公园举行的开幕式,近200名志愿者自行车环城游。7日上午在商业步行街举行的“保护生态环境,共建新世纪家园”万人签名,“保护湿地,保护鸟类”摄影展,少儿书画比赛,市鸟候选鸟评选,还有欢迎晚宴和颁奖酒会等。

据介绍,此次大赛具有四个鲜明特点:一是全国性赛事。来自港澳台和国内的15各省市参赛队员和观摩队员具有广泛代表性,是国内目前最大规模、最有代表性的观鸟比赛。二是高水平赛事。评委和参赛队员中有不少专家学者、博士、教授,专业水平和竞技水平相当高,是国内顶尖水平的观鸟比赛。三是参与性强。各参赛队员都是通过网络自愿报名,自愿组队,打破了区域界限、行业界限,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四是效益多元。这次比赛虽然是以观鸟作为切入点,但引申的效益是多方面的。既为观鸟人构筑了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平台,又广泛宣传了保护湿地、保护鸟类的生态文明理念;既为政府履行国际义务创造了较好模式,又为保护区的开发、利用和发展提供了契机;既为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开辟了途径,又为湿地保护事业的社会化进行了有益尝试。 (频道责编 赵宇) 来源:红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4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岳阳首届洞庭湖观鸟大赛新闻专集之3

谁是洞庭识鸟王 12支队伍显身手

新华网湖南频道 2002-12-6   我国首届大型专业观鸟比赛将于12月5日在岳阳市岳阳楼公园隆重开幕,来自国内共12支参赛队伍的近80名参赛队员和观摩队员将参加角逐。   据了解,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岳阳市君山区和岳阳县境内,是我国首批加入国际湿地公约的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在东亚候鸟迁徙网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冬春季节,有近百万羽,250多种鸟类在保护区栖息,其中许多是国际濒危鸟种和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种,受到国际、国内广泛关注。   今年10月,比赛信息通过网上传播后,立即得到了北京、上海、西安、香港以及日本等地的自然爱好者、生物学家以及环保人士的热烈响应,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就有近二十个组队要求参加比赛,经过初步确认,组委会将比赛队伍确定为12个。这12个队伍包括北京、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组团和一些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组队,美国、英国、香港、台湾、日本等地的学者也将派出观察员前来观摩比赛。 (频道责编 赵宇)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张夫倪

鸟类专家盛赞洞庭保护区

新华网湖南频道 2002-12-9   “最令我感动的一点是,这里的向导素质之高,在全国其他保护区都不可多得,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之高由此可见。”在中国岳阳首届观鸟大赛结束后,大赛评委之一、来自美国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项目首席代表郝克明由衷感叹。   郝克明用流利的汉语告诉记者,为观鸟大赛参赛选手作向导的12位工作人员表现出了极高的素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水平令人吃惊,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期望,我在中国其他的保护区从未遇到过这么好的向导。”他同时指出,观鸟活动等生态旅游活动的推广不仅将促进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也指明了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道路。他认为,让当地居民退田退耕,还野生动物一片天空,肯定要同时考虑到人的生存问题;发展生态旅游,既解决了这个问题,又有利于保护区发展,让居民看到环保带来的现实利益,积极主动参与环保,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工作。   据了解,计划中的东洞庭湖生态观鸟旅游开发项目将引进开发资金、设备以及管理,进行生态环境恢复,观鸟隐蔽设施,旅游接待场所及附属设施建设,预计可为岳阳市年增加近10万游客,每年门票收入200万元,餐饮、旅游产品年收入也逾200万元。 (频道责编 吴瑶)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周 维

观鸟大赛一箭双雕

新华网湖南频道 2002-12-9   中国岳阳首届洞庭湖观鸟大赛昨天闭幕,北京绿家园徕卡队获得比赛第一名。在此次比赛中,12支参赛队顶风冒雨,不仅观测记录了165种鸟种,还新发现了20种鸟种,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又增添了新朋友。

  丰富湖南鸟类资源

  大赛评委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欣如说:“参赛队伍共确认记录了165种鸟种,还新发现了20种鸟种,这需要我们回去后好好研究确认;这些新的记录为专家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它们不仅丰富了湖南的鸟类资源,更体现出了此次比赛的高水平。”

  填补岳阳旅游半年空白

  “我们争取使这一生态旅游项目填补岳阳旅游半年的空白!”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此次观鸟比赛组委会总协调人蒋勇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

  据蒋勇介绍,以天下名楼、八百里洞庭而盛名远播的岳阳旅游在过去只是“半年热”——每年的4月到10月是岳阳的旅游旺季,但是因为缺乏冬季旅游项目,一到冬天就十分冷清。而以观鸟为代表的生态旅游恰好是岳阳旅游的战略性补充。每年10月到次年4月,在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侯鸟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资源,这对于吸引游客尤其是国际游客、填补岳阳冬季旅游空白、带动岳阳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明年将办成国际赛事

  蒋勇表示,自从他们今年3月开始策划此次比赛,就有芬兰、俄罗斯、美国等七八支外国队伍要求参赛,但由于这是我国首次举行如此大规模的全国性观鸟赛事,为保证质量和接待水平,这次只邀请了英、美、新和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观察员,而没有接待海外选手,“但是我们明年肯定会办成国际赛事,要让世界上的观鸟爱好者一说起比赛,首先想到的就是岳阳洞庭湖;这对于提高岳阳的城市品味、推动岳阳经济发展,提高全民环保爱鸟意识,改善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本身的生存环境都十分有利!” (频道责编 吴瑶)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周 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4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岳阳首届洞庭湖观鸟大赛新闻专集之4

洞庭湖百万候鸟舞翩跹 海内外专家齐观鸟

  一洼水地,千种鸟类,起飞时遮天蔽日,栖落时一望无垠。中国十二支由生物专家、环保人士组成的参赛队伍以及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地的学者今日齐聚美丽的洞庭湖畔,同赴“中国岳阳首届洞庭湖观鸟大赛”,共赏这“飞鸟共碧波一色”的自然奇观。

  观鸟比赛是一种介于生态研究和个人爱好之间的观鸟、认鸟比赛,是国际流行的野外生态活动之一。其规则是以三至四人为一组,配一个向导兼裁判及一张当地鸟类的图表,每组在规定的二十四小时内参照图表对所见到的鸟进行确认,并通过裁判认定后,进行打钩登记,最终以认出鸟最多的一组获胜。

  位于湖南岳阳的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十九万公顷,是“国际湿地公约”收录的中国六个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丰富的鱼食资源和宜人的气候条件,使这里成为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栖息地。每年冬天,都有上万只候鸟来此越冬,其中不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白鹳、黑鹳、大鸨、中华秋沙鸭,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鸳鸯、灰鹤、白额雁等,国际协约指定保护的达五十多种。

  东洞庭湖由此成为远近闻名的“鸟的天堂”,更成为世界各地观鸟爱好者神往之地。每年仅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便有几十批观鸟队伍不畏严寒和劳顿来此守望迁徙的候鸟。

  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岳阳举行了中国首次该类大型专业观鸟比赛。据比赛组委会透露,该市正积极筹划借鉴香港连续举办了四十届观鸟大赛的形式和经验,将岳阳观鸟大赛办成常规赛事、国际赛事

东洞庭湖区新发现鸟类20

  12支参赛队伍顶风冒雨鏖战两天,今晚,终于又在风景迷人的南湖边重新聚首。至此,中国岳阳首届洞庭湖观鸟大赛画上了圆满句号。经专家评审和各队两天来观鸟记录册上的成绩,此次观鸟大赛选手们共记录了洞庭鸟类165种,其中有20种是最新发现的新鸟种。

  此次比赛在君山岛至君山后湖、丁字堤、采桑湖、六门闸,沿洞庭湖北岸近30公里的大堤两侧区域内进行,在规定的赛时内,北京绿色家园徕卡队以识认并记录104种鸟类而获得本届观鸟大赛第一名,厦门嵩屿电厂队和来自北京的卡尔蔡思-希望之翼分别以98种和89种记录获得亚军。WWF网站广东队和WCS—新疆队获得组织奖,绿色家园徕卡队获得发现奖,厦门嵩屿电厂队获得预测奖。张鸿获得优秀向导奖。

  据有关专家介绍,东洞庭自然保护区在冬季栖息的鸟类一般达到150—200种。此次让人欣喜的是,在比赛中,选手们又发现了如乌脚滨鹬、彩鹬等新鸟种记录20种,为本次大赛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另据了解,大赛期间,该市还成功组织了“保护湿地、保护鸟类”摄影展、“保护生态环境,共建新世纪家园”万人签名和市鸟评选等活动。(频道责编吴瑶)

鸟人随行

新华网湖南频道 2002-12-8   12月7日,东洞庭湖观鸟大赛的最后一天。经过一番精心装束后,冒着清晨凛冽的寒风,参赛队员分乘12辆车瞬间消失在冬雨中的东洞庭湖。因遇市区塞车和交通管制,记者没能赶上大部队,所幸大赛组委会副秘书长刘绍俊先生在车辆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又调拨一辆专车,才让记者没留下一个精彩的遗憾,及时赶到了比赛预定区域———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桑湖观测站。

因祸得福,虽是最后一个赶到比赛预定地点,记者却幸运地遇上了参赛队1号车,该队为WWF网站北京队,队长吴楠,年轻的队员都谦虚地自喻为“菜鸟队”,即观鸟级别最低的一种。

  根据规程,比赛车上严禁载有除向导及四名参赛选手之外的任何其他人。尽管明知道“犯规”,但队员都热情地将记者请上了车,记者也因此得以比其他新闻媒体更近距离地与“鸟人”和候鸟亲密接触。上午10时16分,队员在行进中首先发现了豆雁,这是湖区较常见的一个品种,当地渔民不知道它的学名,管它叫“黑天鹅”。

“武大郎”仓促应阵

  相对而言,武汉九头鸟队就没有那样幸运了,从象牙塔走出来的武汉队唯一的优势是他们的实战地就在与洞庭湖一江之隔的江汉平原,出发前他们已在东湖一带进行了两个月的紧急练兵。

  卢欣,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专门研究西藏野生鸟类的,每年要在那里工作三四个月,其成果(尤其是对藏马鸡的研究)举世瞩目,但平原湿地候鸟是他的盲区,好在其可以借助该校标本馆馆长唐兆子的标本。唐氏家族自曾祖父开始,便随外国传教士学习动物标本制作技术,有中国第一家动物标本馆之称的武大标本馆,馆藏720种、1220亚种鸟类标本。尽管队员们都自信实力不凡,但这些都有“纸上谈兵”之嫌,究竟实战如何,还有待今晚的成绩揭晓。

我的眼里只有“你”

  意想不到的寒流,给比赛观测增添了不少的难度。但阴雨绵绵、狂风肆虐并没有消磨队员们“闲庭信步”的雅致。

  一望无际的水草湿地将队员们泥泞的长靴刮得干干净净,牛儿们在湖草丰美的湿地上优哉游哉。此刻,牛背鹭没有逃过WWF队员的眼,长炮筒望远镜还锁定了远处东方白鹳这一国家一级保护鸟种。穿行在水草中间,突然身边“嘭”的一声,一群水鸟受惊而起,从头顶飞过。人群中不知谁顺口来了句“要我们是群牛该多好!”那股浓浓的京腔味,好像真愿变头牛与鸟儿终身为伴。不是专业水准,绝对不能体会这四位参赛选手对鸟的那种“痴迷劲”,湖风打在脸上生痛,可他们全然不顾。返回君山的路上,在丁字堤上,吴楠和队员海涛同时喊出来“戴胜、戴胜”,开车的师傅以为在喊谁的名字,一脚刹车,茫茫长堤上荒无一人。车停下来后,记者也才弄明白他们刚才同时看到了一种最美丽的戴胜鸟,凡是见过的人过目不忘。尽管向导兼裁判下车后,戴胜鸟已受惊飞走,根据比赛规则:“凡两名参赛队员同时目击,并能准确无误地肯定的品种,记入比赛成绩。”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张志强 罗亚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