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鸥类Larus这个属的分类问题,很复杂很复杂,因为这是世界性难题。
为什么?可以说,大型的白头鸥类(Large White-headed Gull)的种间的关系很近,种与种的分化年代很近,每个种的亚种又很多,在亚种和亚种之间的分布区之间的接壤地区,还有很多的杂交个体。并且,这些鸥类在他们的第四个年头(fourth calendar year)才达到性成熟(也就是繁殖羽),所以存在大量的过渡羽色,因此在种类的识别上非常困难。世界上很多著名的鸟类学和观鸟杂志(如Auk,Dutch Birding)都不惜以大量的篇幅刊载这些鸥类的分类学文章。分类学家从传统的形态分类、到骨骼、生态、动物地理、分子生物学已经现在流行的系统分类学都探讨过这些鸥类的分类问题,随着不同生物学手段的介入,对这些鸥的系统演化和分类地位也有新的认识,当然争论和不确定仍然存在。
可以肯定的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使用不同的图鉴对疑难种进行区分是很需要的提高手段。但是需要“打击”的是,香港及华南野鸟中的银鸥类的文字部分已经是10年前的认识了,现在看来是基本错误的。那么,这本书的作者现在也在进行修订,相信两年来就会有修订的手册出版。那么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呢?虽然有所改进,但是仍不能令人满意!去年上半年出版的欧洲、美洲、亚洲鸥类的辨识手册给喜欢挑战这一5星级难度的观鸟者带来的希望,但是不久出版社就因书中的错误太多之由,回收了全部卖出的图册,预定于2004年的8月出版新的修订版,但是现在得到的消息是推迟到10月底出版。大家也都在拭目以待新版的面市。这个插曲可以从个侧面反映出版这样一本鸥类的图鉴是需要多么慎重编写!
我认为,国内对于银鸥类的识别能力还很差。曾经去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标本馆去查阅鸥类的标本,我发现即使是专业人员也与国外有相当的差距。那么解决的道路只有一条,就是多收集资料多实践,天津绝对是我们最好的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