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尔·蔡司公司(Carl Zeiss AG)是一家制造光学系统、工业测量仪器和医疗设备的德国企业。公司的名称来源于它的创始人之一———德国光学家卡尔·蔡司。它由卡尔·蔡司、恩斯特·阿贝和奥托·肖特于1846年在耶拿建立。
由于二战的关系,这家公司一度被分裂为两家公司——卡尔·蔡司股份公司(Carl Zeiss AG)和卡尔·蔡司·耶拿人民企业(VEB Carl Zeiss Jena),直到1990年重新合并。
雅尔塔密约中谈好分割德国的条件,耶拿位于东德,应该由苏军占领。但是巴顿将军的第三军团,还是越界侵入了东德:耶拿和蔡司公司的工厂所在地德累斯顿(Dresden)。在巴顿将军胁迫下,以“协助”为名,把一些技术人员和设备,并且在最快的速度下,连夜彻走,移转到自己属地——西德。于是原属东德耶拿的126名科学家与工程师,被掠夺至奥伯科亨(Oberkochen,位于德国西南部)和Braunschweig等德西美国占领区。[2]同时也把卡尔·蔡司基金会移到德西美国占领区的斯图加特(Stuttgart),成立Carl Zeiss AG。此蔡司即为目前我们所熟知的蓝色标签Carl Zeiss AG。
当苏联军队接收耶拿时,只剩空荡荡的厂房和一些美军带不走的一流光学玻璃和生产机具。苏联就以战争赔偿为理由,把这些剩下的资源掠夺运回苏联、乌克兰、基辅。苏联抵达耶拿后,立刻查封蔡司厂所有机器以为战争补偿物资,并将一部分留下来的科学家用飞机运回俄国为俄国光学工业效命数年之久。
虽然被美、苏两国掠夺一空,但是耶拿和德累斯顿毕竟身为光学器材生产重镇已长达近一世纪,很快地,当地留下的技术人员重新在东德耶拿恢复了蔡司公司工厂,称为卡尔·蔡司·耶拿人民企业(VEB Carl Zeiss Jena),以和西德的Carl Zeiss AG区别。
在分裂的早期,两家蔡司公司依然进行着密切的合作,共同研发产品。直到1953年,东德政府宣布禁止两家公司再进行任何合作,蔡司·耶拿甚至失去了出口权,改由德意志国内外贸易部(DIA, Deutscher Innen und Außenhandel)代理[3],两德蔡司彻底分裂。
西德的蔡司AG在彻底分裂后旋即重新注册了Carl Zeiss的商标,以防止东德的公司使用。双方的商标纠纷一直持续到1971年。当年双方签订了一份协议,约定了双方的商标。蔡司·耶拿将使用过去的经典蔡司商标,而蔡司AG则使用放置在蓝色方框中的带棱角ZEISS商标。
在产品上,西德的蔡司AG产能较小。东德的蔡司·耶拿比较专注于望远镜和相机,产量和规模一直较蔡司AG大。1965年,蔡司·耶拿成为企业集团。
重新合并至现今[编辑]
1989年两德合并。原本东德最大的企业之一蔡司·耶拿因共产制度而陷入困境。1991年,蔡司·耶拿集团旗下部分企业合并入西德蔡司AG。而原来东德蔡司的技术大多被继承和保留,品牌则被废弃或出售。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Carl Zeiss AG在德累斯顿及周边地区的公司尽力发展一些新的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