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 判断望远镜光轴是否端正的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7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除了用仪器检测,用肉眼判断镜子光轴是否端正的合适而简易可行的方法:调整好镜子焦距和屈光度、双瞳距离,用镜子平视远处水平直线和垂直直线做为参照物,然后慢慢拉开出瞳距离(拉大目镜与眼的距离)逐渐至15~30厘米,始终用眼通过双目镜观察远处的水平线和垂直线参照物,若线条出现双重影像则可以判定光轴有偏差,若这个过程中观测到的线条始终保持规整无重影则光轴是正的。
      那末用镜子观察目标若出现头晕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可以在这里分析一些原因:
1、两眼屈光度没有调整均衡到位,由于屈光度调整不到位,两眼观察物体的清晰程度不均衡,加大了眼部识别要求,从而带来不适。
2、双瞳距离没有调整到位,不合适的光心距与瞳距的偏差,易引起眼球的隐斜,另一方面观察时多用眼肌调节,易造成视力疲劳,从而带来不适。
3、个人眼睛有散光,当有散光存在时,裸眼用望远镜观测时,会有明显的视力疲劳症状,特别是散光较大者,不适症状较明显.
4、望远镜的光轴不正产生轻微重影,从而导致观测时影像中心不对称的影响,光学中心不对称包括水平不对称和垂直互差的存在,一般以垂直互差影响较大。影像出现轻微重影而多用眼肌调节两眼的一致性,产生观察疲劳,从而带来不适。这种情况采用适当的观测方式,可以发现水平或垂直影像有重影出现,例如先用光轴很正的参照镜进行肉眼判断法进行观测,使双眼处于相对适应状态,再拿问题镜观测,基本可以发现重影存在。
5、镜片弯度及散光轴位差异的影响,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对此较敏感的人会产生的不适感。
6、过度观测或用心在意的心理自我暗示所产生的不适感。

可以看出,镜子光轴不正只是导致观测头晕的因素之一,补充判定还是应该取决于是否还有水平或垂直重影的出现。当然,肉眼不能完全判定一个镜子的光轴是否端正,仪器检测有时也会出现误差。
发表于 2016-10-8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技术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8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8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8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有机会使用这个方法测试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8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8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眼比较容易判断高低差别,但对于汇聚和发散并不容易识别,除非是偏差比较明显了,已经感觉到明显不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10-8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8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博冠望远镜 发表于 2016-10-8 09:57
我认为这种测试方法,结果不够客观。值得商榷。
我建议在没有检测仪器的情况下,利用太阳(平行光)测试双 ...

不知这方法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在那本书上看到的,估计也不会有书会介绍这样检测两光轴的,也不会有那家厂或检测单位产用这种位置来检测的,就你这样是把两光轴误差缩小了不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8 21: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方法都太复杂了,最简单的办法,夜晚观测远处的一个孤立的路灯什么的,看灯的边缘是否模糊,是否有重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9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有人和我说过,先把瞳距调准,然后遮住一个镜筒分别调两边到清楚(单筒没有光轴问题),然后在一起看,如果不需再调,说明光轴是平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3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darius 发表于 2016-10-9 18:36
我记得有人和我说过,先把瞳距调准,然后遮住一个镜筒分别调两边到清楚(单筒没有光轴问题),然后在一起看 ...

这是个简单有效判断能否使用的好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8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