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光学fuv 于 2024-12-14 20:14 编辑
本文系手机手动对焦功能的应用(四)系列最后一篇
关于人眼的一些知识 远点:眼睛所能看清最远的点叫调节远点,正视眼所能看到的远点在极远处,当眼在调节休止状态下,与网膜的位置处于光学共轭的物点,即在视网膜上成象的外界物点的位置。正视眼,远点在眼睛前方无限远处,近视眼则在眼前方有限距离处,而远视眼为虚值,即在眼后方有限距离处。 近点:眼睛所能看清最近的点叫调节近点,两点之间称为调节范围。正常眼睛的近点在距离眼睛约10厘米处。
明视距离:就是在合适的照明条件下,眼睛最方便、最习惯的工作距离。最适合正常人眼观察近处较小物体的距离,约25厘米。这时人眼的调节功能不太紧张,可以长时间观察而不易疲劳。
近视度数、近视屈光度与远点的关系 当能看清物体的最远距离F=0.5m,其近视屈光度为D=1/F=2,即近视2个视度,换成近视度数:100D=100/F=200度。 也就是要知道近视度数测量能看清的最远距离即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鼻根顶着一把尺子,手指由近到远滑动,到那个位置刚好要模糊看不清,记下刻度,比如我测试左眼是17cm。加上鼻根到眼球有一定距离且尺子0刻度不在尺子边上。实际应该有18cm,即近视度数100/0.18=555。
也可以利用望远镜+手机的对焦功能测量 摘掉眼镜通过望远镜观察远方目标,调节调焦轮使景物靠近远处刚好合焦,然后保持望远镜调焦状态不变,通过调节手机手动对焦使手机镜后清晰,记录手机手动对焦刻度为21 查表得对焦距离为18.2cm,即近视度数为100/0.182=549。 两者测量得550度近视与我左眼基本一致。
再说望远镜景深 前面的帖子说过。望远镜的景深实际是望远镜+人眼所组成系统的景深,这与摄影的景深完全不同。因为人眼有一定调节能力。 对正常视力的眼睛。通过望远镜调焦,把无限远物体成像到无限远,此时能把近景成像尽可能的远,假如10米的景物正好成像在10cm处。那么理论上10米到无限远范围内的景物都可以看得清,那么这个范围就是望远镜的景深。但实际上我们看非常近比如10cm处虽然可以看的清,但是需要明显的时间去适应。 我们通过窗户观看外面的景物,再看距离人1米的窗户,可以迅速从远处聚焦到窗户上。但如果我们是趴在窗户上看从远处聚焦状态换到观察距人眼十厘米多玻璃上的灰尘,就要花上数秒时间来适应(个人实际感受)。此时肯定要调节调焦轮了。
故望远镜+人眼系统的景深用明视距离来表示更符合实际。 通过望远镜调焦,把无限远物体成像到无限远,此时近景某个距离成像在人眼之前约25cm左右。那么这个距离到无限远就是这个镜子的景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