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主力镜光辉3 - 

20250117-19全球黑脸琵鹭同步调查→江门银湖湾分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1 09: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孔雀草 发表于 2025-1-21 09:57
迟点等冬季勺子调查结果出来在分享

好,,,太好了,,,一言为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1 10: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主力镜光辉3 于 2025-1-21 10:15 编辑

其实,我们也是这样想,,,小勺更需要关注了!

2024年3月,两只极度濒危的勺嘴鹬在泰国北柳府“盐田咖啡店”附近的盐田被环志,它们都佩带了橘色旗标,代表是在勺嘴鹬的越冬地被环志,编码分别是K9和A6,同时也佩带了太阳能充电的卫星追踪器,这是勺嘴鹬保育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此之前,一共有13只勺嘴鹬在俄罗斯楚科奇的繁殖地或中国江苏南部的中停地戴上卫星追踪器,为勺嘴鹬的南迁和越冬情况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但是目前科学界对勺嘴鹬春季迁徙的了解非常局限,因此在泰国开展了这次的追踪研究。这个项目属于泰国国家公园及野生动植物保育部牵头的“迁徙水鸟研究项目”的一部分,并联同泰国国王科技大学的保育生态学学系、英国的水鸟与湿地信托基金 (WWT)、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 (RSBP),以及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协定勺嘴鹬特别行动组一起合作进行。 项目组在2023年2月和3月份也曾尝试在泰国捕捉勺嘴鹬,可惜未能成功。基于过往的经验和工具的改良,终于在本年3月9日和11日分别捕获一只勺嘴鹬。这两只勺嘴鹬在被环志后一个月开始北迁的旅程。K9首先在4月4日离开泰国,不停飞行抵达广东省新会市银湖湾湿地。停留一周期间在4月8日被当地一位鸟友拍摄到。接下来,K9作了一段短距离飞行,到达福建省漳浦县竹屿盐场,停留一周至4月20日被专门前来寻找K9的福建鸟友拍到,并在同日黄昏飞离竹屿盐场。以上两个地点都是首次记录到勺嘴鹬。K9之后在福建省和浙江省沿海几个地点短暂停歇,在4月25日抵达江苏省如东县东凌滩涂。东凌位于黄海南部,一直是极度濒危的勺嘴鹬和濒危的小青脚鹬的重要停歇地,这两个珍稀物种在秋季都会在当地长期停留换羽。 A6在4月12日从泰国出发,也是不停飞行抵达了广东省雷洲半岛。雷洲半岛是勺嘴鹬在中国的最主要越冬地,但种群主要利用东岸的滩涂。A6停歇的乐民港位于半岛西岸的北部,过往没有记录过勺嘴鹬。A6在雷洲碰上四月下旬的大雨和雷暴,4 月25日,天气好转,A6马上出发继续北迁。下一站A6抵达浙江省台州湾,停歇一周后在5月3日飞往江苏省东台条子泥。条子泥与东凌同是勺嘴鹬和小青脚鹬的重要停歇和换羽地。两只勺嘴鹬都在黄海停歇了一长段时间,K9在东凌停歇19天,A6在条子泥停歇26天。K9在5月中旬离开东凌,不停飞行越过黄海到达朝鲜半岛西岸,七天后又启程连续飞行超过40小时,到达俄罗斯库页岛的西岸。6月1日,K9再度往东北方向飞行,在6月4日抵达繁殖地。由于俄罗斯部份地区的盗猎情况仍然严峻,项目组暂时不公开这个地点。这是一块新发现的勺嘴鹬繁殖地,而且这个地点的生境类型在以往也未曾有勺嘴鹬繁殖。现时勺嘴鹬繁殖地的科研和保育工作只在俄罗斯楚科奇梅村进行,所以这个新发现极为重要,未来勺嘴鹬繁殖地的保育工作有希望能进一步扩展。 另一方面,A6的追踪器于6月2日脱落,最后记录的停歇点是朝鲜的东北岸。这两只勺嘴鹬的追踪器都是粘在羽毛根部上的,A6当时仍披着冬羽,随着繁殖羽长出,追踪器的脱落是项目组所预期之内。A6进行了长达3800公里,历时差不多三个月的迁徙,而K9的迁徙距离超过5000公里。K9和A6都为勺嘴鹬的春季迁徙带来了新的信息,有助确认勺嘴鹬春迁的停歇地,以帮助制定重要的保育行动。它们的旅程也再次确认了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沿海湿地密不可分的连系,保护好这些湿地,尤其是黄海南部江苏省的东凌和条子泥,对于保护勺嘴鹬免于灭绝,至关重要。
5481B86A-B9DB-4B0E-9A1B-9420A51A3F51.jpe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1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真是又好玩又有意义!

上周末好像哪里都雾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1 16: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tonyc 发表于 2025-1-21 11:20
这真是又好玩又有意义!

上周末好像哪里都雾霾。

当作年底总结或年初聚首都行,,,,人鸟两团圆,,有参与感,,,,有数据分享,,,,,非常非常有意思!


期待小勺子种群有起色,,,外溢一点点在江门渡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2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楼主镜友:你说的滩途上站的那一大群白琵鹭距离你们观察点有一公里左右,对吧,在这种情况下观鸟的话,无论用大双还是单筒鸟镜,倍率必须40倍及以上才能比较清晰的观察到它们的一些细节(如鸟类的种类,羽毛颜色,数量多少,体型大小等细节)......另外,你还没说你们当时在观察那群站在对岸滩途上的一大群白琵鹭用的是多大倍率观察的?  谢谢!: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2 10: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军事家英英 发表于 2025-1-22 10:30
回复楼主镜友:你说的滩途上站的那一大群白琵鹭距离你们观察点有一公里左右,对吧,在这种情况下观鸟的话, ...

一公里那群琵鹭,用100apo大双+14mm宾得XW,,,40倍双目,,当时,天气情况下,无法分清黑白琵!只能说是琵鹭,,,有长焦无人机,不影响下,飞近-点,才看清楚黑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2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远只要稍有点扰流放多大都没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3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孔雀草 发表于 2025-1-22 11:42
那么远只要稍有点扰流放多大都没用

确实是,,,,,,江河里水汽更加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3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前后的私念,,折腾了好几回,可怜了老腰!,,还是有机会的666666666求鹤!
400488E5-7AA6-4387-9A58-55A8B1B30408.jpeg
ABB4C917-1624-49B6-BCEC-F2BDB0554921.jpeg
B26CF02B-9630-4EDA-A28A-FB3A59B0B685.jpe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3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军事家英英 于 2025-1-24 08:37 编辑

观察水鸟类确实需要用高倍单筒鸟镜!单筒鸟镜在高放大倍率下,才能清晰的欣赏到谁鸟的很多细节! 这是小双无法达到的效果,真的是这样!只有亲眼用了高倍鸟镜才有这种体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4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楼主镜友:  虽然空气扰流(特别是夏天那种大太阳天气最为明显!距离越远越明显!)对清晰度的影响确实明显,但只要观察相对比较近的距离上的水鸟时(如500米内或更近距离时),其实,其影响几乎可忽略,真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