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长波频率、知识、历史上与苏联利用长波电台侵略中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31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长波
【1、电子学长波】
  指从300千赫兹至30千赫兹,波长为1000~10000的无线电波。长波传播时,具有传播稳定,受核爆炸、大气骚动影响小等优点。其传播方式主要是绕地球表面以电离层波的形式传播,作用距离可达几千到上万公里,此外,在近距离(200至300公里以内)也可以由地面波传播,该波段的电场强度夜晚比白天增大,波长越短,增加越甚;电场强度随季节的影响小;传播条件受电离层骚动的影响小,稳定性好,不会产生接受强度的急剧变化和通信突然地中断现象。适用于无线电测向,无线电导航等方面。由于长波需要庞大的天线设备,我国广播电台没有采用长波(LW)波段,主要用于对潜艇的通信和远洋航行的舰艇通信等。所以,国产收音机一般都没有长波(LW)波段。

【长波与短波的区别】
长波(包括超长波)是指频率为300kHz以下的无线电波。
中波是指频率为300kHz~3MHz的无线电波。
短波是指频率为3~30MHz的无线电波。
超短波是指波长为1~10m(频率为30~300MHz)的无线电波。

【2、气象学长波】
  长波是指对流层的中部和上部西风带大气环流中波长为3000~8000公里的波动。它是当西风气流发生南北扰动时,由科里奥利力随纬度变化的效应而产生的(见大气波动)。长波的生命期约一周,是西风带上大尺度的扰动,属行星尺度的一种天气系统,又称行星波或罗斯比波。自从20世纪20年代无线电探空仪应用于高空气象探测后,人们就发现了高空环绕极地运动的西风带及其上的波动,1937年J.皮耶克尼斯首次辩认出作为半球现象的长波,1939 年C.-G.罗斯比从理论上对长波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长波理论。这个理论为后来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长波的发生、发展、移动和变化,对天气尺度系统(如气旋、锋等)的强弱、移向和移速,以及未来天气的变化,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天气形势预报研究的重要系统之一。


【气象学长波特征】

    长波具有槽区冷、脊区暖的结构。在高空等压面图(见天气图)上,温度波和高度波的位相相近。长波的强度随高度而增加,在对流层顶最强。发展中的长波,其温度波往往稍落后于高度波,位相一般落后将近四分之一波长。长波脊后面有暖平流,长波槽后面则有冷平流,这是造成长波槽和脊发展的主要原因(见大气动力不稳定性)。由于长波是频散波,在西风带上游,长波的能量以大于波动移动的速度传到下游,因此,可利用这个特征预报上游长波向下游发展的位置和强度。当长波槽和脊强烈发展时,振幅不断加大,长波脊中出现的高压中心有时从脊中切离出来而形成阻塞高压。

  长波和短波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当温度场和气压场配置适当时(槽后有冷平流,脊后有暖平流),短波可以逐渐发展成长波;反之,长波可减弱并分裂成短波,然后东移而消失。

【气象学长波移速】

  对流层的中上层,长波的波速c 按罗斯比长波理论为 c =ū-βλ2/4π2式中ū 为基本纬向风速,β =2ωcosφ/RE 为罗斯比参数,λ为波长,RE为地球半径,ω为地球自转角速度,φ为纬度。上式表明:①西风越强,长波移速越快,但移速总是小于西风风速。②在一定的西风风速下,长波的波长越长,移动速度越慢;波长越短,移速越快。③当西风风速和长波的波长达一定数值时,可使c =0,这时长波停滞,称为静止波,此时的波长称静止波长或临界波长;当波长大于静止波长时,c <0,长波向西移动,出现倒退现象。④在波长和西风风速相同的情况下,纬度较高(β值小)的长波移速较快,纬度较低(β值大)的长波移速较慢。

【与大气环流和气旋的关系】
发表于 2008-1-31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大气环流和气旋的关系】

  长波槽和脊在维持大气环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真正呈正弦波式的长波槽和脊是极其少见的。在槽和脊发展初期,槽线和脊线的走向大多呈东北—西南向。在槽和脊发展的同时,强西风中心(急流中心)一般由槽后移至槽前。由于槽前西南风远强于槽后西北风,有利于将低纬盈余的角动量输送到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以维持中纬和高纬地区的西风角动量(见大气角动量平衡)。同时,由于槽前有暖平流、槽后有冷平流,有利于将热量由低纬输送到高纬,以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因此,长波槽和脊的活动,是维持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机制。

  冬季北半球绕极西风环流中,一般有4~5个长波。长波槽与地面气旋族之间的典型关系,可用理想化的长波流型和低空环流系统配合的概略图表示。气旋族位于长波的槽前脊后,每个气旋又和高空大气短波相对应。从图中可见叠加在长波上的短波扰动。由于它们的波长短,移速比长波快,所以同短波对应的地面气旋,相对于长波是向前移动的,大体上受长波流型的气流所牵引。由于长波同地面气旋和锋面的关系如此密切,所以长波移动和流型变化的预报,对天气预报有重要的意义。





长波授时台
 BPL长波授时系统是国家授时中心主要授时手段。1979年建成试播,1983年开始正式授时服务,1986年通过国家级技术鉴定。该项成果荣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BPL长波授时台是我国目前惟一微秒量级的高精度授时系统,信号覆盖我国整个陆地和近海海域。系统运行二十多年来,为我国国民经济诸多行业和部门提供了可靠的高精度授时服务,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播信号时刻准确度:≤±1微秒。载频为100KHz。发播时间:每天开机10小时,发播8小时:13:00~21:00。

    长波授时系统的建成把我国授时精度由毫秒量级提高到微秒量级,意义十分重大,作用十分显著。国家授时中心开发研制的全自动长波定时校频接收机是专门用于BPL信号接收使用的设备。



153:
Radio Rossii/ Komsomol'sk

162:
VOM MNG Ulaanbaatar
Radio Juldash/ Ufa
Radio Taymyr (Radio Rossii) Noril'sk                                       

171:
Radio Rossii: Cechnja Svobodnaja (Krasnodar)
(Novosibirsk)(Oyash) (Kaliningrad) Radio Sakha (Jakutsk)

180:
Radio Majak Chita
Radio Kamcatka (Radio Rossii)RV-71 Petropavlovsk

189:
Radio Amur (Radio Rossii),(Blagovescensk)

198:
Radio Majak RV-1 (Sankt-Peterburg),(Ufa)
CRR-RV-166 Irkutsk 250kw(Center Of Broadcasting and Radio Communications )

207:
Radio Majak  Blagovescensk
MRTV MNG Cojbalsan/Dalan Dzadgad/olgij                           

216:
Radio Bira (Radio Rossii) Birobidzan
Radio Tsentr Rossii RV-128 Krasnojarsk

225:
Radio Jugorija (Radio Rossii) Chanty-Mansijsk-(Angarsk)
    AM 576kHz 250kw Angarsk
MNG  MRTV  Altaj

234:
Radio Irkutskaja (Radio Rossii)RV-13 Irkutsk 250kw
Radio Magadan (Radio Rossii) Magadan
CRR-RV-471 Irkutsk 1000kw

243:
Radio Vladivostok (Radio Rossii)RV-162 Vladivostok

252:
Radio Tatarstan (Radio Rossii) Kazan(Uygur维吾尔语)

261:
Radio Chitinskaja (Radio Rossii)RV-52  Chita

270:
Radio Novosibirsk (Radio Rossii) / Radio Slovo RV-76 Novosibirsk
Radio Orenburg (Radio Rossii)RV-45 Orenburg

279:
Radio Buryatija (Radio Rossii)RV-63 Ulan-Ude
Radio Gorno-Altaj (Radio Rossii) Gorno-Altajsk
Radio Sachalin (Radio Rossii) Juzno-Sachalinsk
Radio Urala (Radio Rossii) RV-5 Jekaterinburg
发表于 2008-1-31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军用长波通信洞穿海水传军情
  上一期我们刊登过《现代战场“神行太保”———谈军用短波通信》一文,那么,在海水中潜航的潜艇是如何与陆地进行通信的呢?和水面舰艇一样使用短波通信行不行呢?

    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潜艇在深水中潜航时是不能用短波通信的,必须使用甚长波或超长波通信。物理学告诉我们,电磁波在水中有着不同于空气中的传播特性。海水对电磁波能量的吸收作用很强,但对于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又有所不同。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在海水中的衰减就越厉害。因此短波在水中的衰减是很快的,几乎无法穿过海水传播,而波长更长的长波、甚长波、超长波在海水中的衰减程度就要小得多,能够进入几十米至几百米的水中。

    甚长波通信是波长10万~1万米(频率为3~30千赫)的无线电通信,又称甚低频通信。甚长波在海水中的传输衰减较小,入水深度可达20米,主要用于对潜艇单向发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潜艇作用的不断增强,甚长波通信在海军中得到了很大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建有甚长波电台。甚长波电台由发射机、天线系统、供电设备等组成,主要用于对潜艇和远洋水面舰艇发信,是指挥潜艇最重要的通信设备。甚长波电台的规模都较庞大,其发射机输出功率小者十几千瓦,大者数兆瓦,天线高度多在200米以上,天线场地占地面积一般为数平方公里。其天线系统抗毁能力较差,在战时是敌方打击的重要目标。为此有的国家建造了车载或机载通信用甚长波电台,其天线分别用气球升举或飞机拖拽,以取得较好的通信效果。

    甚长波通信传输衰减小,稳定可靠,但是通信的频带较窄,只能传输低速电报,不能通话。此外,发信机及天线庞大,效率低,要实现全球通信,需建兆瓦级的大功率发信机和巨大的天线,投资大,运行费用高。

    由于甚长波的入海深度不能满足潜艇作战行动的要求,人们又积极开发波长更长的超长波通信。超长波通信是波长为100万~10万米(频率为30~300赫)的无线电通信,又称超低频通信。

    超长波在海水中的传输衰减很小,入水深度超过100米。超长波发信台可用于对深潜潜艇发信。1958年,美国为解决“北极星”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大深度通信问题,首先提出用超长波进行通信的设想,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试验。美国的超长波电台于198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该电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位于威斯康星州,另一部分位于密执安州,两地相距258公里,两部分可以联合工作亦可以分别单独工作。其天线总长135公里,发信机共8部,一半工作,一半备用,总功率5. 28兆瓦;通信速率极低,一般只能用预先约定意义的几个字母的组合进行信号通信,发3个字组组合的信号约需15分钟;在7000~8000公里范围内能保证对水下1 00余米的潜艇进行通信。

    虽然超长波通信的速率较低,但科学技术正不断推进着通信技术的变革。目前,科学家们又在研究既有较大入水深度,又有极高通信速度的蓝绿激光对潜通信系统。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人们在和潜艇通话时一定可以像陆地通信一样灵便畅通。


   长波是指中波广播段540千赫以下的所有频率。无线电频率的下限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5千赫作为无线电频谱的起点是被广为接受的。
许多年来,长波为无线电爱好者们所忽视,因为最为常用的通信接收机的下限只是540千赫。不过现代的新接收机大多数可以调谐到150千赫,帮故而长波远程通信又流行了起来。

   收听长波的一个大问题是噪声,电气设备、电动机等等。长波远比高一些的频率来得容易受影响,当你在家里收听时,你在整个长波段可能只能听到一种很响的“兹”的声音。并且有来自雷电的静态的噼叭声可能很严重,尢其是在夏天。为了减少噪声,许多长波爱好者使用一种可以拒绝邻近的电气噪声的室内的环形天线,还有一些人使用特殊的相移单元以削减噪声电平。

   接收的距离与中波广播相似。当信号是通过水面到达你的接收点时,可能有更大的范围,这经常出现海岸边上。在晚上可能收到数百甚至数远达千英里的信号。冬天的夜晚比夏天来得好,春分秋分时节经常有最好的传播。


Guyed mast (桅柱张索长波天线)

地点: E 6°15' 10.14" / N 46°24' 30.24"
频率: 75 千赫
波长: 4000 m
力量: 20 千瓦
呼号: HBG
传播类型: 时频信标

波电台和联合舰队问题是中苏关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国这边有人说这是苏联干涉中国主权的两个实例,也是中苏矛盾的开端之一。
我在前面一篇文章(就是关于炮击金门的)提到了这两个问题,这里具体说说。
不过这里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原始资料的问题。重放肯定有会谈的记录,但是至今没有公开,我们能看到的只有一些宣传某某人维护中国主权、不向大国低头的歌颂文章,和一些类似报告文学的东西。
官方一些的,如中央版的毛传,对此描写相当粗略:
  “苏联在中国沿海建立“长波电台”和中苏两国建立“共同核潜艇舰队”的要求,是七月二十一日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在中南海游泳池向毛泽东提出的,当即遭到毛泽东的拒绝。毛泽东把这个事件看作是苏联企图控制中国的一个严重步骤。二十二日毛泽东约见尤金,历数苏联对待中国的老子党作风和大国作风。参加这两次谈话的有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彭德怀、陈毅等。”

至于为什么这两个问题被毛泽东看作是苏联企图控制中国的一个严重步骤,至今笔者没有看到官方的详细说法。
所以在上一篇文章中,笔者同意沈志华的分析,认为那只不过是毛在炮击金门之前的一个招数。
下面我们对比一下中方的宣传和苏方的记录。
实际上宣传和记录是不能比较的,但没有办法,我找不到中方的记录,只能抛砖引玉了。


当初中国为什么不答应苏联的要求建立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复杂,一方面苏联的确有侵犯我国主权的行为,另一方面,中国领导人的心理过于敏感,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和现在已经解密的档案材料看,苏联最初没有提出建立联合舰队的问题,而是提出苏联在太平洋的潜艇能否到中国的沿海港口停泊,由中国提供相应的补给,允许艇员上岸休假,苏联政府则根据协议给予中方补偿。当时中苏签署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同盟关系,在军事上有互助的义务,事实上当时苏联对我国的军事工业的确做了帮助,因此我个人认为苏联提出利用中国沿海港口的要求并不是不合理的。之所以会遭到中国领导人的强烈反对,一是中国领导人对于国家主权问题过于敏感,甚至将苏联的建议与满清和国民党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在华驻军相提并论,二是当时中苏关系已经由于对斯大林的评价问题,建设共产主义的速度和方式问题,关于“和平共处”的理解问题,关于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等等问题而开始恶化,在这种条件下中国也不大可能同意苏联这样敏感的要求。
之后苏联又提出建立长波电台的建议,主要为了便于指挥苏联在太平洋的潜艇。当时苏联提出建立电台的费用由苏联负担7000万卢布,中国负担剩下的4000万卢布,电台归双方共同使用共同所有,日常管理费用由双方按比例分摊,在中国长驻部分苏联军人以负责苏方的指挥工作。当时苏联领导人认为这是好意,既帮中国发展了先进的无线电军事技术,又帮助中国省了钱,同时自己也方便了。但是中国领导人同样断然拒绝,主要是纠缠在电台的归属问题上。当时中国提出电台完全由中方出资建设,完全归中方所有,苏联可以按照协议规定付款使用。这点上很难说苏联当时真的就想侵犯中国的主权,主要还是没考虑到中国领导人的敏感心理,当然也离不开当时中苏关系开始恶化的大环境。
最后关于建立联合舰队。当时根据协议,苏联帮助中国发展潜艇部队,包括帮助中国训练潜艇部队人员和提供军事装备,也就是出售潜艇。这时苏联仍然希望达到前面提到的目的,就是中国允许苏联潜艇在中国港口停泊,于是就把这个与帮助中国建立潜艇舰队放到一起提了出来。这一点上苏联的确有些威胁中国的意思,但是也没有真的要控制中国军事的目的,说到底,这是不现实不可能的。毕竟中国和东欧各国不一样,赫鲁晓夫不可能天真到要毛泽东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地步。
总而言之,中苏在这些问题的分歧与交锋,在实质上远远没有咱们的主流历史教学所说的那么严重和对立,根本上还是要放到当时中苏关系总体开始恶化这个大环境里看。
参考资料:部分资料参考自北京大学孔寒冰博士著《中苏关系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发表于 2008-2-2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了
发表于 2008-2-2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学习了!
发表于 2008-2-4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100KHZ~300KHZ,听了一圈,只有个大鼻子的电台. 没意思. 这种电台可能太大太费电力,现在该淘汰了.
发表于 2008-2-4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还有相关知识吗,继续学习
发表于 2008-2-4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兴许能收到外星人的电波呢。
发表于 2008-2-17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苏关系并不是因为长波电台恶化的。其实当时陆海空军现代化哪个不是苏联人帮忙弄的,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大学(哈军工)也都是苏联专家弄起来的,武器装备,甚至军装也都是学苏联,联合舰队怎么了,长波电台怎么了,都没什么。

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苏联人也是提出一个想法,不同意就不同意呗,咱就不弄了。不能说是侵略把。真要是侵略就硬上了,说实话当时咱国家也打不过......
发表于 2008-2-17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非常不错。。。。。。。
发表于 2008-2-17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感兴趣而原来不知道的。。。。。。。。。。
发表于 2008-2-17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一罐就是两桶水?
发表于 2008-2-21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侵略么?应该算未遂吧?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