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尔﹒蔡司公司(Carl Zeiss AG)是一家制造光学系统、工业测量仪器和医疗设备的德国企业。公司的名称来源于它的创始人之一---德国光学家卡尔﹒蔡司(1816年-1888年)。它由卡尔﹒蔡司(Carl Zeiss)、恩斯特﹒阿贝(Ernst Abbe)和奥托﹒肖特(Otto Schott)于1846年在耶拿(Jena)建立。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被瓜分的缘故,原来的公司被分成了两个部分。 一家是位于上科亨(Oberkochen)的卡尔﹒蔡司股份公司(Carl Zeiss AG),它在格丁根[1]阿伦和Hallbergmoos拥有两家重要的附属工厂。 另一家是位于耶拿卡尔﹒蔡司有限公司(Carl Zeiss GmbH)。
卡尔﹒蔡司是蔡司集团(Zeiss Gruppe)的第一组成公司和卡尔﹒蔡司基金会(Carl-Zeiss-Stiftung)的两个最大的组成部分之一。蔡司集团位于海登海姆(Heidenheim)。
目录
1 历史
2 镜头设计
3 镜头
3.1 ZM 系列
3.2 ZA 系列
3.3 ZF 系列
3.4 ZK 系列
3.5 ZS 系列
3.6 超级旋转镜头
4 声誉
5 外部链结
6 注释
[编辑] 历史
卡尔﹒蔡司有限公司的历史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耶拿,当时那里是全球最大的相机产品基地。蔡司﹒依康(Zeiss Ikon)正是这些许多品牌和厂商中重要的象征。1849年,卡尔﹒蔡司在耶拿建立了蔡司精密机械光学工厂。战后,德国被美俄瓜分后蔡司公司被分列为三块。
美国虽然早和苏联在雅尔塔密约中谈好分割德国的条件,耶拿位于东德,应该由苏军占领。 但是巴顿将军的第三军团,还是越界侵入了德东:耶拿和蔡司公司的工厂所在地德累斯顿(Dresden)。
在巴顿将军胁迫下,以“协助”为名,把一些技术人员和设备,并且在最快的速度下,连夜彻走,移转到自己属地,德西。 于是原属东德耶拿的127名科学家与工程师,被掠夺至上科亨(位于德国西南部)和Braunschweig等德西美国占领区。
同时也把卡尔.蔡司基金会移到德西美国占领区的斯图加特(Stuttgart),成立Carl Zeiss AG。此蔡司即为目前我们我熟知的蓝色标签Carl Zeiss。
当苏联军队接收耶拿时,只剩空荡荡的厂房和一些美军带不走的一流光学玻璃和生产机具。苏联就以战争赔偿为理由,把这些剩下的资源掠夺运回苏联、乌克兰、基辅。苏联抵达耶拿后,立刻查封蔡司厂所有机器以为战争补偿物资,并将一部份留下来的科学家用飞机运回俄国为俄国光学工业效命数年之久。
但是耶拿和德累斯顿毕竟身为光学器材生产重镇已长达近一世纪,就算被美、苏两国掠夺一空,但是很快的,当地留下的技术人员重新在东德耶拿恢复了蔡司公司工厂,称为Carl Zeiss Jena,以和西德的Carl Zeiss AG区别。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德蔡司Carl Zeiss AG在德累斯顿及周边地区的公司尽力发展一些新的技术,例如工业自动化用产品。
但是西德蔡司Carl Zeiss AG仍然是一家镜片毛胚制造商,至今为止,尚未制做出相机,连蔡司﹒依康(Zeiss Ikon)一系列,也都是由日本cosina所主导的,故没有一套完整的卡口(mount)与机身(body)。
西德蔡司Carl Zeiss AG旗下的康太克斯(Contax)品牌已卖给日本的京瓷集团(kyocera)的八洲光学(yashica)。 kyocera基于自身既有的技术,更发展出contax 645 / Contax / yashica mount(c/y卡口) / N mount(N卡口)等各种不同的卡口系统,之后更推出全世界第一台Kodak Model 135的全片幅数码单反Contax N Digital。
以西德蔡司Carl Zeiss AG为名的产品,电子技术皆由日本方面研发。西德的Carl Zeiss AG部分最多只有做到测光(Metering),连自动对焦 AF的技术,皆由日本的京瓷集团(kyocera)以及旗下的八洲光学(yashica)。Carl Zeiss AG并没有掌握到这些技术。
潘太康(Pentacon)和百佳(Praktica)是属于东德蔡司Carl Zeis JENA(CZJ),与西德蔡司Carl Zeiss AG无关。 而此工厂所生产的镜头,皆标示著 Carl Zeiss Jena (有些还加标 DDR),相当容易分辨。并自成一套M42系统的相机,与另一套Pentacon Six(P6)的中片幅系统。蔡司有生产太空望远镜的镜头。
[编辑] 镜头设计
从二十世纪初以来,到二次大战分裂之前,蔡司发展了几种镜头设计(从广角至望远排列):
Distagon:为逆焦式的广角镜头设计,主用于18mm至35mm,特色是变形轻微且中央解像力高。
Biogon:为对称式设计,专用于连动测距式(RangeFinder)相机,解像力平均,但失光明显。
Hologon:专用于超广角的连动测距式相机,但比Biogon有更明显的失光,需用滤镜校正。
Tessar:“天塞镜头”,为标准的镜头设计,主要以四片三组镜片构成,特点:低变形且轻薄。
Planar:标准广角到135mm中望远的镜头设计,是6片四组镜头的全对称高斯式,起初只有f/4.5。今日Planar镜头已作到f/1.4。Planar的特点是色差修正完善,对称设计,变形极低。Planer为保罗﹒儒道夫于1896年所设计。
Sonnar:中国大陆音译为“索纳”,为中望远(135mm)至望远(250mm)的设计,特色是无球面像差,失光极微,变形低至肉眼无法辨识,但色散须以APO修正。为1931年蔡司光学设计家路德维希﹒雅可布﹒贝尔特勒发明。Vario-Sonnar为衍生自Sonnar的可变焦设计。
Tele-Tessar:为衍生自Tessar的超望远(250mm以上)设计,特色是无球面像差、变型极低、失光极轻微且镜片组成极少,最低镜头数是300mm F/2.8,只用了7片镜片。
Mirotar:为超望远的反射式镜头。有一般摄影用的500mm f/8以及太空用的500mm f/4.5与1000mm f/5.6。
Super Achromat:为目前消色差能力最好的镜头设计,只用于哈苏相机(Hasselbled)。
Mutar:1.4x,1.7x加倍镜,用于Rolleiflex 双镜头反光照相机、Rollei 16微型相机,目前只用于索尼的数位摄影机。
Mutargon:减倍镜(又称广角镜),目前只用于索尼的数位摄影机。
T*镀膜:为多层式防反光镀膜,为蔡斯与禄莱(Rollei)所合作开发。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切研发与创新等相关技术,就由日本的京瓷集团与Cosina所主导。
至此,Carl Zeiss AG,在照相机产业里,除了仅为Contax制作少数的交换镜头以外,其余部份,已全由日本发展。
[编辑] 镜头
[编辑] ZM 系列
ZM系列镜头M卡口适用于M Mount旁轴相机,例如柯尼卡公司的Hexar RF (使用 KM 卡口)、Cosina Voigtl?nder Bessa RxM/RxA 系列 (使用VM 卡口)、[Rollei(禄莱)] 35RF、Epson 公司的数码相机 RD1(机身基于Cosina Voigtl?nder Bessa)、莱卡M系列。
少数镜头由德国的蔡司公司手工制作,绝大部份由日本的[Cosina 柯西纳]公司制作。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8 15 mm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8 21 mm
Carl Zeiss C Distagon T* 1:4.5 21 mm
Carl Zeiss Biogon T* 1:2.8 25 mm
Carl Zeiss Biogon T* 1:2.8 28 mm
Carl Zeiss Biogon T* 1:2.0 35 mm
Carl Zeiss Planar T* 1:2.0 50 mm
Carl Zeiss C Sonnar T* 1:1.5 50 mm
("C" 代表 "兼容 compact" 和 "经典")
Carl Zeiss Sonnar T* 1:2.0 85 mm
[编辑] ZA 系列
ZA系列镜头,是sony公司与zeiss公司联合制作,其中光学镜片由zeiss提供,电子系统由sony设计。包括:
Sony α Carl Zeiss Planar T* 1:1.4 85 mm ZA [SAL-85F14Z]
Sony α Carl Zeiss Sonnar T* 1:1.8 135 mm ZA [SAL-135F18Z]
Sony α Carl Zeiss Vario-Sonnar T* DT 1:3.5-1:4.5 16-80 mm ZA [SAL-1680Z]
Sony α Carl Zeiss Vario-Sonnar T* 1:2.8 24-70 mm ZA SSM [SAL-2470Z]
Sony α Carl Zeiss Vario-Sonnar T* 1:2.8 16-35 mm ZA SSM [SAL-1635Z]
[编辑] ZF 系列
ZF系列是自Contax的RTS卡口,改装为尼康的F卡口,与AI-S相容,无电子讯号,手动对焦。
在光学结构上与Contax的RTS系列、ZK系列和ZS系列相同,由日本的[Cosina 柯西纳]公司制造。
ZF-I系列镜头能够胜任工业上频繁的使用,而ZF-IR系列则设计用于红外线。
Carl Zeiss Planar T* 1:1.4 50 mm
Carl Zeiss Planar T* 1:1.4 85 mm
(与Minolta /Sony α 85mm F/1.4无关。)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0 35 mm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8 25 mm
Carl Zeiss Makro-Planar T* 1:2.0 50 mm
Carl Zeiss Makro-Planar T* 1:2.0 100 mm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 28 mm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8 25 mm ZF-I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 28 mm ZF-I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 35 mm ZF-I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8 25 mm ZF-IR
Carl Zeiss Planar T* 1:1.4 85 mm ZF-IR
[编辑] ZK 系列
ZF系列是自Contax的RTS卡口,改装为Pentax的 K卡口,无电子讯号,手动对焦。
在光学结构上与Contax的RTS系列、ZF系列、和ZS系列相同,由日本的[Cosina 柯西纳]公司制造。
Carl Zeiss Planar T* 1:1.4 50 mm
Carl Zeiss Planar T* 1:1.4 85 mm(与Minolta /Sony α 85mm F/1.4无关。)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0 35 mm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8 25 mm
Carl Zeiss Makro-Planar T* 1:2.0 50 mm
Carl Zeiss Makro-Planar T* 1:2.0 100 mm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0 28 mm
[编辑] ZS 系列
ZS系列是自Contax的RTS卡口,改装为M42镜头卡口(Pentacon/Practica/Pentax screw mount)。为相同的无电子讯号,手动对焦镜头。
在光学结构上与Contax的RTS系列、ZF系列、和ZK系列相同,由日本的[Cosina 柯西纳]公司制造。
Carl Zeiss Planar T* 1:1.4 50 mm 。(与Minolta /Sony α 85mm F/1.4无关。)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8 25 mm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8 35 mm
[编辑] 超级旋转镜头
这些是为35mm画幅的相机所设计的360°视角镜头(基于蔡司的中画幅镜头设计)。支援的卡口包括:佳能的EF、尼康的F、Sony Alpha/柯尼卡美能达/美能达的 A 卡口,其它卡口的支援尚在考虑中。只能通过手动对焦,没有电子触点,在德国或者乌克兰制造。
Hartblei Superrotator Carl Zeiss Distagon T* IF 1:4.0 40 mm
Hartblei Superrotator Carl Zeiss Planar T* 1:2.8 80 mm
Hartblei Superrotator Carl Zeiss Makro-Planar T* 1:4.0 120 mm
[编辑] 声誉
虽无电子等先进的技术,但仍能使用其百年历史,与商业化而让渡商标权,往往与昂贵的标价,联系在一起。
蔡司Carl Zeiss AG真正制作的产品,其实极少。
研发,也仅限于19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其后就未曾拥有过,现代化的电子科技。
蓝色的蔡司商标一直被认为,是一流、并拥有创新的尖端科技的。
2005年4月27日,蔡司公司宣布与诺基亚(Nokia)公司在相机移动电话市场,给予商标的使用权。但其制造商并不是卡尔.蔡司Cral Zeiss AG,而是秘密由“第三方公司”制造。蔡司Carl Zeiss AG于移动通信的部分,亦未曾参与,其研发及制作过程。
第一款产品诺基亚N90已经面市。其他已面市的机种为诺基亚N73、诺基亚N93、诺基亚N95。在07年第四季度也将上市,500万画素镜头,标识卡尔蔡司Cral Zeiss AG商标的手机诺基亚N82。(可对照新闻发布时间)一如往常,由第三方公司所制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