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hd - 

两千年前的战争遗留,三棱镂空青铜箭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0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我少见多怪了,不好意思。
我总觉得这种套筒式箭头制作比较复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hd 于 2009-1-10 00:52 发表
不是鸣镝

请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迁不朽之作《史记》,其中的《匈奴列传》记载了“鸣镝”的来历,大概如下:秦末汉初,冒顿做了匈奴太子后,其父又和所爱的女人生了一个弟弟,于是他失宠,并且,父亲想废掉他,把他送到月氏国做人质。刚到了月氏国,他的父亲就向月氏国发动了攻击。明摆着父亲这是要置他于死地。他偷了匹快马侥幸逃回。回来后父亲明里没有摊牌,让他做了万骑之首。于是冒顿乃作鸣镝,鸣为响声,镝为箭头,鸣镝就是响箭,它射出时箭头能发出响声。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于是又射其马,射其爱妻,左右皆跟其发射。最后冒顿和父亲打猎,用鸣镝射杀之,左右跟从射杀之,“遂尽诛其后母与弟及大臣不听从者”,自立为单于。文献上还说,至冒顿“匈奴最疆大”。
  鸣镝由镞锋和镞铤组成,缝补一面中起脊,以免弧内凹,镞铤横截面呈圆形。具有攻击和报警的用途。在内蒙古鲜卑墓葬中多有发现.

[ 本帖最后由 whd 于 2009-1-11 23:33 编辑 ]

杆断了的辽金时期的鸣镝

杆断了的辽金时期的鸣镝
IMG_6237.jpg
IMG_623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汉武大帝》中,高发扮演的那个单于,很残忍很没人性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工艺达到了当代科技先进水平。

好宝贝。可以玩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保存这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