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到69式8倍炮队镜,不得不从它的兄弟-63式8倍炮队镜说起。63式炮队镜最早由西安248厂,就是西北光学仪器厂在63年设计定型,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投入批量生产,而此时的解放军炮兵部队,急需装备炮队镜。1966年,当时的第五机械工业部(就是兵器工业部的前身)将此任务交由南京的528厂完成。此时的528厂刚刚划归五机部,命名为南京炮队镜厂,技术力量不是很强。528厂克服种种困难,当年就生产定型63式8倍炮队镜(工厂代号23a产品),1967年投入批量生产,并迅速装备部队。部队使用后,提出不少关于改进产品的意见。主要是:1、操作一定时间后,观察手感到有些眼睛发花,头晕。2、高低转螺、方向转螺经常失调,并有抖动现象,影响观测。3、3千米以外目标模糊失真,不能满足远程火炮需要。4、密封性差。针对这些问题,1969年,528厂对63式8倍炮队镜进行了改进,试制出23a-1产品,并于1969年8月定型,命名为“69式8倍炮队镜”。23a-1产品,除保持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操作架设方便等优点外,还增加了测距立标和定向磁针,初步解决了炮队镜测量目标距离和定向问题,使产品在2千米内,能保证一定的测距精度。由于69式8倍炮队镜比63式炮队镜具有更多的功能,很快受到部队重视。五机部在下达1971年生产计划时,增加了生产试制23a-1产品101具的任务。
69式炮队镜虽然在功能上优于63式炮队镜,但其质量却不够稳定。因此解放军炮司在1970年召开的会议上提出,若不解决测距失调问题,就不能装备部队。而要解决测距失调等问题,其工作量相当于重新研制新产品,短时间内是无法实现的。为避免浪费,528厂向五机部提出书面报告,要求修改计划,建议1971年先投入少量生产(由101具改为20-30具,总计划不变,减少的23a-1产品由23a产品补足),经部队试用后,再考虑生产。同时要求五机部明确指示,1971年是否把69式炮队镜继续作为科研项目,解决其测距失调等问题,是否把现有69式炮队镜作为定型产品长期生产。由于五机部的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工作均由军管会负责,没有明确答复,致使69式炮队镜未能投入批量生产。
69式炮队镜因此夭折了。
[ 本帖最后由 qzq0205 于 2009-2-28 15:3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