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力铭
在使用中你会发现一些望远镜会强于另一些。通常口径较大的望远镜比较小的一只能收集更多的光线并提供更高的分辨率,所以口径大的望远镜总会明亮一些,清晰一些。望远镜的倍率同样重要。使用望远镜就是为了“放大”远处景物。而倍率大的望远镜一般能比小的望远镜能提供更多的远处景物的细节。用什么办法来比较不同口径和放大倍率的双筒镜的性能呢?有两种著名的双筒镜性能的指标,一种指标称为可见度系数 Visibility factor ,由加拿大天文学家 Roy L Bishop 提出,加拿大皇家天文学会的观察者手册 Observer' s Handbook 发表,另一种叫作黄昏系数,由德国蔡司光学公司发表。由于两种系数都试图用望远镜的倍率和口径表述其性能,所以以上系数又叫望远镜指数。
望远镜的可见度系数可用镜肩上印制的乘号两边的两个数字相乘求得。德国的黄昏系数可用这两个数字的乘积求开平方的方法取得。所以只需知道一部望远镜的倍率和口径就能大致判断其效能。由于两种指标对倍率和物镜直径都有相等的权重。所以无论是加拿大皇家天文学会还是德国蔡斯公司都认为望远镜的口径和倍率对于其性能有着相同的重要性。黄昏系数更精确地表达了不同口径和倍率的望远镜之间性能上的差异。而可见度系数使用起来更直观,计算也更简洁。所以本文以可见度系数为例简介望远镜系数的用途。
望远镜指数反映了望远镜特别是在在暗光条件下的观察效能。使用望远镜系数大的望远镜能比使用小系数的望远镜在黎明、黄昏等不良照度下获得更多的景物细节。这也是蔡斯公司使用“黄昏系数”来命名他们的望远镜指数的原因。在这里应特别注意区别望远镜指数同量度系数的关系。黄昏系数大的望远镜并不一定比黄昏系数较小一只亮,而亮度高的望远镜不见得能比较暗的一只看到更多的东西。这与人眼的生理特点有关。在一定的照明条件下,人眼能否发现目标与景物同背景的对比度关系很大。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加大望远镜的倍率会使视野变暗,这样原来淹没在明亮背景里的微弱光点就凸现出来了。这和粉笔在白墙上写的字不易看到,而浅得多的黑板上的白灰却清晰可见是一个道理。而且人的感知就有对数特点,尽管景物和背景的照度被削弱了相同的倍率,但是他们引起的主观亮度的改变却不一样。所以暗光条件下倍率在一定范围内加大往往会得到提高景物与背景的对比度,从而使肉眼有更好的观察条件。另外,在一定对比度的条件下,区别于胶卷成像,较大的物体更容易被肉眼发现,而细小的物体则往往会被忽略掉。这点可能与感光细胞能通过相互关联来提供景物信息的特点有关。所以在较暗的条件下,通过口径和倍率都比较大的望远镜能看到更多景物的细节。而亮度系数反映的是视野的亮度,虽然明亮,但视张角较小、对比度较差的物体往往会被淹没在相对明亮的背景中。这点在实际天文和地面观察中的到了充分的验实。因此 Bishop 把他的望远镜指数叫做可见度系数。
望远镜指数还反映了望远镜的规格和用途。下图是天空出版公司1996年出版的可见度系数示意图,纵座标代表望远镜倍率,横座标代表用毫米表示的口径,蓝色的斜线代表出瞳直径,十字线上黑点代表常见的望远镜的规格,红色的弧线是可见度系数等效线。从图可知理想的出瞳径在3-7毫米之间。用途最广便于携带的7X30,7X35,8X30,8X32望远镜指数在210-260之间,高光力型的7X40,7X42,8X40,8X42望远镜指数在280-340之间;选择手持望远镜口径或倍率上限的望远镜指数介于350-500之间;望远镜指数在此以上800以下的用于天文和远距离观察等,已不适合手持,应尽量使用三角架;指数800以上的几乎以无手持可能,通常用于天文、观景等特殊用途;而指数在1600以上的望远镜基本是固定式的大型观察镜了。
值得指出的是,Alan Adler 根据使用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望远镜指数:天文指数 Astro Index 并在天文和望远镜上发表 Sky & Telescope ,他认为天文观察中倍率比口径更重要,所以他给了倍率更大的权重。具体计算方法是望远镜口径的平方根乘以倍率。他的天文指数被俄罗斯人采用,并标注在贝戈什 BAIGISH 望远镜的宣传网页上,但使用了twilight“黄昏”一词。
简介望远镜指数 增望远镜效能和黄昏系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0-13 20:36:4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