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盗] 给这板块充充数,灌半滴水——没见到的《无间道》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19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原盗] 没见到的《无间道》 :)

(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学最近某些影片打乱时间顺序的做法,先发后记 :) 。)

[后记]灌半滴水…… :)

清明时节水纷纷……在网上陆续灌上去的《没见到》这一滴水,到清明节左近,大概已经灌了大半滴。 :)

《没见到》的大结构和主要内容,其实早在它出现在网上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大半部分,后面出了小部分补充内容,其实更主要的都是标题起名和段落划分的工作,但是由于日常工作用脑劳心费力都实在太多,所以后来一直没有状态来整理成章节然后上传——工作对于生活的侵蚀可略见一斑……

这是关于另一部电影的不完全娱乐手册,以前拿过更短的一部电影,对其进行过更加庸俗无聊的拆卸…… :)

第二次尝试这种东西,但自己觉得是换了另一种形式,虽然内容还是没长进。 :)

这似乎同时还是一个唯恐人脑不乱的实验…… :)

目的是建一个小小的、非常简单的迷宫,迷宫的节数应该是远远小于 10 x 10 的……

之所以这么简单的东西还要说成是迷宫,是因为它具有一点点迷宫的特质——无论看任意哪一面墙,或者随便看哪一块砖头,好像都长得一个模样似的…… :)

而且,因为您是站在迷宫上方的云朵里,居高临下地看的,所以随便您跳着看,先看哪面墙或哪块砖头,似乎都行……当然,顺序着看,也许更好……也许更晕。 :)

附: 有哲人说过一些话,大意如下——如果某人写了自传,那么一般是不能看的,因为肯定会有虚构,而且从推理上想,其中一定是美化居多;要看这个人的实质,最好去看该人给别人写的传记,那里才会有那个人真实的一面存在(包括其真实态度)……

后来发现这也不一定准,写别人的故事,仍然可以造假——从情节到作者表达的态度,没有一处不可以造假的……

因此,本菜鸟之所以只重复地写别人的故事,只不过是因为——自己根本不会讲故事——讲故事和改故事,好象完全是两回事…… :)

发表于 2004-5-19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盗] 没见到的《无间道》 前言:

一天,看见电视上有位先生(不提名字了吧,这位先生和大多数名人一样,总能得到毁誉参半的评价,不过一般人似乎通常也是一样 :) )讲故事性文学作品能够做到富于魅力的原因——其中之一是“两难性”,其二是“未定性”,还有没有其三其四本菜鸟没往下听,节目结束了……听到了估计也听不懂,本菜鸟原来就毫无文学基础,所以对“两难性”和“未定性”也只能做字面上的理解…… :)

忽然想到不久前完结的《无间道》系列三部曲,似乎就是包含了一些“两难性”和“未定性”。

“两难性”不用说了,本菜鸟虽然看过的电影很少,不过也大概知道卧底角色本身就都处在“两难”的位置中——害怕被敌方识破所以不能对自己一方毫无作为或者过于手软,但又不能太投入敌方的角色……

至于“未定性”,似乎三部曲中都有,尤其第三部的叙述结构和情节搭建都让部分“解析”、“揭密”的文章在网上局部流传起来,然而本菜鸟看了若干篇后发现,虽然观点各异,但似乎并没有一种足以提供终极答案,有些情节的解释似乎始终只好归于“未定”。这种结果,可能是近年来并不多见的现象。

本菜鸟自己一向不认真,也就更无法提供任何答案了。 :)

部分媒体对它的看法大概是——这是一部前后风格统一、演员阵容强大的系列影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也许会见证到它成为(或者已经成为)香港影坛的一个传奇,而今后几年的某些类型影片也许多多少少会受到它的影响;另外,由于梁朝伟在近年各次大奖上的强劲风头,使得其他几位参与此片的华人影帝广泛地受到观影者给予的深切同情——没有办法,谁让大奖们都只设置给相关奖项一个名额呢……

总之,至少这是一系列让本菜鸟至今还有印象的影片。所以,就让它这么“未定”下去,不是也很好么?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9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盗] 正文:

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万死千生业感如是,动经亿劫求出无期,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次坏转寄他方,他方坏时展转相寄,此界成后还复而来,无间罪报其事如是……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故称无间。 ——《地藏菩萨本愿经》

(本菜鸟注:以下所有叙述,都基于《无间道》系列片国语版正版光碟的正片内容,为了更加……起见,本菜鸟参照的是 VCD 国语版。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9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盗] 《 没见到 1.1 》 ——黄警司的怀疑、“梁长官”、林国平

2002年11月某日,黄志诚警司根据其秘密派入韩琛集团的卧底探员陈永仁的情报,围捕正在与泰国某毒品集团进行毒品交易的韩琛集团,然而行动失败……但同时毒品交易也不成功,由此暴露出双方都有卧底的事实,更激发两方清除各自“内鬼”的决心……

时间:2002年11月某日,地点:警署总部……

“梁长官”正在和黄警司谈话。

“梁长官”:“我们决定把小刘从CIB 情报科升到内务部,再派他来重案组上班。小刘还年轻,我希望你多教他两招。”

黄警司(笑):“我的人有什么纪律问题,要劳驾内务部来查?”

梁:“前两天韩琛的案子跟丢了,你不是也打过报告怀疑有内鬼么?那你应该知道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

黄(还是轻松地笑,或者……故作轻松?):“……其实我知道为什么要做内部调查。这我没意见,如果从 CIB 挑人,我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不过如果有比小刘更合适的人就好了。”

“小刘不合适么?”

“没什么,我只是觉得,调查应该从我们重案组和CIB 情报科两个机构内部都同时进行,不应该只查重案组不查CIB。”

“你怀疑CIB可能有问题?”

“对,而且我觉得—— CIB出问题的可能性比我们这边还要大。”

“为什么这么说?”

“那天晚上我们叫CIB的人和我们一起加班跟韩琛的案子,我们主要负责现场监视、汽车跟踪和等我接到卧底线报之后去执行具体的抓捕行动,CIB那边主要负责无线监听、频道追踪、情报收集和管理通讯。现在是因为情报外泄才导致行动失败,所以我觉得CIB情报科泄密的嫌疑比我们更大。我的卧底刚发来消息说龙骨滩收货,我们就派人赶去龙骨滩增援,但是我们采取的行动很快被传给了黑社会,他们比我们先一步把整批货扔进海里……消息基本上是当时就泄露的。”

(闪回。黄警司布置当晚的任务:“情报科的同事负责监听、追踪和管理通讯,重案组的同事呢就等我接到卧底线报之后去抓捕……这几个就是今晚的主角:韩琛、陈永仁、滴露……大家行动。”)

“嗯……你有没有怀疑什么人?有什么线索么?”

“表面上看,真的是一点头绪也没有……不过,等一下……”

黄警官沉默了半分钟。

梁:“想到什么?没关系,有什么话直说。”

“没什么,一点小事——按纪律来说,办案期间不应该使用私人电话,那时候私人话机应该都集中放在一起,原则上不能使用的。我记得那天晚上重案组的人都很守纪律,但是CIB有两个人用过私人电话。”

“……是谁?”

“一个是CIB的探员,叫林国平。平常我们不熟,但是那天我们发现我们的频道被黑社会追踪,于是换了频道,那后来林国平接了个电话,所以现在我对他有点印象……当时因为我正在紧张工作,很不耐烦,我觉得他通话的时间超过了我的忍耐限度,就向他嚷嚷了两句。”黄警司说到这里,笑了一下。“……可能是吓到他了,他后来也没向我解释他的电话到底有什么重要内容非接不可。”说到这里,黄警司有点若有所思……

(闪回。陈永仁发回密码通知黄警司警方频道被韩琛监听,黄警司临时通知警员们将频道从454876转到456855。韩琛监听不到警方频道,打电话给林国平,手机铃声大做,林国平不得不在众目睽睽下站起来说“对不起”,一面仍然冒着被上司责问的危险去接电话,低声说:“为什么不用步话机,不知道转换了频道?”——这时黄警司和其他人当然听不到了。但这时的黄警司警惕而严厉,他远远地责问:“说完了没有?”林国平抢着低声说了一句:“456855。”——黄警司当然还是不可能听到这句,而且,显然,任何其他人也都没有听到。但黄警司还是紧接着厉声责怪:“还说!”引得设备旁边的一二警员不禁侧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9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盗] 《 没见到 1.2 》 ——黄警司的怀疑、“梁长官”、刘健明

“……那另一个用过私人电话的人呢?”

黄警司轻松了一些:“……就是小刘,不过他的那个更无所谓一些,因为是在临办案之前打的,办案期间小刘倒没有动过电话……”说到小刘,黄警司又是轻松地一笑,刘健明这个年轻人身上似乎是有那么一种能让人轻松的东西:“本来小刘也是那天在现场办案的警员,内部调查正好查的又和那天的事有关,所以他可能不太合适,但是我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如果从我们重案组选人做内部调查,我倒觉得张警官不错,虽然有时候性子直,但是我比较信得过他……不过——可惜,围捕那天他也在场,所以也不合适。”

(闪回。黄警司说“开始行动”后,余人都在准备器材,刘健明踱了出去打电话,黄警司跟上去拍拍他的肩膀:“不好意思啊这么往来找你。”“噢,黄警官。”“你镇住啊这案子事先要保密的。”刘健明作抱歉手势,打电话说:“喂……叫爸爸接……哎爸,我没时间回去吃饭了。”电话那头正是韩琛笑答:“饭做了总得吃吧,下班了打给我,我给你热热。”通完话,刘健明再次拿自己的电话向黄警司示意抱歉,意为不好意思不该在这时候打电话。黄警司一笑了之,离开……)

(再闪回。刘健明一开始就用追踪设备发送短信到韩琛新换的手机上,内容是警方第一次使用的频道。刚发送完,就感觉到黄警司转了过来,居高临下双目炯炯正待望向他的键盘和屏幕。刘健明下意识地一惊,立刻摘下耳机,却听到近在身旁的林国平猛地宣布道:“注意,麻雀来了,麻雀来了。”监视器上韩琛和手下刚好到达大楼底层。黄警司闻言立刻转身,开始紧张地指挥跟踪围捕……)

(本菜鸟注:林国平那时是否已经推测到刘健明也是黑社会卧底了呢?……似乎无法确定。此前在另一个案子中,他曾经似有意似无意地试探过刘健明:“哎,有两下子。你怎么知道那个护照工厂是阿毛开的?”刘健明还没想到如何回答,电话响了,重案组通知他们晚上加班,到现场后才得知是去围捕韩琛……)

“好,你的意见我们会考虑。但是其实我们也物色了很久想找人充实内务部,现在还没有更好的人选,我们想过调保安科的杨锦荣过来帮忙,不过这个月他都在放大假。而且,还不太肯定他合不合适……”

“杨锦荣?是那次抓住韩琛手下用烟灰缸砸沈澄手下的那个杨锦荣?”

“没错。有一次他还阻止你去抓沈澄,后来是不是证明那次本来就不是什么交易?……你觉得他怎么样。”

“……对不起,长官,不清楚……不过可以让他试试。”

“那等他休假回来我和他说一下……小刘在CIB破了不少案子,所以目前只能还是让小刘来查。 OK ?”

(闪回。“梁长官”在警察高尔夫球俱乐部谈话对刘健明说:“我和老张、老陈物色了很长时间了,你是最合适的人选,在情报科破了不少案子,调去内务部,有机会接触管理层,这个机会很难得……” 刘健明一杆将球打到了很“长远”的地方……“梁长官”顺势鼓励道:“对了,凡事要看长远一点……”他还不知道,看得越长远,刘健明想“洗底”或说想去掉过去的痕迹“做回好人”的愿望就越强烈……)

“没问题,我会支持他工作。”黄警司仍然是举重若轻地一笑。“另外,小刘一开始说过10分钟一定能追到韩琛和他手下人的电话,但是整个办案过程中负责追踪的他和林国平什么也没追到……按一般规律,这算不算正常现象?”

(闪回。跟踪失败的那天晚上。黄警司:“小刘,韩琛和他手下的手机电话有没有打过?”刘健明:“没有。应该换了电话。”张警官:“不是随机搜索这一区打出的电话?”刘健明:“正在搜索。这一区现在有 6500 多个手机电话接通了,光是山东街 12 个收发器就有 267 个电话在用……10分钟,一定能追到。”黄警司:“做得好。”刘健明:“谢谢。”然而……当天晚上所有有效的消息实际都是陈永仁提供的,情报科的追踪设备对警方搜集情报来说几乎形同虚设,但却起了其他的作用……)

“梁长官”:“这你得问情报科……不过案子办不成的情况经常有,你们重案组不是也晚了一步,让韩琛的手下把整批货都扔到海里了?”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9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盗] 《 没见到 1.3 》 ——刘健明的思路、黄警司

第二天,刘健明以内务部工作人员身份到重案组上班,发现重案组的人看他的眼光都很审慎。黄警司正在阳台吸烟,看见他就热情地招呼:“小刘,来来来……”

刘健明走上阳台,黄警司关上阳台门:“要不要来一根?”

“不了,谢谢。”刘建明摆手。“他们看我的时候怎么都……”

“嗨,这个时候派你来,谁都知道是查内鬼……不过他们谁都想查出到底谁是那个内鬼。”

……

“有什么线索?”闲话两句之后,刘健明问。

“不知道……两天前呢我的卧底差一点就查到这个内鬼是谁,不过可惜被他跑掉了。”

刘健明想起那晚在电影院被人跟踪的情形,现在想来仍然有点惊心动魄。他再次感到了黄警司往往在无意识中对他造成的那种强大的威胁(黄警司自己真的一点都没有意识到?……)。后来在他电告韩琛:“茶不到那个卧底是谁,但是我知道他现在在哪儿”的时候,他是不是已经想到黄警官也许会因此出事呢?他最终导致黄 Sir 出事,到底是有意的还是意外呢?……

(闪回:《无间道3》。刘健明的臆想——他和黄警司、陈永仁三人“坐在医院里”……黄警司对陈永仁说:“小刘能帮上忙。”陈永仁:“你还相信他?不是他你也不会出事。”刘健明:“那次是意外。”陈永仁:“你不是很想让我们死么?”……刘健明:“我想做好人。我不知道会搞成这个样子。再给我一次机会吧。”陈永仁:“对不起,我是警察。”世事轮回,即便在想象中也难逃如此——陈永仁的枪口又一次以那个很“经典”的姿态停在了刘健明发烫的额头上。)

“不过我想韩琛要出货呢他一定会再找这个内鬼的,我看盯着韩琛应该行。”黄警司爽快地回答。

“有道理,多教我两招。”刘健明思考着点了点头。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句话间接害了黄警司自己——因为在刘健明奉韩琛命令追查集团内鬼追查到一筹莫展的时候,也许就是由此才想到盯着黄警司来查出警方卧底的——派林国平等3名CIB跟踪得知黄警司神神秘秘地坐地铁过海上了粤海XX大厦24楼之后,刘健明打电话给韩琛说:“还不知道那个内鬼是谁,但是我知道他现在在哪儿……”然后把大厦地址说给了韩琛……)

两人又交谈了几句。(本菜鸟注:此处对话适当略过,详见电影《无间道1》。 :) )

“这重案组的咖啡啊,是整个总部最好的,小刘你也来一杯……”黄警官说……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9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盗] 《 没见到 1.4 》 ——韩琛、胖子

韩琛正在摆弄手中的咖啡杯子,一面若有所思——当然是正在想那天是谁走漏的风声,招惹来那么一大帮警察,还坏了他的好事。

“不好意思害得琛哥损失了几千块。”黄警官的话刺激得他不善……说“几千块”至少就是几千万了……这个黄志诚,毕竟是个警察,迟早也得想办法对付了他……不过,对付他之前最好就能找到那个内鬼到底是谁,以免再坏了我的事……当然在迫不得已要对付他的时候,看看谁不在场或者谁不肯上手也可以查出那个内鬼,不过这事还得再好好计划一下才行,对付警察可是大事……

“进来。”韩琛一面思考一面也没闲着,他正在逐个约见“公司” 里那天晚上参与行动的手下。“滴露”刚从房间里出去不久,下一个进来的应该是胖子。

“胖子,你跟了我多久了?”韩琛等胖子坐定以后笑着问。

“……好几年了,我都不记得了,琛哥。”胖子唯唯诺诺地答道,一面回想:快十年了吧……

(本菜鸟注:见《无间道1》片头韩琛指使手下7名“底子最干净”的年轻人潜入警察部时,接韩琛香火钱给寺庙布施的人,和端来7杯酒给那7名年轻蛊惑仔的人,都是同一个人——胖子。 :) )

“有5年多了吧。”韩琛说。

“琛哥说是几年,那就是几年。”胖子奉承道,但是心里狐疑:琛哥为什么要把我入会的年限减一半?……

(本菜鸟注:阿强死前转述他和韩琛的会面时说——“那天琛哥叫我去他办公室,问我:‘阿强,你跟了我几年了?’我哪儿记得啊。琛哥说:‘有5年了吧。这些年你干得不错。如果现在告诉你公司里有内鬼,你敢不敢杀了他?’……”但是在91年,阿强偷车被学警陈永仁逮住时就说:“知道我是谁吗?尖沙嘴韩琛的头马、迪露的头马。”95年,阿强还随韩琛去泰国,也算出生入死了……阿强跟韩琛就算不是10年以上,也是7年以上了……韩琛为什么喜欢把手下人入会的年限减少,原因不祥。 :) )

(同样,韩琛会见陈永仁的时候也问过:“跟了我多久了?”陈永仁回答:“3、4年了吧。”韩琛打趣:“有那么长么?不觉得啊……”而陈永仁却想起自己是从97年倪永孝出事之后就开始跟阿强和跟韩琛,已经该有5年多了,至于自己为什么下意识地迎合韩琛喜欢把手下人入会的年限减少的习惯,他自己也不清楚……)

“公司里有内鬼,你也知道了吧?” 韩琛微笑。

“……知道。”

“如果能找到那个卧底,你说该怎么办?” 韩琛继续微笑。

“……查出他是谁,让他消失……不过我只是小弟,我不知道琛哥你……” 胖子更加唯唯诺诺地答道。 “有这句话就行了,我没看错你。”

……

“那没事我先走了,琛哥?”

“好。”韩琛的口形定格在那个“好”字上,持续微笑,直到目送着胖子起身、转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9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盗] 《 没见到 1.5 》 ——韩琛、胖子、泰国人

“等一下。”韩琛忽然想起了什么。

“琛哥还有什么吩咐?”

“公司里除了我和你还有谁会泰国话?”

“好像没有了……”胖子想了想,回答,但是他显然没有想到韩琛在想什么。

“那天交易失败,我去算了算命。我告诉算命的,公司有一档国外生意,不知道手下人哪个人不小心,单子没接住,飞了,让他算算到底为什么,再算算是个什么样的人搞砸了我的事——当然没告诉他是什么生意了,拿他消遣,他说什么,我也不信。你猜他说什么?算命的说我是‘事从两来,莫怪一人’,说不一定是我手下人有问题,没准是外国人有问题。你说我会信么?……不过他说的也有一点道理……你觉得会不会是泰国人走漏了风声?”

(本菜鸟注:既然跟了韩琛那么长时间,胖子懂点泰国话这点事实,韩琛不太会碰巧一无所知吧? :) )

“……不会吧,琛哥。哦……就算是,我怎么可能知道啊?……”

“也是……那个领头的泰国佬我信得过,是我朋友,口风比较紧。他的手下那些泰国人,你有没有听到他们互相说话的时候提到过收货在龙骨滩?不然的话,那个收货地点,在去之前,这边应该只有我、滴露和阿强知道。”

(闪回。那天晚上,韩琛换了电话,警方追踪不到——但刘健明也说过:“10分钟,一定能追到。”然而似乎始终也没有听刘健明说他追踪到韩琛了——当然追踪不到,因为他一直在追踪的其实是黄警司。 :) 韩琛一直通过内鬼透露的频道监听警方对话,得知警方派车跟踪的时候就一直让滴露和阿强开车闲逛,直至黄警司将计就计通过警方频道通知撤掉跟踪而故意让韩琛听到后,韩琛才得意一笑,打电话给滴露和阿强说“搞定了。”也许是在那一时刻的电话里通知龙骨滩收货,也许是在车子出发时就通知了。但是,总之,警方“没有追踪到”。)

胖子明白了韩琛在想什么,他也忽然想到,那天他确实听到了泰国人手下的对话……而且,他还把那段对话讲给了陈永仁。“难道阿仁?……”胖子心想。

(闪回。陈永仁走近正在吃饭的胖子:“什么事这么开心?”胖子:“我会听泰文啊。那些泰国佬在数落琛哥,还发脾气。”陈永仁:“什么事发这么大脾气?”胖子:“那些泰国佬在龙骨滩,就快冻死了。你也知道,泰国人怕冷嘛……”陈永仁:“有你的。”……)

但是胖子口头上的第一反应是要把自己从这件事里择开:“我……我没听到啊,琛哥。我……我正在吃饭嘛……” 在韩琛手下混了这么多年,阿强都知道要说自己“当然敢”干掉那个卧底,虽然他“玩真格的一向是往后退的”,就象阿强的总结:“你以为我真傻啊”——所以,更何况胖子呢? :) 原因也并不复杂:如果后来证实真的是陈永仁听了他翻译泰文而泄露出去的的收货地址,他胖子怕也拖不了干系……)

“你没听懂那也不可能告诉别人喽?” 韩琛微笑。

胖子一愣,说:“当然了琛哥,我没有啊……”

“那你现在也不知道是在哪儿收货的了?”

“我不知道啊……哦不对,瞧我也糊涂了,是在龙骨滩啊,阿强他们就是在那里被抓的……对不起,琛哥,我不该提那地名……”

(闪回。那天晚上货没了之后,韩琛和手下在警局接受调查的时候,胖子也在。韩琛将桌上狼藉的饭盒猛推向黄警官时,他就在韩琛后侧站着,旁边是滴露、阿强、陈永仁等,对面的黄警司背后,则是张警官、刘健明、林国平等……一个也不能少。 :) )

“没关系,我能提你也能提。”韩琛微笑依然。“……好了,没你事了。不过……下次进货我想找些生面孔又靠得住的兄弟,你先休息一下,嗯?”

“好的,琛哥。我还有件事——这两年我觉得年纪也不小了,腿脚也赶不上年轻人了,我想放个大假歇一歇……”

“呵呵呵呵,没问题,正好你可以休息一阵……”

“那琛哥我先走了。”

“好。”

胖子转身再次要走……

“胖子。”

胖子回头望向韩琛:“……”

“这么多兄弟里我最信你。”说最后这句话的时候,虽然韩琛已经陆续对阿强、陈永仁、滴露都说过同样的一句话,但是依然说得神气充足、饱含诚意,一点都没有厌倦的意思。不过熟悉他的人还是能从中察觉出一点神秘未知的气息……

胖子做感恩戴的状地退下。出了门口,他长出一口气,又开始继续猜测起来:“难道阿仁……?”

不过,胖子无疑是越来越谨慎了,他没有把他的狐疑告诉任何人……

胖子放了大假。后来韩琛派人去天台围堵黄警司和“那个卧底”的时候,派的都是精明强悍的角色(外加一个阿强),也没有叫胖子去……

胖子走后,韩琛仔细把整件事情想了一遍——胖子不聪明,不象是内鬼,不过内鬼恐怕也不会太过聪明外露……但是以胖子所处的地位角度,就算他听到了泰国人泄漏地点也不会承认,所以这件事情根本无法证实,不如去想想其他更实际的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9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盗] 《 没见到 3.1 》 ——韩琛、陈永仁、沈澄、杨锦荣、阿强、沈亮,第一回合

韩琛在和几个得力手下的谈话中,有两句话他总是要重复的。第一句是:“下次进货我想找些生面孔又靠得住的兄弟,你先休息一下,嗯?”第二句则是:“这么多兄弟里我最信你。”

在和陈永仁说那第一句话的时候,阿强也在场。他觉得这无所谓。陈永仁还问了一句:“阿强他们也不用?” 韩琛回答:“阿强是傻瓜嘛。”

阿强在稍远处的一边唯唯诺诺地点头。韩琛喜欢这种手下人对他惟命是从的感觉,他还喜欢让人觉得摸不透他,所以他不时地在手下人面前作势演说几句,尤其是说几句言简意赅但是又高深莫测的话。这些都让他很有成就感,自信心也越发高度膨胀起来。他感觉自己总能够掌控一切,而他的方法也总是行得通的——众所周知,许多个人悲剧都是这样开始的……

但是第二句就不同,他总不能让他几位得力手下都知道他跟每个人都说“最信得过” 什么的一样的话。所以他换了个地方和陈永仁说这句话。说完这句话的时候,他向陈永仁举了一下酒杯,脸上依然露出莫测高深的微笑,但是转过头去以后,忽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韩琛记得,陈永仁曾经在他的老东家后来兼老对手的倪永孝的手下做事,一度很受倪永孝的器重,所以韩琛才一直不怎么信任陈永仁,尽管他也许很能干……韩琛还曾经至少两次派陈永仁去做近乎于送死的事……

第一次是和内地来的沈澄的弟弟沈亮谈生意,正在沈亮的地盘上,他却让陈永仁拿起面前的烟灰缸去砸沈亮的头,一来是因为沈亮的傲慢让他不满,二来是想试一试沈亮来路的真假,三来也试一试陈永仁办事是否忠心,四来他还将沈亮要和自己的手下谈生意而且会有冲突这个消息透露给了正在和他交换情报的杨锦荣,卖了个人情,因为杨锦荣那时正在调查沈澄,而陈永仁、沈亮面对警察的结局好坏,对韩琛来说一样是无所谓的。

(闪回。“你觉得做一个香港黑社会会比做一个中国商人的命长么?没有我大哥的关系,我看你在内地的生意也做不长。”沈亮在和韩琛谈生意的过程中出言不逊,以韩琛的性情,自然要收拾他。另外,沈氏兄弟的话语中对于和他合作似乎有些急于求成的意味,时倨时恭,令人莫衷一是,韩琛自倪永孝事件后早已变得多疑,自然对他们并不能轻易信任。)

杨锦荣和韩琛之间“你帮我,我帮你”的状态,应该已经持续过一段时间,不然韩琛在图书馆里也不会对杨锦荣说:“这些年我帮了你不少,话是不是应该你先说啊,总督察?”

当然韩琛也许只是指他这几年扩张势力扫荡其他黑社会时间接帮了杨锦荣破案,甚至给过他情报……杨锦荣力求在“不过界限”的情况下和他交换情报(本菜鸟注:见影片制作花絮中,演员黎明对他饰演的杨锦荣这个人物的理解。 :) ),以在一定时间内双方相安无事但是却能更多地击破韩琛集团之外的其他黑社会集团——从这个过程中双方还有共同利益所在,杨锦荣尽职破案实践自己的警察理想而且还能因此升职,韩琛则扩张了势力范围实现了自己的野心。

事情的结果则是——陈永仁虽然没有在沈亮的地盘上吃亏,被当时出现的杨锦荣带走,但却被杨锦荣的下属在警局拷打了一番,后来还被沈澄用酒瓶破了头……

(本菜鸟注:陈永仁在押警局期间,沈澄也去警局询问沈亮,韩琛也跟着带了阿强等人去警局交涉,说是“来陪朋友”,实际则很有可能是为了当场看看各人的表现,杨锦荣把案子转给黄志诚,同时叫了刘健明带 CIB 的人来给来警局的每个人“拍张报名照”,这就是那场“六大影帝在同一镜头出现”的戏。那场戏给刘德华表现的机会似乎很少,也许是特意让这位第3部中的重头人物在那出戏里收敛锋芒?……另外,本菜鸟似乎还在人群中两度看见了林国平……:) 还有一个也许无足轻重的问题。刘健明被内部调查结束后,回内务部从调来内务部的张警官那里接到的第一个案件卷宗,就是“警长陈俊在他前上司杨锦荣面前自杀”。杨锦荣既然是陈俊的的前上司,那么在杨锦荣调查沈澄沈亮而现场抓住陈永仁的时候,陈俊是否还是杨锦荣的下属?那么陈俊当时在场么?……在“六大影帝在同一镜头出现”的戏中,陈俊又在不在场呢?……)

韩琛叫陈永仁砸破沈亮的头,事后在沈澄面前又不认账,阿强要保护陈永仁时,韩琛任由沈澄的人带走陈永仁,他对阿强说:“你问他为什么打爆人家的头啊?”……沈澄不管也许在黑社会内部,小弟替大哥顶缸,也是一种天经地义。但是陈永仁的默不作声承受下来,还是给韩琛印象颇深……

“你的军火生意做得挺大的,如果能让我插一手,我觉得他们两个的血,留得也值得。”韩琛对沈澄说。 但是韩琛还是有些狐疑:“我也奇怪他沈澄为什么不杀你呢?……以后大陆这条财路就归你了。”

韩琛觉得,陈永仁对自己的忠心和任劳任怨,都超过了自己当年对倪家的程度,简直忠心耿耿得都——让人怀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9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盗] 《 没见到 3.2 》 ——韩琛、陈永仁、沈澄、杨锦荣、阿强、沈亮,第二回合,准备

第二次,韩琛先拿了沈澄的货,后派陈永仁“跟阿祥的船”去和沈澄集团完成易货交易。

(闪回:《无间道3》。“沈澄,山西太原人,民营企业家,靠古董买卖和房地产白手起家,现金充足,近两年在香港发展;他弟弟沈亮最近才跟他,专门出面干一些见不得光的事。”听完黄警司调查沈澄的情报,陈永仁就去和沈亮“谈合作”。沈亮则开门见地说:“我们在大陆有几十家夜场,全市各省有力人士支持的——有力人士!到时候你们的货一定会畅通无阻的。兄弟,我们,我们谈的可是11个城市的买卖啊……”)

(闪回:《无间道3》。“沈澄这个人不简单,应该是和偷运军火有关。韩琛最近停止一切大陆的交易,应该会和沈澄搭档了。”陈永仁接到黄 Sir 这个电话候问:“那我该怎么办?”黄 Sir却告诉他:“你还不看心理医生?……”)

“阿仁,你跟阿祥的船,小心点,是军火。万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出发前,韩琛过来嘱咐陈永仁。

(是去的时候船上有军火,还是码头上的对方手里有军火,还是回来的时候船上会有交易来的军火?…… :) )

“我知道。”陈永仁利落地回答。

……

(闪回:《无间道3》。刘健明在办公室的电话幻听——陈永仁打给黄警司的电话:“老板,今天我在图书馆看见杨锦荣和韩琛在一起,杨锦荣可能是内鬼。韩琛和内地人的交易,应该就在这几天。”这个电话居然在陈永仁殉职十个月之后被刘健明听到——是电话录音,还是自己的幻觉?刘健明感到自己是快崩溃了……)

(闪回:《无间道3》。刘健明在医院的臆想——陈永仁对黄警司说:“后天韩琛会和沈澄交易,有大批军火和可卡因。出发前我再通知你。”黄警司:“看来韩琛还没有完全相信你。”言外之意大概是——如果韩琛完全相信你,现在就能知道具体的交易时刻,不用等到出发前才知道才发消息了。)

但也许,陈永仁还是至少事先被通知了交易日期。“你去哪儿啦?今天更内地人交易嘛。”阿强在韩琛公司的吧台前坐着,看见刚摸着头颈走进来的陈永仁说。

“今天么?哎呀最近记性好差……”陈永仁回答。至于那一天里交易的具体时刻,一般来说,在晚间的可能性较大……

黄警司根据陈永仁的情报,确定了准确的出发时间、交易时间和地点后,就继续深化原来已做准备的周密部署:“韩城跟沈澄在珠三角那条线,今晚正式开始运作。歹徒很可能有重型军火,大家准备好防弹衣。水警已经候命,第以、二组在外围几个山头监视,等我的命令……”

“今晚的行动可以取消……这是上头的命令。”杨锦荣忽然带领保安科的人进来说……

杨锦荣的判断,也许是来自韩琛的情报——韩琛也许告诉了杨锦荣那一晚不会有真正的交易……如果是这样,韩琛的目的实际上也是借此让杨锦荣进一步查沈澄的底细——韩琛关心的是沈澄到底是黑是白,顺便又考验了陈永仁,而且——实际上韩琛也不可能怎么信任杨锦荣。

但如果沈澄是黑,那么沈澄因他泄漏给警方的情报而不慎被抓,则是一次黑吃黑的成功,杨锦荣还欠了他一个人情……如果沈澄够聪明不被抓,则韩、沈集团的对立会明朗化,这虽然是一步险棋,但可以通过以后的合作来弥补,解释起来也算正常——我凭什么要轻易相信你呢?……

如果沈澄是白,但因为沈澄“黑”的表象,杨锦荣似乎还在怀疑地调查沈澄,那就任由他们上演一场警察斗警察的大戏去吧,不过韩琛似乎没有多考虑到沈、杨双方会不会联手……

至于陈永仁,韩琛并没有根据来怀疑他是不是警察,只是因为他跟过倪家而对他不信任而已……

那天晚上后来的事情都因此而改变……

(本菜鸟注。这里还是有几个无聊的问题。首先,杨锦荣带领保安科的人通知重案组当晚行动取消的时候,作为杨锦荣的前下属,那时陈俊还在不在杨锦荣手下?那么他在不在现场?……刘健明和 CIB 的人有没有被通知监听韩琛及其手下?——当然后来也和重案组一样没有成行。 :) 但如果CIB接到过通知,韩琛不去交易,是否也因为受到刘健明或林国平情报的影响? :) )

由于行动过程中是由陈永仁用摩斯密码单向地向黄志诚发送简单的途经地点的信息,作为情报,因此陈永仁在去码头的船上,对重案组已经撤销行动并不知情,还在一路自觉尽责地发着信号……

(本菜鸟注:有的文章认为用摩斯密码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效率,这是一个近乎“终极”的怀疑。不过如果只发送简单的地名和方向或者极短的术语比如说“收货”之类,倒不是不可能。不过本菜鸟因为毫无这方面的常识,所以有时也觉得黄 Sir 虽然是研究摩斯密码的专家,但听音翻译代码的手段,似乎还是超强了些。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9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盗] 《 没见到 3.3 》 ——韩琛、陈永仁、沈澄、杨锦荣、阿强、沈亮,第二回合,摊牌

“韩大哥呢?”沈亮在岸上迎接陈永仁时问。“琛哥还没到么?”陈永仁开始拨打韩琛的电话……

沈亮的手下发现货箱里只是碎纸,大声告诉沈亮:“空的!”沈亮转向沈澄:“大哥!……”坐在码头上的沈澄态度凝重地站起来……陈永仁这时才猛醒——原来韩琛只给了他一批空箱子——那么韩琛今天晚上应该不会出现了……陈永仁和沈澄的关系本身就有所冲突,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第一直觉就是形势不妙,本能反应则是先逃走了事——就算警察来了也抓不到韩琛,所以他当时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被抓……沈亮等人开枪阻止,阿祥等韩琛的手下则开枪还击,双方火并,沈亮受伤……陈永仁再次身陷险境。当然后来还是脱险回到韩琛身边来了……

(本菜鸟注:当时场面至为混乱,屏幕上也是。 :) 而且还大片漆黑,很多地方看不清楚……阿祥和随船来的其他人应该是韩琛的手下,不然没到沈澄所在的码头就可以验货了。而且阿祥等等应该就是画面上一边开枪一边后退的那几人——沈家的手下应该一边开枪一边追击的吧,所以推测“阿祥等韩琛的手下则开枪还击”,不然沈亮大概没那么倒霉,被刚开始闷头高速奔逃的陈永仁回手一枪就能打伤……或者,莫非咱看错了,沈亮根本没受伤? :) )

韩琛在作势去码头的半路上,叫司机阿腾掉头回去,另叫阿强通知后面的车也跟着他们掉头。阿强疑惑着说阿仁正在交货,怎么……韩琛告诉他货是空的。

阿强下车,在窗外恳求韩琛:“琛哥,那可是上千万的军火,还给人家吧。不知道他们什么人,不好惹……”

韩琛:“谁知道他是不是坑我?”

“哪个XX告诉你的?”阿强毕竟是老资格,说话随便,而且事关阿仁,他也有些急切。

“我的命告诉我的。”

“如果不是怎么办?”

“不是就还给他,跟他合作喽。”

“不管怎么样,阿仁都死定了,是吧?”

“出来混,就准备了要拼命——我也死过两次。”韩琛关上车窗,面无表情地吩咐开车离去。

韩琛也在想:不管怎么样,陈永仁都会死么?阿强真是瞎说。如果对方是真要交易,陈永仁在发现没有货之后,会怎么做?如果他自己也感觉莫名其妙,一脸无辜地坚持让对方和我联系,对方会把他怎么样?如果联系不到我会怎样?抓了他要我“还给他们”军火?那军火是欠他们的么?……如果联系到我,我该怎么说?还把事情推给陈永仁?他们会相信么?……那他们也不太会不由分说就先杀了陈永仁吧?……还有杨锦荣会不会去抓他们?……如果对方是警察,陈永仁罪不致死,如果不轻举妄动,也就不会死吧?……但是这样可以让我识破他们的身份么?——如果他们是警察,杨锦荣会不会告诉我?……我的另一个卧底陈俊会不会跟着去?他会不会告诉我什么?陈永仁会不会想到是我出卖他而转去和警方合作?……不过,没有货,他们也做不了什么吧?……

但是阿强仍然恳求、急切、意外,还带些愤愤不平:“哎,琛哥……别玩了琛哥……琛哥,我就那么一个小弟,你忍心这样对我?这算什么?……”

后来阿强当然没有向陈永仁提起过这件事,他虽然有时口头上会宣称要将某人的某事“爆料”——“我就说”,但是实际上口风却一向很紧。

只是他也奇怪:那天阿仁到底碰见了什么事、怎么逃回来的,好像他跟我说过,但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怎么就是想不起来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9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这样,等改天看完跌打医生和心理医生活着回来了再来灌水。 :)

站长啊,这儿是心理专家的栏目吧?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3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盗]《没见到 3.4》——韩琛、陈永仁、沈澄、杨锦荣、阿强、沈亮,第二回合“局部

《 没见到 3.4 》 ——韩琛、陈永仁、沈澄、杨锦荣、阿强、沈亮,第二回合“局部失忆”

阿强忽然有些奇怪自己说的话:为什么自己说要把军火“还给人家”呢?

(闪回:《无间道3》。“我可真的是黑社会啊。”韩琛不是没提醒过沈亮,那时他对沈亮的提议并没什么兴趣。“在我看来,韩大哥就是最好的生意人。我们有一个亿的资金没处放,想放到韩大哥这里来谈生意。生意上的事我们不过问,只要能生财生财,那主权的事就随便随便啦。”沈亮说。但是那可是在97之后了,所以沈亮可不这么说,他问:“你还相信这个么?”)

(闪回:《无间道3》。沈澄用枪逼指陈永仁,问道:“说,我的货呢?”陈永仁回答:“你自己问韩琛。”——他没有说“琛哥”……)

(本菜鸟注——不论是单纯的钱货交易,还是包括有以货易货的交易的成分,如果沈澄一方并没有付钱或者预先交货,韩琛一方也就没有“黑”到对方什么便宜,按照常理是不用说“还给人家”的。那么沈澄他们有没有把那“一个亿没处放的资金”,先放了上千万到韩琛那里,再等着韩琛送来价值上千万的军火呢?可能性不大。就算香港编导笔下的大陆卧底警察上来就都是财大气粗的主,不象香港卧底警察得从蛊惑仔做起,那也不能这样大意和大手大脚吧,国家哪儿有那么多钱让他们做实验?有的话,会那么放心那么大意? :) )

(本菜鸟又注 :) ——黄警司怀疑沈澄“应该是和偷运军火有关”,如果是钱货交易,沈澄的原计划有可能是通过韩琛偷运境外的军火到内地,通过“有力人士”的关系“支持”,使韩琛的货“在内地通行无阻”。因此不是要预付款,就是要验货后付款,这样“还给人家”“ 上千万的军火”这句话才成立。不过这样的话沈澄集团付出很多辛劳,不象是当初谈的那么简单省心——当初所谈,只是把一部分(一千万?)放在韩琛这里,让韩琛帮他们“生财生财”,而“生意上的事”,比如“生财”的来路正不正,具体怎么个“生财”法,沈澄他们会“不过问”——“我们有一个亿的资金没处放,想放到韩大哥这里来谈生意。生意上的事我们不过问,只要能生财生财,那主权的事就随便随便啦。”)

(本菜鸟还注 :) ——那晚原定交易的实物是“大批军火和可卡因”。可卡因应该是韩琛的专长,是从泰国人那里进的货,从97年韩琛返回香港设计除掉倪永孝之后就开始了。当然大家可能会更多地听说毒品是从东南亚流向内地的,而不是相反。所以如果整个交易不只是钱货交易,而是裹挟有以货易货的成分的话,韩琛一方供的货大概应该是毒品。黄警司怀疑沈澄“应该是和偷运军火有关”,因此沈澄一方供的货大概应该是军火。那么阿祥的船上是毒品呢?还是军火?……从出发地点看,阿祥应该是从韩琛处出发,再去珠三角沈澄那里,而陈永仁“跟阿祥的船”。然而本菜鸟不知道,按照编导的原意,阿祥有没有一点可能本来被剧本写成是沈澄的人,押送原属于沈澄付出的一千万的货过韩琛的境,但被韩琛设计吞了呢?——所以沈澄后来才会问:“我的货”而不是“你们的货”?……如果是这样的话,在枪战中阿祥他们只是在从另一个方向也在阻击陈永仁?……因为表现那天晚上枪战的那一幕实在有点黑暗兼混乱,使本菜鸟无法判断…… :) )

陈永仁回到韩琛身边后,当然会解释说是和沈澄互相开枪击伤对方之后,才历险归来,但是具体过程……:)——但陈永仁仍然没有任何怨言……

不但疑惑于为什么说“还给人家”,阿强后来更是连那天晚上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交易都想不起来了——不光阿强,韩琛、陈永仁、黄志诚、沈澄、杨锦荣、“梁长官”似乎都对那天晚上的交易内容有点局部失忆,记不清楚也想不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尤其是韩琛,他怎么也想不起来,陈永仁是怎么向他解释那天发生的事的……

黄警司也只记得——“阿黄,这件事不是你想的这么简单。”……“梁长官”曾经如是说。

(本菜鸟注:他们未必不清楚,再不清楚演员还可以去问编导嘛。只是本菜鸟自己不清楚,所以假公济私一下。 :) )

很多日子以后,张警官向调回内务部的刘健明汇报说:“陈俊是警察保龄球队成员,平时是在南花会练球的。租房给陈俊的那家金菊投资有限公司,名下有3个上千呎的物业,是一个叫沈澄的内地人所持有的。”

后来他们还找到了陈俊偷拍的沈澄和杨锦荣会面的照片:“在陈俊保龄球场的储物柜里找到这些照片,照片里的那个人叫沈澄,他以前是韩琛的生意伙伴。”

也许还有其他人也认为沈澄“以前是韩琛的生意伙伴”,不过沈澄和韩琛的生意似乎从来就没有做成过——即便是在沈澄那句大度的话之后:“扯平了,谈生意吧?”……

看来大家似乎都得了短期局部失忆症……

然而老奸巨猾的韩琛还是依稀觉得,陈永仁对自己的忠心和任劳任怨,都超过了自己当年对倪家的程度,简直忠心耿耿得都——让人怀疑……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4 13:15:3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3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盗]《 没见到 3.5 》——陈永仁、沈澄,第二回合“短期失忆”

《 没见到 3.5 》 ——陈永仁、沈澄,第二回合“短期失忆”

陈永仁忽然有点犹豫自己刚才该不该那么盲目地埋头逃跑。货不对,可以不可以表现出很无辜的样子,如果沈澄他们追问货到哪里去了,就解释说自己完全不知情,让他们自己去问韩琛呢?……

不过逃开也有好处——这多半是陈永仁事后才想到的——逃开就赢得了一个和沈澄,甚至后来和杨锦荣三人一起避开众人单独交流的机会。而且不用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并不是韩琛的人——起码到那时为止自己还不是韩琛信任的人,不然韩琛不会随意出卖自己。同时也不用在众人面前不留情面地揭韩琛的底:“你自己去问韩琛”,虽然这种不满情绪也算自然反应……

陈永仁几乎是本能地向沈澄开了那一枪。虽然是突然现身的一枪,但枪还是一直稳稳地握在他的右手里,不愧是上过警校的。

事后,他对黄警司解释说:“哇,人家开枪射我,那我当然拔枪还击啦。那一刻,我的角色是蛊惑仔……拜托你也学学人家杨警官怎么写报告。”

也难怪,如果陈永仁不是平搭左前臂在自己身前,天知道沈澄的那颗子弹会不会射中他躯干左上部邻近心脏的要害部位……

而且开枪并不说明他下意识地在避免自己冒险,事实上,他的那一枪和其后的一系列行为,无疑是在冒一个更大的险……

但是黄 Sir 一度不依不饶:“你有没有打死人哪?打死人可不是小事啊。”

“噢,打死我就是小事啦。”

“你交份报告给我。”听了黄警司这句话,陈永仁才刚想起来原来警察开枪事后都要交报告的。

“我交根毛给你。”

“你说什么你?”

这段对话的时间是在2002年11月,沈澄那件事刚结束不久,陈永仁殉职前7天。说完这话,陈永仁就进了音响店,几分钟后,刘健明就进来开始挑选机器……

从码头离开后,沈澄一直有一些事情搞不明白,所以他左手一直在挠头,右手则不得不抚着自己的右腿——右腿的伤多半会让他这一辈子都留下些不便。有些事情,让他曾经模模糊糊地想问点什么,但是事情变起突然再加峰回路转,使他当时却连该问什么都想不清楚,离开现场后才慢慢有了一点眉目。

枪响之后,沈澄当时就问过陈永仁:“你为什么不打我的头啊?”陈永仁回答:“我没瞄。”

沈澄不明白,他为什么没瞄——整个过程看不出来陈永仁那时已经识破自己也是卧底警察的迹象,就算他陈永仁观察到咱自己平日行事的作风不够狠辣,所以有所怀疑,那也是冒了很大的险。而且从陈永仁后来大惑不解最后才反应过来的表情上看,陈永仁事先怀疑和识破自己的可能性不大。

那么陈永仁在仍然以为对方是黑社会的前提下,还是“没瞄”,无疑是冒了一个更大的险。然而他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险呢?是为了不和沈家结下深仇,借机会告诉我货不见了的事与他无关,全是韩琛做的手脚,而他也是被韩琛出卖的,以此来暂时保留能够制约韩琛的另一股黑社会力量?……

沈澄继续思考——陈永仁他持枪发射的则是右手,当时看得很清楚,他平抬左手前臂护在身前,同时左前臂搭起右腕向我射击,那个姿势显得比较专业,不象黑社会,倒象受过训的警察,枪响之后还保持了一会儿这个姿势,我是在那个时候才注意到的,于是猛省这是一件比较奇怪的事,似乎他在向我暗示什么……虽然,更多的可能是他这个姿势其实只是无意识的。不过……那么专业的平射姿势,子弹怎么会近距离地射到我的右腿上,真是匪夷所思……沈澄又挠了挠头。

还有一个次要问题——陈永仁平抬左臂架起持枪的右手的时候,左手手掌向下,虎口向内朝着他自己,那么我的子弹是怎么会从垂直他手背的方向打伤他左腕附近的呢?……我自己的这一枪,射得也有点……

沈澄还在思索——但是陈永仁的枪伤是在左手,他拿枪的右手在枪响之后还是完好的,完全可以继续射击,但为什么只是用右手护住远远不足以致命的左腕,不再作任何抵抗,也一直没有开过第二枪?枪响之后我的伤其实比他还严重,一度要靠着墙才能挪动脚步,但为什么他反而任由我逼近过去,用枪顶他的头?他这岂不是又进一步冒了一个更大的险?……如果我情绪波动之下射出第二枪呢?……他到底有没有识破过我?……沈澄挠头不止……

走回码头上,周围冷冷清清的,沈澄有点后悔自己故做潇洒地率先离开,他想回去问问清楚,不过腿疼得厉害……坐了一会儿,他忽然又发现一个问题,今天晚上的货固然没来,这没什么可说的,但是我带来的人呢?沈亮他们呢?他想抓个人来问问:“我的人呢?你们把他们弄到哪儿去了?”但是现场就是没有人……

他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了短期失忆症……

从那晚之后,沈澄似乎从香港消失了一段时间……“金菊投资有限公司”虽然仍然被相关人士知道是“一个叫沈澄的内地人所持有的”,但他似乎从不露面,也许——是因为他不想再见到韩琛,或者是不能再见?…… :)

韩琛死后(也是陈永仁殉职之后),沈澄出现在香港,陈俊在四方大厦天台偷拍到他和杨锦荣会面……

陈俊死后一个月,杨锦荣放了大假,沈澄则似乎又一次离开了香港。这时刘健明开始了对杨锦荣的调查,和李欣儿离开陈永仁、黄志诚等人所在墓地时,刘健明见到蹒跚而来的沈澄……目送刘健明和李欣儿走后,沈澄打电话给杨锦荣:“我回来了。”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4 13:18:07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