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迁走大型工厂,还居民一片蓝天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记者 王齐波 摄
本报讯(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记者 刘桐)闻到酸味就知道到了沈化,闻到消毒水味就知道到了东药,闻到油墨香就知道到了新华印刷厂,看见排队拉钢板的卡车就知道到了薄板厂……
“原来建设大路以北一家挨着一家都是工厂,建设大路以南全是居民区,就凭着闻味就能知道附近是哪家工厂。”家住铁西六十多年的朱大爷说道。
昨日,铁西区区长、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阎秉哲在召开的中共铁西区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介绍:明年保证按计划实施东药、沈化、薄板、东洋制钢、新华印刷、铁路信号等企业搬迁。今后,在铁西老城区内将看不到这些工厂的“身影”,也闻不到异味了。
污染企业将全部退出老城区
早在2011年,沈阳市就确定了从重化工业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变的发展定位,重新规划调整了城市空间布局,对传统工业布局实行大规模的重组再造。
2002年6月,沈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铁西区和邻近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并,组成铁西新区,自此铁西区走上了为期十年的“东搬西建”之路。
将老城区内的大型工矿企业经过产业和环保升级改造后搬迁至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随后在中国工业史上赫赫有名的沈拖、沈鼓、沈阳机床、特变电工、沈缆、北方重工纷纷“举家搬迁”至开发区内,原址建成了小区、商场和广场公园。
东药和沈化将搬迁至开发区化工园区内,薄板厂和东洋制钢厂将物流园搬迁至开发区钢铁物流园,铁路信号厂将搬迁至开发区轨道交通园区内。
目前,城区内主要还剩下有东北制药、沈阳化工等六家大型工业企业。
根据省环保厅监控显示:东药主要产生废水污染,沈化是废水和废气污染。今后这些污染企业也将逐步搬迁至开发区内。这些工厂不是简单的搬迁位移,新厂区建设中就考虑到产业结构和环境保护等因素,防止出现二次污染。
原址将建商住、广场和“铁西金谷”
这些待搬迁的工业企业仅铁路信号位于保工街北三路,其他五家企业大都位于重工街和卫工街,北一路和北二路附近,目前这些城区内的厂区都被周围的高楼所“包围”。
据查询沈阳市发展规划显示:“沈阳化工位于铁西区约62万平方米(折合930亩)土地上的厂房面临搬迁,地块性质也将由工业用地变更为商业住宅用地。”
这些企业搬迁后原址绝大部分的面积都会建设大型居民小区或商业项目,同时曾经规划过在东药和沈化地块内建设大型的绿地休闲广场。由于厂区地块面积巨大,还会在原址内建设配套的交通路网、地下管网等设施。
未来东洋制钢、薄板厂等位于北一路沿线的企业和钢材物流园都将会搬迁至开发区,原址会建设国家级生产性服务业总部基地“铁西金谷”。目前已经建成的“铁西金谷”一期就位于东洋制钢厂南厂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