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关于红移,我有不懂之处求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30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棱丝 于 2016-9-30 14:33 编辑

我们知道,凭吸收线离光谱红端的远近判定恒星是不是正在远离我们而去。
试问:吸收线是不是恒星射来的白光光束里客观存在的?

如果甲乙两颗恒星远离我们地球的速度是一样的,但两颗恒星的化学成分有别,于是乎,各自射来的白光光束被三棱镜展开之后,吸收线(暗线)的横向位置却不同,试问,这是有可能的吗?
发表于 2016-9-30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参阅多普勒效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30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棱丝 于 2016-9-30 14:22 编辑


查了,还是未理解啊。暗线究竟从恒星来还是人为加入?

所谓 “红移” 就是 “吸收线朝红端移动一段” 的简称,试问:吸收线是从哪儿来的? 是不是恒星射来的这一路上,吸收线信息一直寄生在光束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30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把恒星想成救护车就可以了,救护车来的时候警报声波频率被压缩,听着是高频(蓝移),远去的时候警报声频率被拉伸,听着是低频(红移),恒星同理,只是声波变成了光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30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棱丝 于 2016-9-30 15:05 编辑
572107970 发表于 2016-9-30 14:48
您把恒星想成救护车就可以了,救护车来的时候警报声波频率被压缩,听着是高频(蓝移),远去的时候警报声频 ...


我知道这个啊。

此时此刻,我在另一网页上查到了----暗线是光束路走来期间一直寄生在束里的。

问题是:两颗恒星大气成分不同,远离地球的速度却相同。在两者的光谱吸收线位置略有不同时,能表明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30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国物理学家斐索(1819~1896年)于1848年独立地对来自恒星的波长偏移做了解释,指出了利用这种效应测量恒星相对速度的办法.光波与声波的不同之处在于,光波频率的变化使人感觉到是颜色的变化。

      恒星演化是一个恒星在其生命期内(发光与发热的期间)的连续变化。生命期则依照星体大小而有所不同。单一恒星的演化并没有办法完整观察,因为这些过程可能过于缓慢以致于难以察觉。因此天文学家利用观察许多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恒星,并以计算机模型模拟恒星的演变。 天文学家赫茨普龙和哲学家罗素首先提出恒星分类与颜色和光度间的关  恒星——赫罗图 系,建立了被称为“赫-罗图的”恒星演化关系,揭示了恒星演化的秘密。“赫-罗图”中,从左上方的高温和强光度区到右下的低温和弱光区是一个狭窄的恒星密集区,我们的太阳也在其中;这一序列被称为主星序,90%以上的恒星都集中于主星序内。在主星序区之上是巨星和超巨星区;左下为白矮星区。 天文学家经由观测恒星的光谱、光度和在空间中的运动,可以测量恒星的质量、年龄、金属量和许多其他的性质。恒星的总质量是决定恒星演化和最后命运的主要因素。其他特征,包括 直径、自转、运动和温度,都可以在演变的历史中进行测量。描述许多恒星的温度对光度关系的图,也就是赫罗图(HR图),可以测量恒星的年龄和演化的阶段。

以上,恒星在演化过程中化学构成(颜色)会随着时间变化。
"如果甲乙两颗恒星远离的速度一样的,但两星球化学构成有别,于是乎,各自射来的白光光束被三棱镜展开后,吸收线(暗线)的横向位置却不同,试问,这是有可能的吗?"甲乙两个星球同一元素的红移是一样的。

      如果气体位于光源和观测者之间,在这个频率上光的强度将会减弱,而再发射出来的光子绝大多数会与原来光子的方向不同,因此观测者看见的将是吸收谱线。
"试问:吸收线是不是恒星射来的白光光束里客观存在的?"吸收线不是恒星射来的光束里客观存在的,是人为地在恒星和人之间加了个量子系统以便测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30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棱丝 于 2016-9-30 15:21 编辑
huyn 发表于 2016-9-30 15:04
法国物理学家斐索(1819~1896年)于1848年独立地对来自恒星的波长偏移做了解释,指出了利用这种效应 ...


谢谢你费心了。

我这么给你问吧:
昨天你天文镜瞄准恒星甲,拍摄光谱,里面有一根暗线,离开红端X厘米;今天你瞄准恒星乙,摄谱,发现一根暗线,离开红端Y厘米。暗线位置不同究竟预示远去的速度不同还是大气成分不同?

题外话:汉语科技资料真的不利于普及知识啊,网页上的整死看不懂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30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的!坐个板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30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yn 于 2016-9-30 15:46 编辑
棱丝 发表于 2016-9-30 15:15
谢谢你费心了。

我这么给你问吧:


暗线要在同一元素下比才有意义,这是逻辑上的同一性。比如说都比氢线,速度一样的话红移也一样,不同的成分对线的强度有影响。
哪里哪里,现学一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30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huyn 发表于 2016-9-30 15:43
暗线要在同一元素下比才有意义,这是逻辑上的同一性。比如说都比氢线,速度一样的话红移也一样,不同的 ...

可是,光谱上一根暗线如何被辨识为氢线?没有别的特征了,就一根垂直的细线嘛,怎么辨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30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棱丝 发表于 2016-9-30 15:00
我知道这个啊。

此时此刻,我在另一网页上查到了----暗线是光束路走来期间一直寄生在束里的。

发光的恒星是气体星球吧?吸收主要发生在恒星的外围气体上。
吸收线是被恒星外围的元素所吸收的。是在原子层面上吸收的,而不是化合物分子层面。所以CO和CO2尽管一个是一氧化碳,一个是二氧化碳,但是都是C和O元素吸收谱线一样的。
恒星上都有氢H元素的,所以可以都看H的吸收谱线啊。不用管大气的分子组成成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30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棱丝 于 2016-9-30 17:19 编辑
lylnk1 发表于 2016-9-30 16:25
发光的恒星是气体星球吧?吸收主要发生在恒星的外围气体上。
吸收线是被恒星外围的元素所吸收的。是在原 ...


哦,原来暗线是元素层面,而非分子层面的。这是我一直的知识盲区,呵呵。谢谢指教。

真是万能的北旅呀,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30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论光谱多复杂,所有的谱线都向红外一侧移动,并且距离相同,你的问题在于把不同天体的光谱范围,和红移量混在一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30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假设两个天体与我们距离一样远去速度相同,在构成元素不同的情况下,光谱不同,有可能整体偏红,也有可能偏兰,有可能整体宽,也可能窄,但是红移的量应该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30 21: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缤纷yzy 发表于 2016-9-30 19:48
假设两个天体与我们距离一样远去速度相同,在构成元素不同的情况下,光谱不同,有可能整体偏红,也有可能偏 ...

暗线群或暗线阵列作为一个整体在光谱上移位,而阵列内部的线条彼此并不相对地位移。是这个意思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30 21: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缤纷yzy 发表于 2016-9-30 19:48
假设两个天体与我们距离一样远去速度相同,在构成元素不同的情况下,光谱不同,有可能整体偏红,也有可能偏 ...

暗线群或暗线阵列作为一个整体在光谱上移位,而阵列内部的线条彼此并不相对地位移。是这个意思吗?

若是这个意思,问题来了:一个从没接触过的恒星,我首次获取其光谱。我并不知道此星静止时的光谱,那我凭什么下结论说此星在运动而非静止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30 21: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缤纷yzy 于 2016-9-30 22:02 编辑

还以那辆列车为例,我们没有视觉参照的情况下,单从声音,无法分辨火车是在离我们越来越近,还是它的汽笛可以像歌唱家那样变调。
这也是多普勒红移称为真理,宇宙天体红移称为现象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30 22: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棱丝 于 2016-9-30 22:27 编辑
缤纷yzy 发表于 2016-9-30 21:57
还以那辆列车为例,我们没有视觉参照的情况下,单从声音,无法分辨火车是在离我们越来越近,还是它的汽笛可 ...


请问:我持续观察恒星光谱几十分钟,能否感知到暗线在光谱上走动?

几十年来,我一直以为高速远去的恒星其暗线在谱上缓慢走动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30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缤纷yzy 于 2016-9-30 22:39 编辑
棱丝 发表于 2016-9-30 22:13
请问:我持续观察恒星光谱几十分钟,能否感知到暗线在光谱上走动?


感知这样的词,真不好回复,你如果除了看还可以摸到或听到,算感知,红移量在不同的被观察物体上程度不一样,我怎么知道你的感受。
暗线产生的原因本身与红移无关,它有可能受红移影响,也可能不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棱丝 于 2016-10-1 18:09 编辑
缤纷yzy 发表于 2016-9-30 22:31
感知这样的词,真不好回复,你如果除了看还可以摸到或听到,算感知,红移量在不同的被观察物体上程度不 ...


刚才在家乐福,无所事事地跟在老婆后面走着,突然脑海里闪光了:原来,暗线朝红端移动是假象!其实是全光谱在朝红外方向移位。原来有颜色且最接近红外的红色变成了红外,不可见了。原来最靠近紫色的、看不见的紫外光现在成了紫色光啦。幸亏有原子吸收线的存在,才使得洋人在1802年发现了所谓的“红移”。之所以说成“所谓的红移”,就是因为红端也是刚刚才形成的,由黄红光转化而来的。所以说谈不上“朝红端移动”。还不如把“红移”说成“红外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