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太平洋舰队 于 2016-10-14 12:55 编辑
其实第一款制式6X30望远镜是蔡司的对手格尔茨研制生产的,大约在1902年间,格尔茨公司制造了首款6X30望远镜Pernox,(见下图),最早款的6X30居然是这个造型,类似于蝴蝶镜,至少从美观上我也就给它中评。
图1:格尔茨Pernox630镜
接下来大名鼎鼎的Silvamar才开始面世,这种蔡司6X30望远镜比格尔茨 Pernox面世的时间稍稍晚一点,后来蔡司将两物镜之间的距离加宽了些并注册了专利,这种设计后来被称做Silvamar,至少在1907年就已经面世,见下图的汉斯博士著作里的蔡司生产年鉴。(关于蔡司Jagdglas 6X30,我拥有的资料几乎是空白,这里就不累述了)
图2:汉斯博士蔡司生产年鉴截图
另说,在蔡司的专利期满之后,参(山)照(寨)蔡司Silvamar的设计,格尔茨公司的marine-Trieder和marinefernglas 09型6X30望远镜开始投放市场(见下图蔡司广告和格尔茨630),和Silvamar比起来,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所以可以这么说,后世所有的德6都是Silvamar的分支,一代宗师Silvamar的名号由此注定。
图3:1908年蔡司silvamar望远镜平面广告
图4:格尔茨marine-Trieder630
Silvamar诞生后,马上分别投放到军民市场,这不同于蔡司的其他型号:比如蔡7Binoctar和蔡10Dekar这两大经典型号,早期都是专供军队专用(D.F. 7X50和D.F. 10X50),一战后才开始推出民用版本。
其实我们手上经常流传这版蔡司生产年鉴,也有一些细节上的错误,不如汉斯博士著作里的年鉴准确清晰。我推断,最最早批次的Silvamar应该是提供给海军的,被命名为Marineglas,时间要比年鉴上的1915年大大提前(见下图5),比如我收藏的这款Marineglas(见下图6),编号是137058,1908年的作品,就证明早在1908年之前,德国海军就已经开始少量装备了。这跟德军望远镜使用文献中的一段记载也是吻合的——“一封1908年4月的信笺是这样描述早期的ZEISS 6X30:尊敬的阁下,我们诚恳的向您推荐得到海军部门好评的海军型ZEISS军用望远镜,请看附带的详细列表,6X21和6X30双筒望远镜被推荐给帝国海军,6X21被认为可以满足海军陆战队的使用,6X30被认为适合在舰上使用。此外,您可能对这样一个事实感兴趣,我们已经制作军用望远镜长达14年之久,有130000架以上优秀的望远镜得到了广泛使用,真诚的Carl Zeiss, Jena 1908年2月敬上”(翻译于《德国6X30军用望远镜史》,应该是蔡司向德国军械部门营销自己产品的推荐信)
图5 :我们常用的蔡司生产年鉴截图
图6:编号137058的Marineglas
1910年前后,也就是一战战前及战中,蔡司望远镜的型制几乎每年都有小的变动,主要体现在物镜筒、调焦手轮、目镜片这些小细节上,详见下图《蔡司1907-1917样式变化》的截图,这也反应了早期蔡司在望远镜制造上的不断改进提升,至一战后,蔡司望远镜的制式就少有变动,趋于成熟了。体现在Silvamar及其军用型号上,这段时间的变化可以说是蔡司方阵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款,下面我就以我的蔡630藏品简单描述一下这段时期蔡司制式的演化。
图7:《蔡司1907-1917样式变化》
最早期的款式可见下图8的1908年的海军蔡Marineglas630,编号是137058,调焦轮是平行垂直滚花的,目镜片是13mm的平面目镜,物镜筒是短款并与下棱镜盖是一体的,而且物镜筒底面是平面,带军用大型中轴锁。
图8:1908年海军蔡Marineglas
再往后,款式演变见下图9的1911年蔡司Silvamar630,编号是232255,最大的改观是物镜筒明显加长,物镜筒分成两节,其中一节带饰皮,物镜筒底面是平面,其他未变:调焦轮是平行垂直滚花的,目镜片是13mm的平面目镜,带民用的小型中轴锁。这也是我见过的最早期版本的民蔡Silvamar。
图9:1911年蔡司Silvamar
接下来,款式演变见下图10的1912年产奥匈陆军M9/M13型维也纳蔡司630,编号313773,这款物镜筒也是分两节,物镜筒底面是平面,但是和上镜不同没有带饰皮,也没有上一款长,目镜片已经变成11mm的小直径的豆式凸面镜了,调焦轮还是平行垂直滚花,带军用大型中轴锁。(镜子镜肩标记服役时间是1914年,跟生产日期不同,关于维也纳蔡的编号问题,我在下一篇中详细探讨论述下)
图10:1912年产奥匈M9/M13Z型维也纳蔡司630
接下来,款式演变见下图11的1914年蔡司Silvamar630,编号是429666,这是后的款式又有几处变化,其中调焦轮的滚花变成平行对角了,物镜筒又回到一节短筒的样式,但是物镜筒底面不是原来的平面而是光滑的凸面了,目镜保持11mm的豆式目镜,带民用小中轴锁。
图11:1914年蔡司Silvamar
到了1914年,蔡630的款式大体已经成型,所以说上面的基本就是早期Silvamar的标准相了。看看了蔡司的资料,自出生到一战结束蔡630绝大部分都装备了军队,军队中绝大部分又装备了海军,陆军的少,民用的Silvamar也少,所以就收藏而言带中轴锁的民蔡Silvamar和陆军DF630是紧俏的收藏佳品。
下面这一款就是1915年陆军装备的全铜蔡司D.F.6X30见下图12,编号440183,看年鉴应该是最早期的陆军蔡司630,和上图一样是典型的平行对角滚花轮,豆式小目镜,短筒凸底的物镜筒。
图12:1915年陆军装备的全铜蔡司D.F.6X30
海军蔡630Marineglas至此也没什么大的变化,我发现的变化是镜肩的标记有不同,几乎所有的右镜肩标记是Marineglas+编号+6X,但在一战中后期有小批次的编号的是Marineglas+编号+6X30,这是很有意思的,也算是收藏的小G点。见下图13的两种不同标记的海军蔡Marineglas,6X的是1915年,6X30的是1917年。
图13:6X和6X30标记的海军蔡Marineglas
接下来,按照资料记载,到了一战战末和战后一段时期,蔡630的棱镜盖采用了一颗螺丝固定的方式,见下图14的1919年蔡司DF630,上下棱镜盖都是一颗螺丝固定。当然这种固定方式不长久,后来很快又改成3颗螺丝的方式,这就是后话了。
图14:1919年蔡司DF630
至此到1910S年代末,Silvamar630的制式演变基本上已经成型,这也是我论述的重点时期,综上所述这演变的基本脉络是目镜:13mm的平面目镜——11mm的豆式目镜;调焦轮:平行垂直滚花——平行对角滚花;物镜筒:一体式一节短筒——两节带饰皮长筒——两节不带饰皮——一节短筒;物镜筒底面:平面底——凸面底;棱镜盖固定方式:3颗螺丝固定——1颗螺丝固定(后很快又改成3颗固定)。
再往后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变动了,20年代后取消了中轴锁,后来滚花纹改成了直纹, 1928年后编号从镜肩移到中轴屁股,镜体的材质也逐渐全部改成铝镁合金,二战后期也生产不少黑漆简化版型号,到了50年代,开始使用镀膜镜片,目镜杯也从碗口型改成直口型,到最后就是光面漆变成了麻面漆,这些演变相信大家也都熟悉就不论述了,要不然这个帖子得写成人代会工作报告了。
光是这些,就花了我一个多星期准备素材,写这种帖子不容易,劳神费脑的,大家多多发表见解意见,贴出更多的相关型号镜子的图片、文献资料,把这个贴塑造成真正的讨论帖,就是对在下最大的鼓励了!!
在整理素材时,发现蔡司国外分厂的产品,样式和耶拿厂时间上不太同步,尤其编号的问题弄的我很是挠头,所以下一步准备开一个新帖——浅谈蔡司Silvamar 6X30早期发展演变(番外篇),到时候好好地跟大家讨论讨论这些问题!
就此搁笔,接下来准备去北京参加主席组织国家天文台参观活动了,los,Angrif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