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一下
我现在的镜子配置是:
1 蔡8,平时用,经常带出门,轻巧方便,成像好。
2 61式对空指挥镜,10*80,放在阳台上远眺,镜架运动平滑,视场大。
3 KRONOS20*60,可以短时间手持,看蔡8看不到的东西。
4 NIKON 14*40双模式稳像,出门旅行带上,在飞机、车上看。
加上照相机:
EOS1、EOS1DS、20-35L、28-80L、80-200L、100MIC。
还有sony HC1 、SONY A19、SAMSUNG I519、EOS300D、NIKON4500、NIKON5000之类。
除了胶片相机,其他都是这两年到处淘来的,到此为止,这些全是干活的好东西,虽然我的用途全是瞎玩。
本来准备等一段时间再配个SW小屋脊放口袋里玩,突然发现再弄就没谱了。
就像我媳妇评价的:不正经读书作学问,WWSZ啊!
兄弟,有钱人不玩这个,都宝马、奔驰、别墅、MM、高尔夫了。
我的这些玩意,都是性价比很高淘到的,不是收藏(也不配收藏),全是好用的家伙。
除了尼康的稳像,我是在网上查了资料买的,其他的几架,都是先在店里看,觉得效果好就惦记上,再找机会买下。比如61空镜,我扛回家才搞资料看看自己究竟买了个什么东西。
我最早的望远镜是用纸筒作的,前面物镜是50度的老花镜片,目镜是同学捡到送我的一个显微镜目镜,通过这个纸筒,第一次清楚地看到环形山,激动啊。那还是初中时代的事。
高中时代,有一次我哥在部队的一个军用仓库领了几架军用红外望远镜,回去的途中在家呆了几天,那几天我差不多天天都是搂着望远镜睡觉的。不过我到现在也没明白,那个被动式的红外镜片究竟是怎么用的,反正我白天晒了镜片,晚上看发动的汽车一点效果也没有。
中专毕业工作了一年,中间买了一个6倍的炮兵瞄准镜,那是看中了里面的回转倒镜,想自己再作一个正象的大单筒。
上本科期间,我哥送了我两样好东西,一个是理光KR10加标头,说实话,一直到现在,我都觉得我拍的最好的片子还是这个机子拍的;另一个是个日本产20*50的双筒望远镜。在九十年代中期的大学校园,这个就是顶级了。
研究生期间弄了个二手EOS1,冬天买的,当时试尼康F3,觉得冰冷的,感觉佳能热乎些,一下子就进佳门了。
后来极其反感在我面前一看用佳能就问我为什么不买尼康的“专业人士”,一般这时候,我都建议他们改用莱卡M3、M5之类。
这个阶段忙着买房买地找工作了,望远镜就展示放放。那时最想要的玩具不是望远镜,是笔记本电脑。我在痴迷了一年多之后,幸运的弄到一台IBM315ED,九十年代末的研究生有个这玩意,显摆啊。
接着一边工作,一边继续读书,要混个顶级文凭。
这时候,可以用公款买点玩具了,于是就在二十一世纪到来的时候拥有了SONY7E摄像机和IBMT20。还有一个什么富士的数码相机,4节电池拍20张不到,好像是16兆的卡,那时候也兴奋地不得了,方便啊。
那个阶段跟了一段时尚,比如买了NIKON 4500、NIKON5000、CANON300D。现在都在用,依然很实用:4500直接拍显微镜下的影像简直好极了,5000广角够大,拍室内资料很好,还有动画,实用。而300D,我觉得女儿出世后最好的照片不是我用1DS加L头拍得,而是平时在家用轻巧的300D抓拍的。这个时候,我的望远镜终于有的新收获,一台蔡8。
我必须老实承认,我买蔡8的时候搞不清这个镜子的来历,我在店里闲逛,首先被这个皮盒子吸引了,质感沧桑,感觉好极了,拿起镜子看,没做过漆,很好,然后我就被它的光学表现吸引了。
那一天店里有现在的军用、俄镜和其他的蔡8,但这一台是最亮的,最清楚的,颜色最不偏色的。更何况它有个那么酷的盒子。很巧,口袋有1000多闲钱,立刻付账走人。以后一个星期,我脖子上一般都挂了个皮盒子。
有理由向德国人致敬,我现在搞得很清楚,这个镜子是56年生产的,今年正好50岁,我应该喊他叔叔。
虽然50年了,光学依旧很好,调焦手感依旧很好。同价位的国镜、俄镜,综合起来,好像还是有点比不上。
这是一个我看了不头晕的镜子,我要说明一下,我对双筒镜的轴是不是正特别敏感,我找一个看了不头晕的镜子,也不是太容易。
接下来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到店里看相机镜头和望远镜,老看不买也不好意思,再说确实也需要,于是陆续就添了老黑、图丽的老百微还有那台KRONOS20*60。我一直到前几天上这个网站,才知道这个镜子性价比很“出名”,我完全同意这种说法。我买它大约是600块,当时没在意牌子,我看这些东西的时候比较注意看的感觉,这个镜子,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20倍,居然可以手持看一会。镜子色彩有些发黄,还有一点浮灰在镜筒里,不过考虑到价格和看上去的感觉,还是很值。
这期间我错过了一只好镜子,有一天我在店里看到一个8倍双筒,就像小两号的蔡8,但是规格是货真价实的8*20。光学完美,有一个精美的皮盒,但镜身的皮子有些开胶,开价2300,我稍稍犹豫,后来就忙忘了,等我意识到这非常有可能是一台早期的Swarovski保罗镜时,我发现,店家已经以6000左右的价格出货了。
买老黑的时候有一件趣事,当时卖主正沮丧个脸呆在店里,一打听,大爷已经退休了,好一个相机,三天前,看中了一只刚进的好品相老黑,一激动就掏钱买了,老太太一看镜头就火了,严令大爷退货,这不,镜头还没捂热呢。我当时正极想要个长焦拍人像,一看这个头好像很扎实,又是黑色的,好看,5000左右就买了,回家一上网,才发现二手老黑是大大的有名。心想,哪一天把20-35一道琢磨了,第一代三剑客就齐了。
买了镜头回家,没等老婆抱怨,我就慷慨陈词地把老大爷的悲愤形象描述一番,正色道:你可以是那个老太,但我绝对不是那个大爷,我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不赌博、四是天天准时回家报道,就这点爱好,不容干涉——总之,我比那个大爷幸运,我不用退货,现在老黑还用的很好。
用了20倍的望远镜后,我感觉手持观察有很大问题。想当年手持可以拍4分之一秒,现在125分之一秒以下就失控。天天不运动,后果很严重。于是特别想有个支在架子上的望远镜。那一天,在南光厂门口,就看到了61空镜。
这可是崭新没用过的,每个部件都在,包括蓄电池。当时还有一台用过的哨所镜,但三脚架活动的感觉比起来差太远,而其61空镜的视野太让我这样没什么见识的镜友兴奋了。4000多拿下,太重,让司机帮忙抗到工作室,放在落地窗前看看偌大的都市在我面前闪光。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7 0:13:19编辑过]
四年之后再愉快地盘点一下:
当时镜子配置是:
1 蔡8,平时用,经常带出门,轻巧方便,成像好。
2 61式对空指挥镜,10*80,放在阳台上远眺,镜架运动平滑,视场大。
3 KRONOS20*60,可以短时间手持,看蔡8看不到的东西。
4 NIKON 14*40双模式稳像,出门旅行带上,在飞机、车上看。
现在镜子的组合是:
徕卡820BL、1025BR、8+12变倍、1050BR、维克多基本款;施华830海白菜、1042EL;蔡司750大西蔡、65观鸟和老蔡八;尼康稳像还在;61防空也还在。
当年的单反照相机都还在:
EOS1、EOS1DS、20-35L、28-80L、80-200L、100MIC。
然后加上5D2、16-35L、24-105L、85L、24L
然后还有个松下LX3。
最近还加了些其他玩具,比如手表,现在是组合是:正装 宝珀日月星、日用 宝珀小三针、潜水 16610LV、计时超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