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88888888xqz 于 2024-12-7 12:30 编辑
这几天连续去了湿地公园儿看大鸟儿。这个时间段迁徙的候鸟多,故遇见了一些镜友。有位50多的老镜友,背着60单筒,照相机,小双。物件多,都比较小巧。我见他没带脚架,就问他小单筒怎么看?他一扭身儿给我亮了他的三脚架,原来是装在一个袋子里,很小巧。他的60单筒也是装在一个袋子里。我的搭配是大单筒装在双肩背,一个大脚架还有12倍小双,包里有食物泡一天公园。
还见到了很多年轻的镜友,看来我们的群体是后继有人了。那天遇见一批年轻人,几乎每人都装备着光辉三。大多拿着大炮,也有加带60单筒的。他们跟着我走,后来问我见到一种美丽的白脖子鹤没有,见到我的施华NL12很惊喜,后来向北转圈去了,这时候那边没什么鸟,年轻人溜溜腿也挺好。另一批年轻镜友,我注意到有个小伙子前面挂一蔡司sf830,拿着大炮。总的感觉镜友装备1万以上的顶级小双确实不多见。另外象我这样纯观鸟不拍片的也不多。
阳光充足的时候,我使用蔡司美洲角雕95搭配宾得wx3.5,取得150倍的高倍影像。因为天气寒冷,几乎没有空气扰流,看起来非常过瘾。远处的一个个小黑圪塔在镜头中变成了近在眼前距离好似仅2、3米的灰鹤、天鹅,神态动作一清二楚,也极大满足了拉近感偏好,非常解毒。唯一不足的是,到了太阳还没落山接近落山的时候,亮度变得不高了。使用高倍时风吹的扰动也会影响观测效果,使画面抖动。
总之这几天非常过瘾。看到了有年轻朋友加入我们的群体,心里也非常高兴。有可能随着人们在旅游中越来越多的购置望远镜,镜友的群体会越来越大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