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试论望远镜规格的缩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0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望远镜规格的缩水,当以目镜尺寸最甚,因为其它参数一般都是容易测量和推算的。而出瞳距离虽然不知道细节的情况下无法算,比较难测,但少有人关心,用了才知道其重要。

我根据公式计算了下,作了两个目镜直径和视角还有出瞳距离关系对照图 ,一个是理论最低值,一个是估计的可能值。
理论最低值是按无畸变,完全线放大做的,但一般望远镜都有些枕形畸变,所以也做了一个保守的估计值图。
如果目镜有效直径低于理论最低值,无疑就是缩水了,不过揭发缩水倒还不是主要目的,还是希望广大镜友多关心出瞳距离和舒适程度的关系。

目镜直径和出瞳距离对照表(理论最低值)

目镜直径和出瞳距离对照表(理论最低值)
发表于 2007-3-20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懂
发表于 2007-3-20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aonao329 于 2007-3-20 19:42 发表
没看懂



发表于 2007-3-20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点击放大看。具体用法我说下,右边线的规格是按出瞳距离毫米数划分的。
名义视角是指通常的算法,望远镜物方视角乘以倍数得到的值,这个总归是比实际的像场视角要小的。
已知出瞳距离、名义视角、目镜直径中的任意两个,就可以求另一个的值。
这是按出瞳直径3毫米的时候算出的,如果望远镜出瞳直径不到3毫米,减去相应数值;如果超过3毫米,加相应数值,但如果不同类型望远镜做比较,则没有必要加。因为白天人出瞳直径一般不会超过3毫米。

推测值的图,50度误差低于正负0.26mm,60度误差低于正负0.48mm,70度误差低于正负0.80mm。

目镜直径和出瞳距离对照表(一般估计值)

目镜直径和出瞳距离对照表(一般估计值)
发表于 2007-3-20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晕,这么快就有人回帖。
常见的 xxxM/1000M视角表示法,乘以0.05722就得到视场角。
如果目镜直径小于计算值,不用说了,视角肯定达不到;如果大于计算值,在视角受成像平面后的光阑限制的情况下,即目镜的限制,眼睛移动能看到更多视角,稍有实用价值,像场如果是受像平面前的光阑限制(主要是物镜、棱镜大小和附加光阑),多余的尺寸不会带来更多的视角。

以大家比较公认最舒适的15mm出瞳距离来看,48度的视场角也要近16mm的目镜直径,60度要19.2mm,65度要20.7mm。根据一般经验,出瞳距离小于12mm,几乎肯定不舒适,眼睫毛容易碰到镜头上。如果你不依照标称距离,看望远镜的时候眼睛放在自己感觉舒适的距离,实际能获得到的视角可想而知。
发表于 2007-3-20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非还挺专业
发表于 2007-3-20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虚标在中低端镜会多些,严肃的大厂一般不敢拿自己的信誉开玩笑

第一个表比较宽松,第二个表的数值是考虑了出瞳直径的,应该说是比较严格的要求(要求在整个出瞳直径光束内上下左右移动都能看到完整视场),即便如此,手里的MS仍然是合格的(出瞳直径7.1mm,表观视场52。5度,出瞳距离大约22mm)。Nikon HG8×20虽然是袖珍镜,也足够了(出瞳直径2.5mm,表观视场54.4度,出瞳距离15mm)。

[ 本帖最后由 funder 于 2007-3-20 21:48 编辑 ]
发表于 2007-3-20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见,留个记号,明天有空仔细看。
发表于 2007-3-20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正是由于三个因素(出瞳距离,表观视场,镜片直径)的互相牵制,才使得望远镜有了不同的类型,比如:
1.追求广角+加长出瞳,不用说这需要很大的目镜片直径,我个人见过最大的,目镜最外直径差不多有5cm(不是双筒,也没法做成双筒),这种镜多具有较大的体积重量,手持少见,在少见的手持规格里面,BLC 8×60是个代表,目镜片很大。

2.目镜直径中等到较大,追求长出瞳,Fujinon FMT,MS 7×50可以作为代表,反正7×50没法做成广角,于是大目镜带来了长出瞳距离的可能。

3.目镜直径中等到较大,追求广角,比如蔡八,Kern等德系8倍镜,Zeiss Deltar。 MS的10×50,Fujinon FMRT的10×50也可以看作相对其7×50版本减小出瞳距离,增加表观视场的版本。

4.目镜直径小,这样的镜子,基本上就只能是小出瞳距离加小表观视场了,经典的例子比如蔡六
发表于 2007-3-20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好,又学习了
发表于 2007-3-20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好,又学习了,又学习了
发表于 2007-3-20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这样吧。。。。。。。。。
shiye.JPG
发表于 2007-3-20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
出射的光线不能汇聚成一点,只能在出曈位置形成一个最小的光斑,直径就是出曈直径,就是口径/倍数
发表于 2007-3-21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好,又学习了,又学习了
发表于 2007-3-21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楼主, 1)两目镜直径相同, 但焦距不同. 出瞳距离能一样吗? (如图)
2)  如不考虑像差,任何单片或多片透镜都可看成目镜,那不同结构的目镜在直径相同下出瞳距相等吗?

[ 本帖最后由 jiju 于 2007-3-21 08:25 编辑 ]
目镜.JPG
发表于 2007-3-21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光学博士后的教材吧.北旅论坛,名不虚传.
发表于 2007-3-21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3-21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楼主...

目镜结构我不懂,我这里只是最基本的三角函数计算,现在工作忙,迟些我把公式列上来,很简单的。
专业的东西要问 funder 和 ranger。

>>第一个表比较宽松...

第一个表也是按出瞳直径3mm考虑的,假定无畸变
第二个表是假定镜子有轻微的枕形畸变,更符合大部分镜子的情况。因为据说无枕形畸变望远镜移动时有个什么滚动效应。
发表于 2007-3-21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funder能举例说明解释,费心了!
发表于 2007-3-21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开始误解了两张表的区别,如果考虑出瞳直径,确实是比较严格的要求,很多经典品种都会差一点点,但不会多。

实际的出瞳距离,表观视场要看目镜设计,一个直径3cm的大目镜只有10mm的出瞳距离和20度的表观视场也是可能的。这个表给出的只是一个理论下界。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