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司厂是卡尔- 蔡司(Carl Zeiss,1816~1888)于1846在德国耶那创办的,当时以生产显微镜为主,由于得益于两位科学家恩斯特-阿贝和奥托-肖特的帮助,蔡司厂光学镜头的质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蔡司厂也生产照相机,二战以前设在德累斯顿的生产车间是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照相机工厂。二战以后,德国一分为二,蔡司厂也一分为二。西德在巴登-符腾堡的奥伯考亨(Oberkochen)重新建厂秉承蔡司传统,是为蔡司正宗,两德统一后,东西德的蔡司厂又联手经营。总部仍设在奥伯考亨,拥有员工3500名,同时在世界各地设有分厂。
我们都知道,镜头的灵魂是玻璃,它是镜头设计的基础。19世纪的镜头设计和制造进步缓慢,很大原因是缺乏用于制造镜片的优质光学玻璃。1881年前后,恩斯特-阿贝和奥托-肖特对光学玻璃进行了系统科学的分类研究。 1886年,肖特出版了一本目录,开列了用于镜头制造的44种性能各异的光学玻璃,这是现代摄影镜头设计和制造的开端,从此镜头设计可以利用各种光学玻璃的不同折射率来制造消像差的高级镜头。这也是蔡司厂之所以能够在镜头的设计和制造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奥妙所在。肖特光学玻璃至今一直是高素质光学玻璃的代名词。在蔡司博物馆里,恩斯特-阿贝和奥托-肖特的塑像与卡尔-蔡司的塑像被并排放在一起,为参观者所景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