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贴图]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无锡寄畅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25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昨天去看看,因为已经几年没有去了。拍些图片来看看。见笑~

  二百多年前,乾隆帝再经江南名园———寄畅园时,面对秦氏重新改建修复后的园林说了一句话:“顿还旧观”。两个世纪过去了,寄畅园历经风雨沧桑,建国后又几经修复。这次尤其是东南部经过重点修复后,于近期全面开放的寄畅园基本向游人展示康乾盛世的旧貌。
  据了解,专家组在制定修复方案时经过了多次争论与周密考证以力求原貌再现。如寄畅园内翰亭是否移动一事,专家组就存在不同意见 。不移的理由是,该御碑亭是清代后期建筑,已经存在,为游人所熟悉 ,就不必改变原状。而移动的理由是:整个修复工程是按康乾盛世时的原貌恢复的 ,当时该亭并不存在;中轴线上的建筑过密,乃造园艺术上的败笔,必须疏散景点;寄畅园为山麓别墅,皇家气氛不宜过浓。经过多次讨论,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移动宸翰亭。
  修复工程另外遇到的难题是国家文物局在发批文时,提出的三条原则之一是保护现有的古树木。寄畅园东南角内有三棵香樟古树,为了保留园内古树,游廊向西适当移动了1.5米,但基本维持了旧观。另外根据旧时的记载,在美人石畔新栽了一棵桧柏,另外还要再种一棵紫藤 。以此,再现寄畅园内古木众多,“苍凉廓落、古朴清凉”的特色。
  由于修复工程前专门进行了东南部遗址的发掘,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要对明代的地坪进行护,有一两处露明。因此在卧云堂内外,游人可 以看到一两处明代地坪,以切实感受到寄畅园的历史。修复时的材料也尽量使用了原材料。
  总之,专家组强调,这次寄畅园东南部的修复工程是恢复旧貌,不是新建园林,恢复要有根据 ,不能凭空造园,因此,这次东南部修复算得上是园林修复工程的典范。



    惠山寄畅园的保护性修复工程日前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今年国庆期间,经过整修的寄畅园将以崭新面貌迎接海内外游客。同时,锡惠名胜区工作人员日前奔赴北京,征集了一批名人手迹。这些珍贵的手迹将被制作成楹联、匾额,为园内新建景点增色。
  锡惠名胜区寄畅园是目前无锡唯一一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建设者四个多月的努力,寄畅园内曾经毁于战乱的著名建筑卧云堂、凌虚阁、先月榭等,已经按照历史资料重新建成。新建的卧云堂、凌虚阁气势不凡,园内美人石、镜池、碑亭等景点,也都按照历史资料进行了移位。为了使新修建的景点增色,日前锡惠名胜区派出专人赴京,征集了一批楹联、匾额等名人手迹。在白云观,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听说寄畅园的修复之事后,当即题下“凌虚阁”的匾额。76岁的教授级舞美师盛锡珊先生,擅仿“乾隆体”,摹书乾隆御制十几首寄畅园诗的首篇,非其莫属,登门拜访时,盛老先生应允为寄畅园写一副集乾隆诗句的楹联。赴京求访墨宝者还三次造访了宣统皇帝之弟溥任,溥任先生专门题写了堂匾和嘉庆咏寄畅园的楹联。红学专家冯其庸先生乃无锡人氏,因此对从无锡老乡特别客气。当听说请他题写寄畅园“先月榭”的匾额时,冯老先生欣然同意,并说:“曹寅(曹雪芹的祖父)是到过寄畅园的。”
  北京之行,可谓满载而归。目前这批珍贵的墨宝正被赶制成楹联匾额,将悬挂于寄畅园内,使得新修复的园林重现旧貌之际,更添了一股浓郁的文人气息与人文内涵。






发表于 2003-8-25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图]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无锡寄畅园

[贴图]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无锡寄畅园

[贴图]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无锡寄畅园

[贴图]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无锡寄畅园

[贴图]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无锡寄畅园

[贴图]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无锡寄畅园

[贴图]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无锡寄畅园

[贴图]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无锡寄畅园

[贴图]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无锡寄畅园

[贴图]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无锡寄畅园
发表于 2003-8-25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1

1

[贴图]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无锡寄畅园

[贴图]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无锡寄畅园

[贴图]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无锡寄畅园

[贴图]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无锡寄畅园

[贴图]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无锡寄畅园

[贴图]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无锡寄畅园

[贴图]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无锡寄畅园

[贴图]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无锡寄畅园
发表于 2003-8-25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3-8-26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的不错!
发表于 2003-9-6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颐和园的一部分其实也是寄畅园的风格。
发表于 2003-9-16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的乡园----------无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