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p_wong 于 2012-6-30 12:26 编辑
多年来钟表行业都想构思一不受地心吸力、温度、湿度、使用环景影响的时计,由普片使用的油丝摆轮设计至专为摆脱地心吸力的陀飞轮(Tourbillon)的设计,目的只是找一准确的时基参考 (Time Base)。
而然受机械结构、体积、加工精度的限制而困难重重,于是全新的思维最终由瑞士表厂于1959年发表的时基参考电气化而揭开序幕,新旧思维大战一触即发!
我第一次接触的电手表是第三代音叉式电手表开始,当时第一二代的电手表已停产而价格亦升至天价。从国内的电手表行业中,前几代的产品直至第四代前期的可说是一片空白,也许能借着这文可令各位从中了解一二吧!
第一代 摆动式电手表 (Electric Watch I )
从資料得知,这种手表是由瑞士在1959年开始研发的,主要是用了线圈组成的(电磁石)来驱动摆轮代替了犮条驱动游丝摆轮的结构,由于取消了犮条驱动摆轮的结构而不受地心吸力的影响,而摆动頻率由电子綫路中的电容、电阻(C+R)所控而不受地心吸力影响,所以在种六方位测试*注1都轻易过关,但由于当年的电气零件还没向微型化方向走,电气零件只可由熟练的技师少量生产,所以存世量极少。
第二代 电动机结构式电手表 网上图片
第二代 电动机结构式电手表 (Electric Watch II ) 取代了 摆动式电手表 (Electric Watch I )1957年咸美顿(Hamilton)公司做出第二代的电动机结构式电手表,设计师把摆轮设计成一个小型马达…..在摆轮的位置组成一线圈组作(转子)在下夹板放了两块小磁铁作(定子)那样便组成一个完整直流马达,当时的卖点除了是准确外还有一卖点是电池提供的动力足以走400天!以当时的纯机械手表来说400天动力简直是天方夜谭。由于当时的售价由于小线圈的做价一直高企不下,售价也接近一辆小桥车,这个情况大约维持了10年…………
第三代 电动音叉式手表
第三代 电动音叉式手表(Tuning Fork Watch) 取代了电动机结构式电手表 (Electric Watch II )
1953年Max Hetze发表音叉驱动方式作为手表的动力和时基参考 (Time Base),电动音叉式手表是由一组电磁铁驱动H型的金属音叉而产生每秒高达360次(360Hz)的振荡,振荡频率由金属音叉状的共振频率所决定(跟调琴师的音叉原理相同),由于高档机械设计的摆轮摆动次数最多也不能高于每秒十次(10Hz),所以音叉驱动方式确比傅统结构的摆轮理论误差少36倍。终于宝路华(Bulova)于1966年发表了一只名为(Accutron)电动音叉式手表,从始第二代电动机结构式电手表市场由电动音叉式手表所取代。
世界第一只石英表Astron在1969年12月25日上市 源自精工舍网上图片
第四代 石英手表(Quartz Watch) 又取代了音叉表
1969年,精工舍(Seiko) 发表了一只用石英(Quartz)作时基(Time Base)的电子表,每秒取样次数为32,768次(32,768Hz),这消息对于几间正努力生产音叉表的厂家几乎是给日本人回敬一枚原弹!(当时生产音叉表的不缺是名表大厂,Tissot、Omega、Bulova、Longines、Movado Universal、Zenith、IWC、Citizen都曾有生产音叉表!)这种结构简单,内里只藏了一只简单集成芯片,把通电后的石英晶体所产生的讯号÷2,除以15次之后得到每秒一次(1Hz)作为推动齿轮之用,他们能成功地把体积有如一个房间的大小的莫里森(Morrison)式石英时钟放到手表里简直又是另一个神话,它相对于音叉表,有着更廉价、更可靠、更准的优点,音叉表在市场优势迅速消失,约在1975年左右全面停产。
[localimg=400,300]8[/localimg]
[localimg=400,300]8[/localimg]
数子式电子石英表 (LED)
数子式电子石英表 (LED)
第四代石英表在出笼之后,美国的半导体厂隋即作出反击,当时本想在音叉表市场分一杯羹但因音叉表的机械结构而望而却步的香港与美国德洲半导体(Texas Instrumennts)合作产生了一只划时代夸行业的产品固态手表…….数子式电子石英表,是一只没有机动零件的手表。
数子式电子石英表显示器是由四位七划发光二极(LED)管组成,但因石英晶体只靠进口而经常缺货,因此有一位郑姓商人在港设商自行生产,澈底解决了这樽颈问题,从此香港的数子式电子石英表火速打进了世界市场,七十年代更上登手表出口地的世界第一,当时的售价只为欧米加等大厂生产的二十分一。
[localimg=191,300]9[/localimg]
数子式电子石英表第二代产品为节能液晶显示器(LCD)
数子式电子石英表第二代产品为节能液晶显示器(LCD)
主要是针对第一代数子式电子石英表显示器由发光二极管组成,耗电量大,而液晶(LCD)显示器正好补救了它的缺点,令电池更耐用、成本更低、技术要求更低,所以使用液晶显示器的二代数子式电子石英表又取代了发光二极管数子式电子石英表的市场了。
[localimg=225,300]6[/localimg]
第五代 电波手表 (Radio Controlled) 十万年误差只有一秒!
第五代 电波手表 (Radio Controlled) 十万年误差只有一秒!
由铯原子组成的电子时计是暂时所得知最准确的时计,十万年误差只有一秒!
第五代电子表的构思是如何在手表的体积而有铯原子时计的精度?
铯原子组成的电子时计现时体积大约是12立方米,怎可以放进一只手表里?
解决方案是用一电台把铯原子时计的对时标准讯号向大气放送,而在一石英手表内加设置接收器,定时把接收的电臺訊号自动校对时间
。[localimg=305,93]7[/localimg]
电波手表(Radio Controlled)主要是一只精度也甚高的石英手表(每月误差约十五秒)加上一接收器组成,即使在不能接收讯号的情况下也有不错的精度,有着电波自动调校功能,最基本的月大月小甚至二月润年等需要人手调校的程序都可免了,隋着市埸的扩大除了英、德、美、日和欧州一部份地方设有电台外中国的河南省商丘市(Shangqiu(China) 68.5kHz)的发射台投入服务(技收电波信号范围的标准半径1,500km),所以在中国大部份地区也能有效使用电波手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