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hare - 

[讨论]闲谈M1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3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量和95重量相当,不会是重量最轻。但采用宜拆装、通用化、组件式的设计思路应该是很好的,只是产品的落实没能把这种思想达到理想状态,且使得生产成本偏高而得不偿失,与其拆件重装不如弃旧用新。
   只针对M19本身实际可以采用局部包胶比较实用(仅对物镜筒外延包一圈效果就很好,这就是提及物镜外延不耐磕碰这一突出问题的理由),其它部位包胶感觉必要性不大。
[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5-12-3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称过重量,但我感觉要比95轻。
发表于 2005-12-3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zhwwww[/I]在2005-12-3 9:57:48的发言:[/B]<br>   重量和95重量相当,不会是重量最轻。但采用宜拆装、通用化、组件式的设计思路应该是很好的,只是产品的落实没能把这种思想达到理想状态,且使得生产成本偏高而得不偿失,与其拆件重装不如弃旧用新。
   只针对M19本身实际可以采用局部包胶比较实用(仅对物镜筒外延包一圈效果就很好,这就是提及物镜外延不耐磕碰这一突出问题的理由),其它部位包胶感觉必要性不大。
[em01][em01][em01]

不要忘了M19是7x50规格的,它的物镜是三分离物镜,目镜是6片变型爱尔弗目镜,都要比95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总量仍比95稍轻了一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3 10:05:47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2-3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zoop[/I]在2005-12-3 10:03:05的发言:[/B][BR]我没称过重量,但我感觉要比95轻。

手头也没有秤来精确测量。当时为了比对,采用杠杆原理简单比试了一下,虽然不够精确,但也差不多。
[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5-12-3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M19重量为34盎司,约合965g。
发表于 2005-12-4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M19目镜组,物镜组均有结构可靠的密封胶条,并隐藏于镜桶内部,M19外表实际已经算有包胶只是厚度较薄且材质欠佳,其实只需适当增加包胶层厚度,
--M19的表面,我感觉应该是一种表面处理,和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包胶不同(我们所说的包胶多为橡胶等较柔软的材料制成)。
--比较我们所说的包胶的功能,M19的“包胶”无法减轻外部外部撞击强度,如何替代镜盒的作用?
发表于 2005-12-4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经说过“M19外表实际已经算有包胶只是厚度较薄且材质欠佳”,视得乐commander 7x50的镜身包胶厚度也只有1毫米左右(和M19大体相当),只是物镜桶端部较厚。
--M19那层比饰皮都不厚的“包胶”,厚度能有多少?
--我认为,其作用和烤漆、饰皮的作用相仿。和我们常说的包胶想去甚远。
--还是那句话,M19的设计理念决定了它的失败,加不加厚所谓的包胶根本无关痛痒。由于M19方式的不成功,导致了M22这类军镜的出现,这才是M19的意义所在。
发表于 2005-12-4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M19的表面,我感觉应该是一种表面处理,和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包胶不同(我们所说的包胶多为橡胶等较柔软的材料制成)。
1、确实M19表面的涂层厚度和传统硫化饰皮厚度相当,但市售的视得乐望远镜镜身部分包胶也只有约1毫米;
2、M19表面的涂层并非是与硫化饰皮质感相似的硬质材料,你只需用指甲边缘按压涂层,就发现会留下的压痕,但几分钟后涂层就会恢复平整,也就是说此涂层是一种质地较柔软的材料。

--比较我们所说的包胶的功能,M19的“包胶”无法减轻外部外部撞击强度,如何替代镜盒的作用?
确实M19的“包胶”或者说涂层厚度太薄对撞击缓冲能力有限,并且增加包胶厚度肯定会增加重量;不过我的意思是采用“厚”包胶免包方案(可参考视得乐相似规格的望远镜),总比“薄”包胶加镜盒方案,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使用更方便吧?而且耐磕碰性应该也不会比用镜盒差多少(M19的军标要求已经很高,其中包括:冲击测试,能够承受12次75G的冲击,上下光轴偏差要求在正负15分以内,水平在正负20分以内。视度范围,正负4个屈光度,分辨率6角秒。左右光轴不平行度在30分以内)。
发表于 2005-12-4 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M19设计的问题在于,无法确保替换部件时的环境问题!!所以,增加涂层/包胶/饰皮厚度与否对其失败的命运起不了些许作用。
发表于 2005-12-4 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那句话,M19的设计理念决定了它的失败,加不加厚所谓的包胶根本无关痛痒。由于M19方式的不成功,导致了M22这类军镜的出现,这才是M19的意义所在。
M19的设计理念主要应包括两大部分:
1、轻巧、紧凑,主要解决美式军镜重量太大这个问题,显然这方面很成功。
2、另一方面当然是解决望远镜的维修问题,应该说达到了目的。
这个设计从技术层面上并不失败。
主要问题是增加了综合成本(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小瑕疵),并且不满足美军的防激光要求,所以即使成本控制理想,此镜也会退役。
纵观现役军镜,很多性能并没有超越前辈,我想深层次的原因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望远镜作为观察仪器的地位已经大大下降;对望远镜性能的要求已让位于对成本的追求,这可能是很多高性能军用光学设备的宿命吧。
发表于 2005-12-4 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W.T.SH[/I]在2005-12-3 17:09:38的发言:[/B][BR]M19设计的问题在于,无法确保替换部件时的环境问题!!所以,增加涂层/包胶/饰皮厚度与否对其失败的命运起不了些许作用。

不能肯定你说的环境问题具体的意思;但就那么几种可能性:
1、工厂更换:
肯定不会有问题
2、军械维修所更换:
应该也不会有问题
3、营房更换:
只要有超净台就行
4、战场更换:
阿兵哥:谁出的馊主意,我还不知道在那遮风挡雨呢![em14]
对美军而言,我们不需要什么技术先进的望远镜,我们只需要能用的便宜货!
                     我们不需要便宜的F15,我们需要金子打造的F22![em05]
发表于 2005-12-4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2、另一方面当然是解决望远镜的维修问题,应该说达到了目的。
--M19就是没能解决维修的问题而完蛋的。如果达到了目的,就不会有M22的机会了。
[em01][em01][em01]
纵观现役军镜,很多性能并没有超越前辈,我想深层次的原因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望远镜作为观察仪器的地位已经大大下降;对望远镜性能的要求已让位于对成本的追求,这可能是很多高性能军用光学设备的宿命吧。
--我对老式的军镜不了解,不过,就现今的使用要求来讲,前辈级的军镜很多达不到要求。
--只要人眼成为不了千里眼,望远镜的使用就必不可少。象老美那样对战场实时监控的地球上有几个,即便如此,美军照旧装备不少望远镜。用途不同而已。
--军镜只要够用就行,成本低不是目的。
--现今的技术发展,新材料的使用,装备理念的更新才是军镜成本降低的关键。
发表于 2005-12-4 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肯定你说的环境问题具体的意思;但就那么几种可能性:
1、工厂更换:
肯定不会有问题
2、军械维修所更换:
应该也不会有问题
3、营房更换:
只要有超净台就行
4、战场更换:
阿兵哥:谁出的馊主意,我还不知道在那遮风挡雨呢!
--SHARE兄,M19如果能在工厂,军械维修所更换当然没有问题,问题是老美希望M19能在上述场所以外更换部件,以期及时解决维护使用的问题。可那样的话,即便老美后勤再牛X,也不可能派个装备齐全的维修厂跟着部队跑啊,那是个什么成本啊,老美需要准备多少维修厂?所以,到头来,老美发现花在M19身上的钱再多,都将面临同样的问题:在野外更换部件时,无法去除尘,湿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M19只能死掉。
--所以,包胶根本不是M19的问题所在!
发表于 2005-12-4 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M19就是没能解决维修的问题而完蛋的。如果达到了目的,就不会有M22的机会了。
如果美军M22G 德军 D12那样坏了就报废是最佳方案的话,恐怕任何一个考虑维修性能的军镜都该算失败了,问题是德军还是让D16代替了D12.美军恐怕对M22G也没什么好印象。
--只要人眼成为不了千里眼,望远镜的使用就必不可少。象老美那样对战场实时监控的地球上有几个,即便如此,美军照旧装备不少望远镜。用途不同而已。
我只说过地位下降,不大明白你意思....[em06]
--军镜只要够用就行,成本低不是目的。
我也认为军镜够用就行,但M19的故事中,成本问题可是超过技术层面问题的喔[em07]
---就现今的使用要求来讲,前辈级的军镜很多达不到要求。
如果不谈防激光,相当部分退役军镜性能还是不错的,毕竟够用就行吗,比如M19[em07]

--现今的技术发展,新材料的使用,装备理念的更新才是军镜成本降低的关键。

哎,新技术、新工艺并没有对提高军镜性能作出多大贡献,倒是降低成本上高招层出不穷
明天我也买个大红膜,把观念进步一下!

发表于 2005-12-4 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上看来的:
美国M19望远镜:该望远镜是对法兰克福兵工厂1960年设计的T14E1望远镜的又一次改进.它由5个不用维修的组件构成.物镜和目镜一样,都是配对的,可与其他同种望远镜互换,且能保持原来的平行性.调焦和分辨率不变.壳体采用铝铸件,并使用了熔乙烯树脂涂层.该望远镜返修率低,且一旦出故障,维修技术十分简单.1977年7月投产,1978年开始装备部队.
发表于 2005-12-4 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W.T.SH[/I]在2005-12-3 18:19:57的发言:[/B]<br>不能肯定你说的环境问题具体的意思;但就那么几种可能性:
1、工厂更换:
肯定不会有问题
2、军械维修所更换:
应该也不会有问题
3、营房更换:
只要有超净台就行
4、战场更换:
阿兵哥:谁出的馊主意,我还不知道在那遮风挡雨呢!
--SHARE兄,M19如果能在工厂,军械维修所更换当然没有问题,问题是老美希望M19能在上述场所以外更换部件,以期及时解决维护使用的问题。可那样的话,即便老美后勤再牛X,也不可能派个装备齐全的维修厂跟着部队跑啊,那是个什么成本啊,老美需要准备多少维修厂?所以,到头来,老美发现花在M19身上的钱再多,都将面临同样的问题:在野外更换部件时,无法去除尘,湿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M19只能死掉。
--所以,包胶根本不是M19的问题所在!

兄弟,请注意,美军没有要求把M19做到战场上在弹坑里也可以维修!就是因为要减少进维修厂才提出M19这种概念的,单个组件损坏营房级就能维修好,已经很不容易了
千万不要小看美国鬼子的智商
-----包胶根本不是M19的问题所在!
实在不明白“M19的问题所在”到底指的是啥?[em06]
我不过是认为M19镜身包胶厚一些(类似于视得乐的包胶)比加镜盒更能体现M19的设计理念,然后谈了一下M19加厚包胶技术上没有障碍而已[em04][em0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3 19:35:12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2-4 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什么军用镜子的设计是很成功的吗?大家可否举些例子来。
发表于 2005-12-4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请注意,美军没有要求把M19做到战场上在弹坑里也可以维修!就是因为要减少进维修厂才提出M19这种概念的,单个组件损坏营房级就能维修好,已经很不容易了
千万不要小看美国鬼子的智商
--弹坑里也好,营部也好,只要无法做到无尘,除湿这样理想环境,M19的维护更换效果就不会好。
--美国人的智商我不怀疑:他们没有继续使用M19。
实在不明白“M19的问题所在”到底指的是啥?
--很简单,M19的设计理念:以更换组件的维护方式在地球上行不通。
我不过是认为M19镜身包胶厚一些(类似于视得乐的包胶)比加镜盒更能体现M19的设计理念,然后谈了一下M19加厚包胶技术上没有障碍而已
--当然,你的想法技术上没有太大问题。

--我猜想M19的那层皮并不便宜,加厚的成本可能不低(M19的成本已然不低),考虑到其理念问题,再多的投入不过是打水漂而已。
--加厚以后的效果,未必比那个塑盒好。那个塑盒还是很实用的,不要忽视它的用途!
M19是设计师在窗明几净的空调房里,喝着红酒设计出来的浪漫而不实用的东西。
发表于 2005-12-4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东西不同一般!
发表于 2005-12-5 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弹坑里也好,营部也好,只要无法做到无尘,除湿这样理想环境,M19的维护更换效果就不会好。
哎,请仔细阅读34楼第3条及38楼
--美国人的智商我不怀疑:他们没有继续使用M19。
M19仍在美军部分部队使用(本人曾在米国 VIRGINIA州 Norfolk附近的美军基地见过),M22G的服役情况想必兄弟也清楚

--很简单,M19的设计理念:以更换组件的维护方式在地球上行不通。
请参见第一条

我不过是认为M19镜身包胶厚一些(类似于视得乐的包胶)比加镜盒更能体现M19的设计理念,然后谈了一下M19加厚包胶技术上没有障碍而已
--当然,你的想法技术上没有太大问题。

--我猜想M19的那层皮并不便宜,加厚的成本可能不低(M19的成本已然不低),考虑到其理念问题,再多的投入不过是打水漂而已。
1、请注意我们开始讨论的原因,如果这个问题有共识,我怀疑是否还有讨论的必要
2、维修问题请参见第一条
3、成本高的地方显然不在饰皮,并且我也认为“成本问题可是超过技术层面问题的喔”,还有“主要问题是增加了综合成本(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小瑕疵),并且不满足美军的防激光要求,所以即使成本控制理想,此镜也会退役”


--加厚以后的效果,未必比那个塑盒好。那个塑盒还是很实用的,不要忽视它的用途!

引用自22楼“确实镜盒及包胶各有利弊,但M19的侧重显然是外形紧凑,重量轻,这正是镜盒的缺点,现代军镜采用包胶免包构造的比例还是很高的”
不好意思,它的用途是什么?

----M19是设计师在窗明几净的空调房里,喝着红酒设计出来的浪漫而不实用的东西。
米国人可没法国人那么浪漫,米国人中像小布什那样的德州牛仔比例还是很高的
好像爱喝啤酒的日耳曼人更和望远镜有缘
M19是个技术概念性很强东西,没有发现有什么红酒式的浪漫风格,就像INTEL芯片一样[/QUOTE]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