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疯子 - 

上新书了 一楼上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铜章 微信联系我shilei422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9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疯子 于 2016-1-5 15:39 编辑

三本 25,林达,是一对美籍华人作家夫妇合用的笔名。另有“丁林”、“Dinglin2”等笔(网)名。夫为丁鸿富,妻为李晓琳。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曾在黑龙江省插队。1991年移居美国。
林达,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被誉为是介绍美国最好的作者之一,是中国的托克维尔。同时,林达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开设专栏,不仅有时事评论,还有散文和特稿。林达的文字朴实自然,富有洞见,写作领域涉及宪政、法治、历史、国际关系,是少有的全能型作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9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疯子 于 2016-1-5 15:39 编辑

三本 45《历史在这里沉思 1966—1976年记实》这套丛书,汇集了我国文革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各界知名人士遭遇诸多史实的记述。1986年初,前三卷的书稿交给刚刚创办的华厦出版社,社长是邓朴方。没料想刚刚出版,就有人向中央反映:“此书太集中反映了文革的阴暗面,不宜发行。”当时的总书记胡耀邦得知后,在一次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对中宣部部长朱厚泽说:“有这样一本书,叫《历史在这里沉思》,舆论不少,你看一看,到底适不崐适宜发行”朱厚泽担任过贵州省委书记,是一位比较开明的领导。他浏览后觉得没什么问题,于是在第二次书记处会议上向耀邦同志报告说,全书基本上都是报刊上公开发表的揭露文革的文章,也有编者重新组织的少量约稿,可以考虑发行。这样才得到批准公开面向全国,但仍有人不断提出异议。好在邓朴方态度坚决,一次见到周明时,对他说:“你放心,这书没问题,我送给中南海的叔叔阿姨们(当然都是中央领导人及夫人),他们有的整夜看,有的边看边流泪,大都评价出版这部书意义重大。”结果前三卷一版再版,而且增编了后三卷,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共计发行了近百万册,成为国内畅销书之一,获全国图书“金钥匙奖”,1990年3月,还被译成日文出版。为此,王蒙先生特地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论述这套书的价值,对出版社表示感谢,并高度称赞了编者的胆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9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疯子 于 2016-1-5 15:40 编辑

单本12,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与《参考消息》联合策划“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大型系列报道,由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空军上将、海军原副司令员丁一平海军中将、著名军事理论家金一南少将领衔撰写文章,28位陆海空军事名家首次直面大国惨败的历史伤疤,深刻反思甲午海战的血泪教训与启示。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参考消息报社联合上海远东出版社,将“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大型系列报道扩充、完善、汇编出版《甲午殇思》图书,该书一经推出获各方好评,成为2014年的年度畅销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0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疯子 于 2016-1-5 15:40 编辑

单本8块,先说说吴晗,大家如果不知道,肯定知道一片十分之出名的文章,海瑞罢官。,杂文与政治的紧密联系是杂文的悲剧,真正的杂文应该是一种独立性很强的文体。可是这种独立性怎么可能是无源之水呢?没有作者的独立,就决不会有杂文的独立。而过去那些维护和取消杂文的人都是不认同这种独立性的,只不过他们是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打击,殊途而同归。这不奇怪,“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旦取消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杂文的衰落乃至被取消就是必然的了,哪怕还有人给它冠以“杂文”的名目。
吴晗1969年冤死狱中,杂文也是“祸根”之一。据当年和他一起被批斗、享受“喷气舞(弯腰低头)”的廖沫沙回忆,吴晗深感沮丧和悲愤。一个“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人,这种悲愤中肯定包含了很大的委屈。也许吴晗至死都没有明白,他那些博雅的杂文究竟错在了何处,当然更不可能知道自己的悲剧究竟在哪里。
在说说海瑞罢官,1959年4月,毛泽东针对干部中不敢讲真话的问题,提倡学习海瑞“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的精神。北京市副市长、著名明史专家吴晗遂于6月间发表了《海瑞骂皇帝》一文。之后,他又相继写出《论海瑞》、《海瑞罢官》等文章和剧本[1]  。
1962年,江青提出要批判《海瑞罢官》。1965年初,江青到上海秘密策划炮制批判文章。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刊出由江青、张春桥等共同策划,姚文元执笔的批判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捕风捉影地把《海瑞罢官》中所写的“退田”、“平冤狱”同“单干风”、“翻案风”联系在一起。[2]
1966年4月,《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报刊先后发表《〈海瑞骂皇帝〉和〈海瑞罢官〉的反动实质》、《〈海瑞骂皇帝〉和〈海瑞罢官〉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等文章,进而把皇帝罢了海瑞的官,同庐山会议上撤消了彭德怀职务一事联系在一起,使对《海瑞罢官》的批判带上更为浓重的政治色彩。史学界、文艺界、哲学界等社会科学领域开始进行全面的“揭盖子”。对《海瑞罢官》的批判,成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0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疯子 于 2016-4-5 17:34 编辑

单本8块《尚书》是儒家五经之一,原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帝王之书”,为一部多体裁上古历史文献集,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是我国历代国家治理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0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疯子 于 2017-5-22 17:25 编辑

6元单本,这是我记忆最清晰的 杜少府的诗了。
《望岳》
此诗名为记游,实兼咏怀。泰山为五岳之首,极写泰山之高峻,为抒发诗人的远大抱负做铺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青年杜甫人生理想的形象写照。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已送  天安门诗抄 天安门革命诗文选  革命诗抄 三本 16块
一九七六年清明节期间,英雄的首都人民以革命大无畏的精神,冲破“四人帮”的重重禁令,写了成千上万的革命诗词,沉痛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愤怒声讨万恶的“四人帮”。这些张贴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或在天安门广场上朗诵过的诗歌,凝聚着人们的血和泪、爱和憎,是发自肺腑的战斗的呐喊,它们鼓舞着广大人民群众同“四人帮”作殊死的斗争。天安门诗歌在斗争中发挥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是矗立在我国诗歌发展史和革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已出
胡适我不多说了。 我最喜欢先生的一段话:生命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作点有意义的事。

汇率战争 买书可送

苏联电影介绍15

我们的荆轲6块
莫言获得诺奖后的新作,也是他的首部剧作集。包括《我们的荆轲》、《霸王别姬》、《锅炉工的妻子》三部剧本。《我们的荆轲》除了大段内心独白,舞台设计也采取写意写实结合的方法。与以往的荆轲题材的话题不同,该剧作集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全新解读那段熟悉的历史。荆轲将不再是舍生取义的侠义精神,而是一举成名的心态。《霸王别姬》同样是历史故事新说,莫言在该剧中将刻画人物的理念运用至极致,向读者展示出一个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虞姬。《锅炉工的妻子》是一部现实题材的剧本,也是三部剧中唯一还没有和观众见面的,讲述了一个女知青在社会变迁中的多舛命运。

《我们的荆轲》2011年八月至九月在北京人艺剧场首演,反响很好。该书特别收录了大量当时演出的精美剧照,以及莫言就该话剧接受的访谈录。全书彩色印刷,制作精良,是收藏佳品。

五四运动史 1951 年版本老书 8块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2 买书可送

袁世凯演义 中华书局1979年版已出

张作霖 5块

中国古代科学家 布面精装版 6块(已出)

朱可夫 三联出版社 1976 版本 8块(已出)

走进博物馆  北京地区博物馆大全 买书可送

孙中山传 北京出版社1981 10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0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安门诗抄我也有一本,华主席题的书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3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晓佳 发表于 2015-11-20 19:21
天安门诗抄我也有一本,华主席题的书名:

这当年都是禁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疯子兄弟给我寄的书,很不错,包装也很严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晓佳 发表于 2015-12-1 12:06
疯子兄弟给我寄的书,很不错,包装也很严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4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疯子 于 2016-4-19 12:12 编辑

耿飚回忆录  单本12 几乎全新 稍有脏
这本看上的是外交部分 习总曾经给耿飚当过秘书。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师参谋长、军参谋长,八路军副旅长兼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兼野战军参谋长,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先后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参与指挥了收复张家口和清风店、石家庄、平津、太原及解放大西北等战役战斗,曾留守陕甘宁边区和参加北平“军调部”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驻外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秘书长(兼)、国防部长(兼)、国务委员等职,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九至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日潘家园收到了好多 个人很喜欢的 东西,鬼子来了的 剧照,原版剧照啊。大家百度傅军 当年姜文的御用剧照师,大大小小有小1000张。绝对是市面上没有的。据说是赵薇的 影视公司流传出来的。还有没完没了的剧照,冯小刚那时候真年轻啊。稍后奉上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疯子 于 2016-4-29 12:48 编辑

保留继续编辑的权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疯子 于 2016-1-5 15:59 编辑

很难遇到的台湾版本,几乎全新。旅游从台湾带回。原价台币280,换算人民币70。现价28.
2005年 博客來年度百大 年度暢銷100
2005年 博客來年度百大 名人推薦100
2005年 博客來年度百大 名人推薦100
2005年 金石堂年度TOP 生活.益智
2005年 金石堂年度TOP 小說類
2005年 誠品書店年度暢銷書榜 文學.翻譯作品
故事從一對小男孩的親密友誼開始。12歲的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哈山,從小一塊長大,年齡相仿的兩人情同兄弟,總是一起玩耍,一起分享有趣的故事。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後,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永久破壞了兩人之間的情誼,從此各自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可是最後卻也以兩人始料未及的方式,重新連接起彼此的關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疯子 于 2017-6-20 08:59 编辑

留存编辑留存编辑留存编辑留存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疯子 于 2017-5-4 11:43 编辑

留着编辑,字符啊字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疯子 于 2016-4-19 12:12 编辑

占位等待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疯子 于 2016-1-5 15:47 编辑

单本10块几乎全新《白鹿原》是中国近六十年的巅峰之作,十五年经久不衰。本版本为权威未删节版!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全书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 1993年6月出版后,其畅销和广受海内外读者赞赏欢迎的程度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所罕见。1997年荣获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后被改编成同名话剧、电影等多种形式。
在从清末民元到建国之初的半个世纪里,一阵阵飓风掠过了白鹿原上空,而每一次的变动都震荡着它的,在这里,人物的命运是纵线,百回千转,社会历史的演进是横面,愈拓愈宽,传统文化的兴衰则是全书的精神主体,以至人、社会历史、文化精神三者之间相互激荡,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了作品的时空,在我们眼前铺开了一轴恢宏的、动态的、极富纵深感的关于我们民族灵魂的现实主义的画卷。 正如陈忠实在开篇引用巴尔扎克语所,“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疯子 于 2016-4-19 12:13 编辑

占位等待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疯子 于 2016-4-19 12:13 编辑

占位等待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