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天气放晴,我也有机会看看15X50 IS的观星表现:
为避免手抖对观测的表现,我搬了个凳子,用双手架在阳台上对IS 和E2 10X35进行观察对比.我的三脚架在办公室,带来带去比较麻烦,用双肘作指点架在阳台上,也可以稳定观察了.
观察的目标是东南方那颗最亮的星星,以及周围的四颗"卫星",这个星星不知道是什么星,别的星星都是点状,唯独它是一个明亮的圆球.
1 关于防抖开启后对象质的影响:
这是我最关心的问题,防抖会不会对象质产生影响,或者噪声干扰?
防抖开启前,可以完美收成一个圆,周围星点收得非常好,成针尖的点状. 圆的边有轻微的黄色散,非常棒.
开启防抖后,稳定下来,依旧可以收成完美的圆,色差变化不大,但要仔细调整焦距. 周围有很轻微的散射光,这就是所谓的"散光"吧,很幸运,这种散光可以观察得到,但是影响很小. 你可以努力把这个圆固定在视场的中间,不移动,注目观察. 这在不开启防抖时做不到, 手持观察时也是作不到的.
这样看防抖开启后对于象质的影响是很微弱的,可以忽略.
但是为什么,前面我会感觉防抖开启后看物体会忽然模糊,忽然清晰呢? 我想原因是两点:
1) 手持观察,低频的移动还是不可避免的,导致物体在视场中移动位置,而望远镜的象差总是存在的,会导致物体脱焦,变形.变模糊,圆型变成椭圆.
2) 景深关系,15\倍的景深很浅,对中近距离观察,人的晃动,镜子也不可能钉住的,导致物体脱焦.
这样就能解释对无限远的星星,没有景深问题. 对上架观察没有象质的明显变化.
下面看看与E2 10X35的对比,看象质如何?
E2 观星,很遗憾无法收成一个圆球,色差感觉还要大一点,周围的点状星星收得很锐利,与IS 差不多.
边缘: 星点在70% 发生显著的变形, IS 的边缘表现优于E2,变形位置在80%后,而且变化不太明显.
亮度上IS的亮度与E2比起来还要更好一点.
视场,两者一个70度,一个67度,观感差不多,广阔的视野内,即使在光害严重的城市,依旧可以看到充满针尖状的星星,怎样一个爽字了得!
如此看来,IS15X50 的光学,绝不亚于E2 10X35呀,这让我感到佩服.
晚上无法比较色彩与偏色情况.依据白天的观察,IS似乎偏黄一点,尼康偏红. IS 成像有佳能相机的特点,偏淡雅.细腻,尼康爽朗艳丽.
佳能稳象的光学硬指标真是非常棒,不是顶级也是高级了,而想象一下,10X42L的表现更是无可挑剔.近乎完美呀.
而老牌欧镜如果把光学硬指标综合考量,是无法超过10X42 L IS的,他们所剩的只有"贵气风格,传奇历史"两个短裤了.
当然这两条短裤,佳能尼康还就没有呢.许多人为此而着迷.
佳能稳象对于观星可真够的上震撼效果了,而它的大肚子造型,使你在仰视的时候,比较顺手,反而不是太疲劳.E2虽轻,握持仰视,还是别扭的多.
观鸟似乎不合适,色差还是稍大点,颜色虽然准比较确细腻.体积重量太大了.造型太丑啦. 10X42 L 可以满足要求.
不过倍率太低了吧.
在15倍加稳象的效果下,视野犀利无匹,我可以看到800米外20层高楼内人员的活动,甚至辨认他家里的较大的字. 这个镜子使整个城市失去了距离感隐私,哈哈,我门城市小了点.
[ 本帖最后由 weiwei29 于 2007-5-13 15:1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