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ZIPPOWER - 

【原创】09年 伞训少量PP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5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p_wong 于 2009-6-1 14:34 发表
我第一次跳傘是給教官踢出機外的!第二次扭傷腿 第五次掉了一支SA80步槍, 從始不準我跳了!

在英军受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5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IPPOWER 于 2009-6-5 19:30 发表

坦率地说:91夏跳时我用的最舒服,最好的专用伞鞋!重量轻/透气/价格实在/关键一点:鞋底含胶量大。~~~太舒服了!!!(除防水性差)
相比那些很多人迷信的美国鞋子(作战除外),我的选择“91夏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7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运五,还能发挥不少余热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7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爽极的运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1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ppyme100 于 2009-6-6 22:09 发表
牛,,,,,,,,

我认为不是“余热”,是作用。

想起空降兵新兵的三多--“登机前尿多,离机前汗多,落地后话多”。准确的描绘出跳伞新训人员的心路变化历程。想想自己蹦极时大概也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1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自动 于 2009-6-11 21:45 发表

我认为不是“余热”,是作用。

想起空降兵新兵的三多--“登机前尿多,离机前汗多,落地后话多”。准确的描绘出跳伞新训人员的心路变化历程。想想自己蹦极时大概也是如此。

是的!“三多”我们也都经历过,回想起第一跳那种紧张/激动地感觉,一辈子都无法忘却!现在跳伞平静了很多,在机舱内闭目养神!思绪想着离机姿态/空中突发险情应急备案/如何走航线~~~等等!更多的是想着怎样从1000多米的空中落下后踩到那枚只有2cm直径的靶点(虽然一直没能踩中,但我不会放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3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勇敢者的游戏!!佩服,俺不行,俺在地上拿镜子望望就算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3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看了一遍这个帖子(心结还在啊,呵呵),还有问题要问LZ。
1、第一张照片中7位主要人员中,有3种服装、3种头盔的区别,个人感觉黑色紧身的服装最好,不兜风,不知对否?另外2种服装在离机前是否在腿部有拉链紧身?否则5米/秒的降速岂不灌风严重???
2、91夏跳是否左起第一人所着伞靴?其他人的鞋子对脚踝的保护好像不到位?还是老手无所谓?
3、LZ是否左起第四人?后面穿蓝色跳伞服的仁兄是否空军伞队人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4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半自动 于 2009-6-13 23:13 发表
又看了一遍这个帖子(心结还在啊,呵呵),还有问题要问LZ。
1、第一张照片中7位主要人员中,有3种服装、3种头盔的区别,个人感觉黑色紧身的服装最好,不兜风,不知对否?另外2种服装在离机前是否在腿部有拉链紧身?否则5米/秒的降速岂不灌风严重???
2、91夏跳是否左起第一人所着伞靴?其他人的鞋子对脚踝的保护好像不到位?还是老手无所谓?
3、LZ是否左起第四人?后面穿蓝色跳伞服的仁兄是否空军伞队人员?


你好“半自动”!首先感谢你的回复!下面我解答你的疑惑!
(1)我们是“金翼跳伞队”的,是全国第一支业余跳伞队。黑色服为紧身式样的专业定点服!对于减小风阻提高人员活动延展性较好,主要成分为:涤棉/莱卡。目前队里统一的伞服是美军CWU/27P。因第一跳准备仓促,故未全部换上。我这次备有两套伞服:CWU27/P与IABDU。后者为分体式样---装备陆航/空特。在第四张图片上有显示!
(2)伞盔都是各自用的。原则只要佩带舒适,有保护即可!
(3)伞鞋,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普通的球鞋即可,毕竟使用翼伞。左边第一位穿的是新式91夏跳靴,我用老款91夏跳。还是个人喜好,未强硬规定!
(4)是的,我是中间者
(5)一同在机场的有空军队,还有其他各队!

[ 本帖最后由 ZIPPOWER 于 2009-6-14 14:0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4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队友在“土豆”上传了视频,大家可以看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Nl47YnDC0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4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IPPOWER 于 2009-6-14 09:18 发表
[quote]原帖由 半自动 于 2009-6-13 23:13 发表
又看了一遍这个帖子(心结还在啊,呵呵),还有问题要问LZ。
1、第一张照片中7位主要人员中,有3种服装、3种头盔的 ...

翱翔在空中的勇士,佩服!!安全第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4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的看了这段视频,精彩!谢谢了!还有问题请教:
1、登机前的视频中听见一句话“06的第6次跳伞”,按照规定,起码06应该是5级跳伞员吧?
2、LZ离机时的挺腹动作比较明显,是不是角度再向前俯卧一些这个动作更标准呢?(纯属提问、请教
3、看登机和落地时的天色差别,不知留空时间有多久呢?
4、经过多长时间的训练可以象08那样进行“首跳”?
5、是不是也在孝感或黄陂一带进行训练?
6、最重要的一个!都不带备份伞吗???



[ 本帖最后由 半自动 于 2009-6-14 22: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4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问题希望楼主不会嫌麻烦
再次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1、登机前的视频中听见一句话“06的第6次跳伞”,按照规定,起码06应该是5级跳伞员吧?
2、LZ离机时的挺腹动作比较明显,是不是角度再向前俯卧一些这个动作更标准呢?(纯属提问、请教  )
3、看登机和落地时的天色差别,不知留空时间有多久呢?
4、经过多长时间的训练可以象08那样进行“首跳”?
5、是不是也在孝感或黄陂一带进行训练?
6、最重要的一个!都不带备份伞吗???

没关系,我再回答你的提问!
(1)06~~~指的是他的离机代号。
(2)我为了拍摄离机时的动态以及机舱内放伞员的镜头,特意将身体重心挪到屁股上。如按照离机“大姿势”标准动作的话重心要在胸腹,以保持稳定状态!
(3)你所看到的天色差别!实际并不是同一天所拍摄的,为了编辑方便拼合在了一块。通常从离机---落地大约6分钟左右。
(4)初学者需要通过3~4天左右地面基础训练即可跳---包括“理论/离机模拟/空中特情处置”等~~~填鸭式教学。但:每个人的身体/心理状态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5)我们不在武汉训练
(6)只要跳伞,必须有备份伞!我们用的是主/备都在后背的伞包,即:主伞在下,备伞再上的形势。胸口前方悬挂单独的备份伞基本都是老款伞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LZ的回复,让我对这项运动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我的第一个问题表述不清,让您误会了。我的本意是问:记得15军的兄弟和我说过,跳伞5次即有国家5级跳伞员的资格,不知06(或满足条件的其他队员)是否有相关组织或机构下发的证书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自动 于 2009-6-15 09:04 发表
谢谢LZ的回复,让我对这项运动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我的第一个问题表述不清,让您误会了。我的本意是问:记得15军的兄弟和我说过,跳伞5次即有国家5级跳伞员的资格,不知06(或满足条件的其他队员)是否有相关组织 ...

你好!军队的发证情况我不清楚。但作为运动员来说必须会手抛开伞,才能取得国家体委颁发的认证书。我们还没有做到手抛,所以只有“跳伞证”,用于记录跳伞次数以及时间/地点/高度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ZIPPOWER,请看我给你发的站内短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lele 于 2009-6-5 20:33 发表

在英军受训?

97前在香港的步队时受训,教官是从英军借过来的,没楼主兄弟那么幸福啊!可以拍照留念!英治时代的军营比较开放, 我们试过失了一支手枪结果只是全队人员宣誓没偷过了事, 只是拍照一事比较保守。
同期的小师妹在95年步队(香港义勇军)解散前调到英国学习驾驶黑鹰直升机,98年回港服役于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在去年四川地震拯救行动中也是其中一员。
0009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p_wong 于 2009-6-15 09:42 发表

97前在香港的步队时受训,教官是从英军借过来的,没楼主兄弟那么幸福啊!可以拍照留念!英治时代的军营比较开放, 我们试过失了一支手枪结果只是全队人员宣誓没偷过了事, 只是拍照一事比较保守。
同期的小师 ...

很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