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光增象器生产线的引进
自1973年,经过对英国、荷兰的9个公司考察,1979年决定引进荷兰台尔夫特公司微光增象器生产线,并于1980年开始建设,1981年建设完成,1983年正式移交,元器件除个别特殊的材料、元件依靠国外订货和来料加工补偿外,基本上立足于国内供应。
潜望镜的生产
1958式坦克驾驶观察镜
放大保率为一倍,垂直方向视场20度,水平方向视场76度,1958年12月按苏联资料制造成功,最高年产1000具。
1959年式坦克指挥潜望镜
可随指挥塔俯仰和水平旋转360度,可变倍。由头部、镜身和单眼观察指挥镜组成,下部和内部还固定有双目望远镜,主要用来辨别远距离目标。单眼观察指挥镜用来概略测量角度和目标距离,倍率为3倍和1倍,是根据苏联资料于1959年4月制造成功,最高年产407具。
超轻型坦克潜望指挥镜未批量生产,略过。
1961式工程侦察潜望镜
潜望高度为450毫米,目镜调整量为正负5个视度,出口瞳孔直径为4毫米,出口瞳孔距离为9。5毫米,鉴别率为4。2’’,放大倍率15倍,视场角为7度30分。为减少反光,保护玻璃的安装与光轴构成一定的倾斜角。是一种单眼望远镜,于1961年12月制造成功,1962年生产12具,仅停留要样机阶段。
1963式快艇周视瞄准镜
是一种单眼观察的巴拿马潜望光学仪器,放大倍率6倍,视场12度,水平回转度360度,于1963年12月制造成功。
1966式双130舰炮中央指挥镜
该镜有两个可变放大倍率的双目观测系统,一个共同的高低瞄准机构,两个方向机构,一个供方向瞄准手用,另一个供高低瞄准手用。瞄准过程中,两个瞄准手必须很好配合,才能使分划中心十字始终对准目标。可变放大倍率为5倍、10倍,对应视场分别为12度、5度,鉴别率为9’’,5’’,出口瞳孔直径为7毫米、3毫米。一般情况下,用小倍率搜索目标,发现目标后用大倍率跟踪目标。该产品1969年制造成功,1970年小批量生产。
1958式周视瞄准镜
该镜是一种标准火炮瞄准镜,能测定火炮方向角和高低角,一般配于76野炮、85加农、85反坦克、122加农、130加农,152加农、152加榴、100高炮、107火箭等进行瞄准和标定,实施间接瞄准,也可以直接瞄准,具有183毫米的潜望高。该镜由保护玻璃、直角棱镜、道威棱镜、物镜、屋脊棱镜、分划板和目镜组成。放大倍率3。7倍,视场10度,是按照苏联资料,于1958年制造成功。
1956式毫米加农炮瞄准镜
1953年开始试制,1955年2月定型并投入生产,最高年产3014具,是一种直瞄瞄准镜。放大倍率5。5倍,视场11度,出瞳直径55毫米,出瞳距离24。5毫米。
1956式160毫米迫击炮瞄准镜
1956年开始研制,1957年定型。装备56式160迫击炮,放大倍率3倍,视场12度。
1975式105毫米无座力炮直瞄镜
1981年研制,1983年5月投入小批量生产,放大倍率4倍,视场16度,出瞳直径5毫米,出瞳距离26。5毫米。分划板分划线有射程分划、方向修正分划、测距分划3种,用来判断目标高度、测量目标的距离,确定火炮提前量,该镜1985年获得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四等奖。</P><>龚祖同致周自新函(摘录)
于德国:民国二十五年十月四日
。。。。。。弟每思此种望远镜,以自造为永久办法。前书托兄一询俞署长意见,如蒙采纳,即可考虑应买之机器,打听其价目扩出品处。俾得早日实现。总之,如署长有自制光学用品意时,则吾等当预先计划工厂设备及考量人才,因此亦非一旦一夕之事也,尊见以为如何?
弟现觉我们中国须设厂自制光学器材,最先制造者为双目望远镜。德军队中平均每6人中有一架望远镜,以我国200万军队而论,则约需要30万个。以吾国家财力,实无法购买,并且买外国货总不是一个解决办法。此种望远镜厂,不需很大的规模,如无大批开办费,则可每年陆续扩充。
按弟估计,关于造双目望远镜问题,于开厂后两年内,可以完全解决。年出二三千个,乃意中事也。两年后可添制测远镜,因此镜金工方面较复杂,须于工厂稍有根底后再做。</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