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ikeseaverlee 于 2012-12-28 20:45 编辑
四、光学表现
远观景物人物是望远镜的本质功能,前面有镜友评论“望远镜是用来看的”就是这含义。所以“光学表现”是评价望远镜的重要指标。
因为重要,才把“光学表现”放最后。压轴戏都是最精彩的!
因为不重要,才把“光学表现”放最后。通过这几支望远镜的使用,感觉到保罗型双筒望远镜光学技术已经成熟,同时期正规产品光学表现差别不大。新工艺应用带来的光学表现提升效果有限。反而是外观工艺,人机工程学方面的差别更大。
1.亮度
望远镜本质上可看作是一个光能传递装置,亮度就是传递效率的指标。传递效率高,光能损耗小,观看效果就越明亮;反之,影像就越昏暗。
不过,望远镜的最终效果是人眼观看的影像,它不仅与望远镜的光学指标有关,还受到人眼个体差异,以及大脑心理的影响。所以,望远镜光学表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随意性和模糊性。
贝8是几十年前的设计,光学指标普遍落后在预料之中。三支望远镜中贝8的亮度是最低的,特别是在交替对比是更加明显。
EⅡ和832HG+的亮度比较接近,不交替对比难以发现其差别;而且,这细微的差异还受到调焦,瞳距调节的影响。经反复交替对比,可以确定EⅡ的亮度高于832HG+,看来多出来的2mm物镜直径对832HG+的亮度没有多大贡献。
采用五星评分标度,三支望远镜亮度指标评分如下:
EⅡ ——★★★★★
832HG+——★★★★☆
贝8 ——★★★
(☆表示半颗星)
2.清晰度
清晰度,有人称锐度,英文用sharpness表示。通俗地说,就是观看效果清楚不清楚(好像是废话),可以看到的细节有多少。来自对摄影镜头的使用经验,我认为清晰度是望远镜光学分辨率和成像反差的综合,不同的是这里有人眼生理和大脑心理因素的影响。
实际比较时,我采用远观细节多的草丛,近看有大小文字和图片的报纸来比较清晰度。
经过反复交替比较发现,832HG+清晰度最高,EⅡ与贝8接近。
这个结论得来不易,也是慎重考虑后的结果。EⅡ一眼望去明亮清晰,常常感觉清晰度高于832HG+,但后来经过仔细观看分辨率标板发现,EⅡ整体反差稍大,但分辨率差一点,而832HG+分辨率高,微反差大。贝8清晰度与EⅡ相当有点让人意外,有人认为贝8的色调偏黄使得主观上感觉影像清晰,实际上贝8分辨率不弱且反差大,的确有蔡司遗风。
采用五星评分标度,三支望远镜清晰度评分如下:
EⅡ ——★★★★
832HG+——★★★★★
贝8 ——★★★★
3.良像范围
通过望远镜看到的影像,都是中间清晰,周边逐渐暗淡模糊;中间清晰影像的范围称之为“良像范围”,一般用视场圆半径的百分比表示。第一轮PK没有考虑良像范围指标,因为个人认为该指标无法界定。影像到底劣化到什么样什么程度才是不可接受的,没有人能够说清楚,或每个人的标准也不一样。但现在是PK三支望远镜,只要两两相互比较然后排序就可以了,所以也将良像范围列入PK指标。
我是通过“星点法”判断良像范围。按照我的标准,EⅡ良像范围不小于3/4视场圆半径(75%),832HG+良像范围接近2/3视场圆半径(67%),而贝8良像范围大约在1/2视场圆半径(50%)。由于人们通过望远镜观测时,主要关注的是中心的像质,所以良像范围对观看效果的影响有限,个人感觉贝8的50%良像范围完全能够满足使用需要。也许望远镜光学技术早已成熟,厂商们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才开始在良像范围上做文章。
采用五星评分标度,三支望远镜采用五星评分标度,三支望远镜良像范围评分如下:
EⅡ ——★★★★★
832HG+——★★★★
贝8 ——★★★
4.色差
色差是望远镜像差的一种,不同波长的光通过镜片的折射率不同,因此影像带有不同颜色的边缘,俗称“紫边”。色差通常出现在明暗反差较大的影像边缘。第一轮PK也没有考虑色差指标,是由于(1)光学表现评价指标主要借鉴了Holger Merlitz:Review: Military 7x40 binoculars一文中的做法,不知为什么他没有关注色差;(2)望远镜光学结构简单,去除色差技术上难度不大。
感觉论坛中有夸大色差影响的倾向,色差的确影响观看效果,但现代望远镜产品已经较好地解决了色差问题。一些半个世纪前的摄影镜头,色差控制反而好于现代高科技的产品。或许色差比较容易观察到,所以大家讨论的比较多。不过,看过大吉普上的军用望远镜,五彩斑斓的色差的确过于明显,但那昏暗模糊的影像才是影响观看效果的关键。
三支望远镜色差都控制得不错,差距不大,即使是老掉牙的贝8色差表现也不错。经过反复交替比较发现:832HG+色差校正最好,贝8次之,反而是E2排在了末尾。这可能与EⅡ的大视场设计有关。
采用五星评分标度,三支望远镜色差指标评分如下:
EⅡ ——★★★★
832HG+ ——★★★★★
贝8 ——★★★★☆
5.色彩还原
色彩还原,顾名思义就是观看影像与目视实物的色彩差异程度与倾向。理论上讲色彩差异越小越好,实际上一定的色彩倾向更讨好眼球,比如蔡司的暖色调和高色彩饱和度。
EⅡ和832HG+观感色彩真实,与肉眼所见十分接近;EⅡ色彩明快,832HG+色彩稍暗淡。贝8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整体色调偏黄,色彩还原不佳。
采用五星评分标度,三支望远镜色彩还原评分如下:
EⅡ ——★★★★★
832HG+——★★★★☆
贝8 ——★★★
6.视角
广角设计普遍受到偏爱,因为大家都喜欢视野开阔的观感。不过,我这有着20年镜龄的望远镜菜鸟,才知道望远镜的视角还分什么实际视角,表观视角,而且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其中的关系。
从数据上看,这三支望远镜都是广角设计,表观视角都超过或接近60度。
- EⅡ实际视角8.8 °,表观视角63.2°;
- 832HG+实际视角8.1°,表观视角59.1°(尼康算法);
- 贝8实际视角8.5°,表观视角61.5°(尼康算法)。
实际观看时的视野:EⅡ> 832HG+ >贝8 。看来厂家给的数据只能供参考。
广角设计的挑战在于,大视角的视场边缘画质难以保证。这样看,EⅡ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
采用五星评分标度,三支望远镜视角评分如下:
EⅡ ——★★★★★
832HG+——★★★★
贝8 ——★★★☆
7.畸变
枕形畸变普遍存在于双筒望远镜,这是望远镜像差中最容易观察到的。个人对望远镜畸变比较敏感,喜欢横平竖直的感觉。
这三支望远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枕形畸变,其中832HG+的枕形畸变矫正最好,难道说平场镜片有矫正畸变作用?EⅡ和贝8枕形畸变明显,观看建筑物时影响较大,观景就无所谓了。
采用五星评分标度,三支望远镜畸变评分如下:
EⅡ ——★★★
832HG+——★★★★★
贝8 ——★★★
8.炫光与鬼影
炫光是由于结构设计不当和消光工艺不到位而产生的杂散光。大角度强逆光观看时最容易产生炫光。
EⅡ使用时极少见炫光,实际上我使用EⅡ时还没有遇见炫光。832HG+逆光观看时经常可见大片炫光,影响影像的对比度。这要归罪于其消光工艺不到位,832HG+的镜片边沿没有涂消光漆,从物镜端看镜筒内消光处理马马虎虎,这些都容易导致杂散光而产生炫光。老掉牙的贝8炫光控制也好于832HG+,但某些角度还是有炫光出现。
鬼影就是黑暗背景中点光源在望远镜镜片上的反射形成的影像。好的镀膜可以有效减少鬼影出现的几率。夜间路灯下观看,是测试鬼影的常用方法。
EⅡ的镀膜看来不错,鬼影极少出现。可能还是由于镜片边沿没有涂消光漆,832HG+有轻微的斑斓鬼影,这似乎还是应该归类炫光。贝8的镀膜工艺最差,或者某些镜片就是没有镀膜的白片,特定角度有鬼影出现。
采用五星评分标度,三支望远镜炫光与鬼影评分如下:
EⅡ ——★★★★★
832HG+——★★★★
贝8 ——★★★
注:上述指标没有大家经常讨论的“通透度”指标。首先通透度无法界定,再有个人认为通透度是亮度、清晰度和色彩还原的综合表现,不是一个独立的指标。
光学表现评分合计:
(注:12月23日,加入良像范围和色差指标,但百分制评分几乎没有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