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ranger - 

[讨论]欧洲顶级名厂的市场策略和我国望远镜产业的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1 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錢從樹上來? 在 ad-vx.co.jp看到而已.
有些好東西,如 8x42 Foresta 8.8度15MM ER,防水注氮 MIJ, 21000日元,折合二千有找,朋友說品質不错.欧镜不用怕,日本平價货生產能力才叫人擔心純国貨出路.
发表于 2005-6-21 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建议造近千元的国产手提镜,这个价格级别碰上日货,特别是NIKON,恐怕九死一生。
发表于 2005-6-21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手提镜是7一 8OO元價位,碰着日资镜,又是旡着數.變了只可佔2一 3百價位? 又走回老路或做0EM.生意真難做.似乎只有以11X80,20X00 7至1000元這些奇兵才有出路.
发表于 2005-6-21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leicaeddy[/I]在2005-6-20 22:35:22的发言:[/B][BR]即使手提镜是7一 8OO元價位,碰着日资镜,又是旡着數.變了只可佔2一 3百價位? 又走回老路或做0EM.生意真難做.似乎只有以11X80,20X00 7至1000元這些奇兵才有出路.

“俄羅斯紅外軍用高倍夜視”先至系國貨大軍攻陷全世界既主力,其次先系“大菠蘿”同平價“正經貨”。
发表于 2005-6-21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知道国内镜厂的精英们是否注意到这场讨论.无所谓何种镜子成为趋势,关键是他们是否在乎趋势.事在人为,但是有多少人在做实事?
发表于 2005-6-21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EDF[/I]在2005-6-20 22:19:56的发言:[/B][BR]我不建议造近千元的国产手提镜,这个价格级别碰上日货,特别是NIKON,恐怕九死一生。

个人以为,目前还只有千元内的镜子国内好销,幸好尼康镜子在这个价位上成像有嘉,但结构用料一般,国产镜子可在包装及用料上一拼,成像也勉强说得过去。再者,好象尼康目前不重视国内市场,国内厂还有一段时间的机会。
很奇怪的是我知道尼康中低档镜子在国内的生产组装厂,也知道其光学部件加工厂,还熟悉其加厂的一人员,据说在镜片加工标准上也无太高的要求,为什么成品后其成像就不俗呢?
发表于 2005-6-21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否是镜片原料本身的关键技術在日本不外放? 還有(合用在双筒)目镜設計及构造.
除Nikon Action EX 外,還有PCFWPII(視場窄但較銳),Minolta Activa,Olypmus EXPSI這些千元(或更少)镜也是國內生产组装.
发表于 2005-6-21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看來,純囯產镜要在中端市場佔优,Roof 光学水平起碼要鸁 Olympus EXWPI(價格不超越之) 而Porro 則起碼要鸁 Nikon Action EX, Pentax PCFWPII,Minolta Activa等.至于高端Porro,砌贏或接近EII才算.
发表于 2005-6-21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唉,看来难了!!
发表于 2005-6-21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北旅之星[/I]在2005-6-21 1:11:02的发言:[/B][BR]。
很奇怪的是我知道尼康中低档镜子在国内的生产组装厂,也知道其光学部件加工厂,还熟悉其加厂的一人员,据说在镜片加工标准上也无太高的要求,为什么成品后其成像就不俗呢?

个人认为是整镜装配/品控的差距所致。高中协会里曾有一支差点卖掉的天狼8cm天文镜,朋友拿去仔细重新装配调试了一下,再看感觉已经不比vixen的低端镜差多少了。
品控还更好理解吧。同样的用料相近的工艺,东莞国产的FM2相机比国内品牌质量好很多便是明证
发表于 2005-6-21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品控也有可能.不过這可能涉及生產模式,企業文化,問題又更複雜.記得几年前 Haier為建立品控概念,不惜叫員工當众砸爛次貨冰箱.當時对此壯舉心想好笑,但現在想又觉得其管理層的确有些火气.

个人对国產天文镜評價要比手提双筒高.中端天文镜生產技術難度不高 (有高人可自己磨製折射镜,有镜神可自己磨製高精度反射镜,3吋半放300+倍影像實过低倍双筒,死味!),見过枝4吋折F/9光学精度非常好,但高倍色差大,材料先天不足旡計.問題反而出在镜筒 ------ 肥大过頭,應偸工減料卻走去加料! 其赤道仪观測尚可,影相不夠紮實,不过高級赤道仪的三腳已夠買大半套国產天文镜!

P.S. Vixen的低端镜價錢也有很低的,如 10cm F6.9 Achromat镜筒千五元,設計佳但光学水平不高.Vixen高檔天文镜的口碑亦不如高橋,但胜在欵式多,玩法多.
发表于 2005-6-21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說起天文镜,有种天文镜應頗合中国生產: 平價 open-truss(開放式支袈)6”至 12” Dobsonian反射镜.現在的国產Dobsonian反射镜還是太苯重,不合携帶.
发表于 2005-6-21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leicaeddy[/I]在2005-6-20 16:05:07的发言:[/B][BR]>手提普罗与屋脊之争,早在我未开始玩镜时已有结果。屋脊在顶级领域大获全胜,普罗在中低端占据优势,大致来讲是分别掌握不同的消费群。
這点和EDF兄意見不同.在我看來,現在是中下價市場屋脊也在虎視眈眈.防水国產屋脊数百元已有交易.若是防水普罗的話價格沒有多大优勢.
有-一款設計頗有趣味,就是已停產的 B&L 8x50 Elite.稜鏡為Porro I 或 II,鏡身為直筒型,肩膀(稜镜室)較肥大.

这是因为不是所有鸟人都有足够的资金投资在望远镜上,使他们只能选择中下价的观鸟镜,所以屋脊镜在中低端现身。
发表于 2005-6-21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leicaeddy[/I]在2005-6-21 9:39:47的发言:[/B][BR]个人对国產天文镜評價要比手提双筒高.中端天文镜生產技術難度不高 (有高人可自己磨製折射镜,有镜神可自己磨製高精度反射镜,3吋半放300+倍影像實过低倍双筒,死味!),見过枝4吋折F/9光学精度非常好,但高倍色差大,材料先天不足旡計.問題反而出在镜筒 ------ 肥大过頭,應偸工減料卻走去加料! 其赤道仪观測尚可,影相不夠紮實,不过高級赤道仪的三腳已夠買大半套国產天文镜!

P.S. Vixen的低端镜價錢也有很低的,如 10cm F6.9 Achromat镜筒千五元,設計佳但光学水平不高.Vixen高檔天文镜的口碑亦不如高橋,但胜在欵式多,玩法多.

同意。那次是一支现在也就不到¥500的8cm折射,重新装配一下,配同样的目镜已很接近vixen最低端的80M镜(再低当时好歹也几k大洋)。让我对“精装配”有了全新的认识。后来也慢慢觉得vixen也不大爽。4寸半ED镜色差大得让人很不舒服[em03]
中端天文镜其实做起来不难。国内低成本的优势能够充分体现。但最可恼的便是很多厂家偷工减料。能省则省。国内成本价格竞争的压力,又使得这个“省”的风气传染得到处都是...
发表于 2005-6-21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Prism[/I]在2005-6-21 12:01:47的发言:[/B][BR]人是“林鸟人”,观鸟人中的高端[em01][em01][em01]

鸟人是无分贵贱的,有时观水鸟也有机会用上近对焦。观察昆虫的人几乎全程都使用近对焦。
发表于 2005-6-21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欧洲顶级名厂的市场策略和我国望远镜产业的发展

[讨论]欧洲顶级名厂的市场策略和我国望远镜产业的发展

輕松一下.

[em10]
发表于 2005-6-21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折射镜的优勢体現于星点幼細,反差高和影像較穩定.至于色差問题在短焦比二片式折射镜中即使用上ED,SD,Fluorite物料也不能完全抑制.国外最好的是三片式設計,但反差銳度又会低一点.

Vixen 4.5'' ED焦比值應是5左右,对其色差表現不要抱太大期望. (C.F. Takahashi Sky90在100倍看风景已出現色差,畢竟是F/5.6) 国產4吋長焦的約F/10,理論上色差表現可和Vixen 4.5"ED相比.

Ach / APO 在低倍時看星表現分別亦不大.分別出高低的是要到大气寧静時3、4百倍看月球行星才見真章.

中級折射镜某程度上比同水平双筒鏡簡單.由于玻璃少,單層鍍膜也可过关.

就我所見,囯產天文镜比双筒鏡出色.
发表于 2005-6-21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囯外某些小型镜-----近对焦三尺-----是以观察蝴碟作賣点的,只不过不普遍.
发表于 2005-6-21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Prism[/I]在2005-6-21 12:50:42的发言:[/B][BR]。所以有些厂家做得很差劲,如果观察昆虫作为它们的宣传出发点,更能体现出专业技术水平;

估计将来,观鸟的概念被很多厂家泛滥炒作了以后,顶级厂家的市场宣传会以“观虫镜”名字来一轮新的市场攻势,那时保罗算真的要死了。
[em01][em01][em01][em01]

屋脊镜可远可近,普罗镜有远无近,在使用功能,用途和灵活性上,优劣立见。
观鸟是近对焦的用途之一;观昆虫是近对焦的用途之一;外游时观察遗迹或在博物馆内,近对焦也有用;我一个在加拿大的远房亲戚,做室内装修的,用的10X32BN观察装修的瑕疵。可见近对焦并不是某些人所想的可有可无,起码对发达国家的不少用镜者来讲,是必须品,那些人在只打算有一个镜的情况下,很自然会选择屋脊镜,因为在这些用途里,一个几百元的屋脊镜比5000以上的SP有用。
这种情况,很明显是需求拉动供给。是先有鸟人而后有屋脊镜。
发表于 2005-6-21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创意,俺几个月后就可以实践了[em10][em10][em10]
[B]以下是引用[I]EDF[/I]在2005-6-21 13:28:57的发言:[/B][BR]]
我一个在加拿大的远房亲戚,做室内装修的,用的10X32BN观察装修的瑕疵。可见近对焦并不是某些人所想的可有可无,起码对发达国家的不少用镜者来讲,是必须品。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