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nam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T.SH - 

单反已死,SONY或将一统江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7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最近仍然在无忌见过有网友问,富士神马时候出S6啊?

还有一些出现次数很多的观点,比如,“不论单反无反,早晚都会被手机取代啦”,这样的观点有道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7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以前的文章中有过总结,进入数码时代后,单反市场新增了3个玩家,SONY,松下和三星,比较有趣的是这三家都是传统家电的大厂,是神马原因导致他们步调一致的挤进数码相机的战场的呢?

为神马SONY并购了柯美,而三星却没有购买合作多年的宾得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7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神马M43阵营要免费开放卡口?而观音和鞋厂却对适马不交卡口使用费喊打喊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7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man 发表于 2015-7-27 18:59
你要解释为毛未来会这样,是很累的

不累不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7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gan007 于 2015-7-27 21:58 编辑

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在接触索尼a7后,爱上转接,开始体验徕卡老头,非常有味道。无敌兔几乎没再碰过,上半年割肉出掉了所有单反系统器材。再后来,看看这么多年拍的片子,要么糖水片要么什么也不是,大部分放在硬盘里看都没看过,于是又折腾出镜头出望远镜,败了一套徕卡 m7和底扫,准备重回胶片,自己冲黑白。现在每天包里装套徕卡iii古董机,以非常缓慢的速度拍照,就拍些周围的人和事,做生活记录,出去玩也有机会和心情把玩望远镜,体验风景了,拍照前脑袋里要过一边后再决定按下快门。只是拍娃还用数码。一句话不再做快门的奴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7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Prism 发表于 2015-7-27 22:22
楼上这走的是大师的路子啊

岂敢岂敢,只是觉得数码快餐式的摄影,拍出来的东西没有内容,地球上没有被相机不覆盖过的地方了,或许还没修炼到位吧。现在觉得还是拍家人和周围人比较有意义,哪怕是明显的摆拍,若干年后看也是值得回味的。胶片能很好的缓冲时间,拍完还要冲洗,扫描才能看到最后结果,这个过程值得玩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的观点。
玩索尼微单也有四年多了,总体感觉很不错。去的地方越多,越感觉需要升级换代了,唯一考虑的是索尼的全画幅A7系列,已准备年底换装,一机身俩镜头,预算二W左右。不敢玩得太深入,对于普通人足足够了。

对于DF从来没玩过,技术上没有发言权,但仅就那个头和体重,在我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就没什么好感,当然咱没有“专业”人士的水平高这一点也要承认。

从古至今,技术的革命成为社会发展的永动机,新技术全面代替旧技术是发展规律,不论你再说什么,这是不可否定的铁律,不只是相机领域,任何领域都是如此。比如当坦克初露锋芒的时候,传统的陆军大国都没想到它以后能成为陆战之王。。。。此种例子太多了。

敬等楼主讲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星闪耀 发表于 2015-7-28 13:09
支持楼主的观点。
玩索尼微单也有四年多了,总体感觉很不错。去的地方越多,越感觉需要升级换代了,唯一考 ...

同意。机枪刚发明的时候也被认为是浪费子弹,还不如狙击手管用。后来发现,机枪直接消灭了陆军冲锋的战术,有多少人只管放马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gaoge6673 发表于 2015-7-27 17:22
我猜想以后若干年,相机已死, 手机或将一统江湖!

能打电话的相机,现在就有一两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为啥此前观音和鞋厂要用错位竞争?为啥观音敢于采用一种被称为“挤牙膏"的出牌方式与鞋厂竞争?是鞋厂水平不够观音用上全力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回答这些问题,俺觉得需要从一个关键点切入。那就是相机的-----------------------卡口。俺看见很多争论,都极少提及这个问题,即使提到了,也没有谈到重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稍有摄影常识的DX都知道,不同厂家的相机卡口多数时候是不同的,比如观音的EOS和鞋厂的NAF就不兼容,SONY购买柯美的相机是MA接口的。为啥要谈相机的接口,而且俺会化大量的篇幅讲卡口问题,就是因为卡口问题是理解现在可换头相机市场种种问题的关键,一定要理解卡口的决定性作用才能最终理解俺的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想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一种和DF相类似的商品,能有DF这样这样客户粘黏度,只要手上有了某厂机身或镜头的用户,下回升级时仍然会继续购买同一家厂家的机身或相机,不管购买的是一手或者二手相机器材,这种情况都相同。所以,卖出去的镜头越多,潜在购买的客户就越多。这样的情况还有哪一种产品类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到点了,楼主该吃药了。。虽然。。















































吃药也只是维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单反市场经过多年的拼杀,观音和鞋厂成为了最大的两家相机厂商,而其他的厂家比如美能达,宾得,奥林帕斯的市场份额则小得多,且越来越小。俺又是想了半天,还是没有想出来,这世界上还有哪两家同行厂家像观音和鞋厂这样彼此惺惺相惜的对手,在于主要对手的竞争中,不但市场份额不减,反而将其他同行逼入绝境。在进入数码时代不久,当年的老三,AF时代的开创者美能达童鞋挂了,被柯尼卡收购重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有收集相机目录的癖好,手上的目录高峰时,摞起来有一米高。如果有同好翻翻近年的观音和鞋厂的目录,经常会看见这两个厂商在自己的镜头目录的封面上标注出已售镜头数量,比如观音的9000万,鞋厂的7000万,而其他厂家,比如SONY,宾得,奥林帕斯甚至专业生产镜头的厂家如,腾龙,图丽,适马都没有这样标注过,为啥?因为EOS卡口是观音的,F卡口是鞋厂的,腾龙,图丽还有那个适马都是给他们打工的。所以,原厂头加上镜头厂家生产的EOS卡口,NAF卡口镜头在市面上是极多的,这些存在的镜头最终构成了观音和鞋厂的一种优势,俺管这种优势叫





















“卡口霸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用这种卡口优势,观音和鞋厂在单反圈可谓是呼风唤雨,威风八面。且决不允许任何人沾光,占便宜。当年柯达想借C,N的卡口做数码单反,结果遭到观音言辞拒绝,无奈,柯达只好找到适马提供相机,改为EOS口作为替换。富士也出过DF,用的是鞋厂的机身,可鞋厂后来不再提供机身给富士,富士的DF也就从此作古了,前面谈到的S6难产就是这个原因,富士不能得到鞋厂的机身,而如果去市场上购买鞋厂的机身改装,成本太高,在现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哪里还能有利润?除了不提供机身,观音和鞋厂还对不缴纳卡口使用费的适马大举追杀,鞋厂甚至和适马就此打了一场官司。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确保观音和鞋厂自己的利益,决不允许他人揩油,而凭借的就是卡口霸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W.T.SH 发表于 2015-7-28 17:59
另外,为啥此前观音和鞋厂要用错位竞争?为啥观音敢于采用一种被称为“挤牙膏"的出牌方式与鞋厂竞争?是鞋 ...

和饼子一样了。。。观音鞋厂是啥看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的SONY还没有认识到“卡口霸权”的厉害,自以为以自己的实力,凭借老三美能达打下的镜头基础,能够上位,成为DF圈的大佬,结果,任凭SONY怎么一窝窝的出相机,入门级的单反出了一堆,可惜结果很悲催。比较人家几千万的镜头存量不是白给的,美能达当年出A7/A9时,有一期镜头目录提及镜头的销售量是700万,所以,SONY以自己的悲催经历证明了C,N的卡口霸权是多么的强悍。所以,三星看明白了,以宾得那么点的镜头存量,宾得相机的卡口压根儿就不值得收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hnzzrhc 发表于 2015-7-28 18:58
和饼子一样了。。。观音鞋厂是啥看不懂。

这个典故很简单啊,佳能的第一台相机取名叫“观音”,所以,现在很多人拿这个名字指代佳能。俺后面还是用佳能和尼康来讲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